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 四川涼山冕寧縣----取冕山與寧番衛各一字為名

四川涼山冕寧縣----取冕山與寧番衛各一字為名

冕寧縣隸屬於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轄38個鄉鎮,總面積4420平方公里,總人口33萬。

一、歷史沿革

1、西漢置臺登縣,治今縣南瀘沽鎮,屬越嶲郡。南朝齊省臺登縣,入越嶲僚郡。北周武帝復置臺登縣,兼置白沙郡。

2、隋開皇初廢白沙郡,臺登縣屬越嶲郡。唐屬嶲州,太和六年(832年)曾徙州治於此。鹹通後為南詔國落蘭郡地。宋大理國為落蘭部,屬建昌府。

3、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瀘沽縣,治今瀘沽鎮,屬建昌路禮州。明初廢瀘沽縣。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置蘇州衛;二十六年升蘇州衛為軍民指揮使司,二十七年改為寧番衛軍民指揮使司,屬四川行都司。

4、清雍正六年(1728年)裁衛,置冕寧縣,屬寧遠府。1913年屬上川南道,1914年屬建昌道,1928年屬四川省。1939年屬西康省。

5、1950年屬西昌專區。1955年屬四川省西昌專區,1968年屬西昌地區,1978年屬涼山彝族自治州。

二、地名來歷

清雍正六年 (1728) 改寧番衛置冕寧縣,取冕山與寧番衛各 一字為名。以縣東有冕山,狀如冠冕,故名。《大明一統志》:冕山“在冕山橋千戶所東三里。其山高聳,狀如冠冕”。

三、風景名勝

四川涼山冕寧縣----取冕山與寧番衛各一字為名

1、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區。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區位於冕寧縣澤遠鄉境內,距縣城64公里,是中國唯一對外開放的衛星發射基地,該基地主要有指揮控制中心、星箭測試中心、發射場等設施。

四川涼山冕寧縣----取冕山與寧番衛各一字為名

2、靈山寺。冕寧靈山寺距冕寧縣城8公里,以靈山寺為中心,規劃保護面積40平方公里。靈山寺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是冕寧縣如今規模最大的宗教寺院。

四川涼山冕寧縣----取冕山與寧番衛各一字為名

3、冶勒省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冕寧縣北部,面積242.93平方公里。有各種動物400餘種,其中包括大熊貓、羊羚、雲豹、綠尾虹雉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二級保護動物20多種,有川滇、冷杉、峨嵋冷杉、白樺等珍稀植物103種。

四川涼山冕寧縣----取冕山與寧番衛各一字為名

4、彝海結盟遺址。彝海結盟遺址在四川冕寧縣拖烏區,距縣城28公里。1935年農曆四月,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經過冕寧彝族地區時,先頭部隊被彝族群眾圍住,經過宣傳黨的政策,軍委總參謀長劉伯承並同彝族沽基家支首領小葉丹在海子邊殺雞飲血,結為盟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