12.29 中國石油股份:以改革為契機,解鎖資源價值

天風證券12月28日發佈對中國石油股份的研報,摘要如下:

“後進生”有望奮起追趕——從三桶油股價表現說起2014年以來三桶油表現出差異性:中海油憑藉上游成本持續下降,ROE在2018~2019年已經接近2013-2014年油價高位時期。中石化則因煉化在2016年之後進入景氣週期,ROE也得到較好恢復。反觀中石油,作為利潤以上游業務為主的公司,成本控制不盡人意,導致ROE從16年低點恢復不明顯,股價表現也是三桶油中最弱的。

中石油落後現狀,將在2020年出現轉折。上游勘探開發降本、天然氣產業鏈增效、國企改革公司治理改善,三因素將構成公司基本面的長期拐點。看點一:加大勘探開發,解鎖資源稟賦在國家要求“加大自主開發七年行動計劃”下,公司隨著風險勘探的持續投入和新油氣資源的發現,頁岩氣加速上產,頁岩油也獲突破,公司儲量和儲採比有望增長。公司強調“效益增儲、效益建產”,新上表儲量有望拉動公司單位DDA成本和整體桶油成本下降。2019年上半年,公司油氣綜合成本約41美金/桶當量,同比下降約7美金/桶當量。看點二:天然氣業務提價+產業鏈延伸公司目前擁有最為龐大、相對完整的油氣儲運基礎設施資產。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已經成立,移交的資產作價,以及移交之後公司的經營策略轉變,是市場最為關注的問題。首先,我們估算公司的油氣儲運資產總價值應在4700-5000億之間,不論用何種作價方式,最終作價不可能低於1.0倍PB。其次,在經營策略方面,公司明確天然氣板塊的“效益”最大化原則。一是利用市場化契機,實現提價。二是產業鏈延伸,向高回報的下游領域滲透。看點三:國企改革,內部挖潛空間大中國石油煉化板塊和銷售板塊盈利水平顯著低於中國石化。差距的原因除了區域佈局、加工深度以外,人員負擔是最主要的劣勢。近年來,在國企瘦身健體、三供一業移交社會等國改推動下,中石油相比中石化的劣勢在逐漸收窄。另外,國企改革要求壓減法人數量,如果得到有力執行,公司的期間費用率、實際所得稅率也有望下降。盈利預測與估值:維持公司2019年業績預測478億,上調2020/2021年業績預測571/669億(原為508/515億),當前股價對應PE13/11/10倍,對應19年PB0.52倍。參照國際可比公司PB/ROE水平,公司合理PB估值區間0.75~0.80倍,對應目標價區間5.0~5.4元人民幣,漲幅空間34~54%。公司基本面迎來長週期拐點,且估值修復空間較大,維持“買入”評級。風險提示:國際油價大跌的風險;上游降本不及預期的風險;天然氣市場化改革推進較慢的風險;國企改革執行力度不夠的風險。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