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民生都不要了?中國援建水庫遭菲律賓審查,扣上“損害主權”帽子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長,中方基建行業也開始走出國門,為眾多亞非拉第三世界國家建造了諸多質優價廉的基建工程,並備受當地民眾好評。但很顯然,並不是所有的當地人都願意接受中資企業的工程建設,而就在最近,菲律賓人就開始拿中方援建的卡利瓦大壩說事了。

民生都不要了?中國援建水庫遭菲律賓審查,扣上“損害主權”帽子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

我們常說菲律賓的首都在馬尼拉,但確切的說菲律賓的首都是以馬尼拉市為中心,聯合周邊16個市共同組成的“馬尼拉大都會(Metro Manila)”。而作為菲律賓的行政中心和經濟中心,整個大都會區以638平方公里的面積一共塞下了1200萬的人口。

雖然絕對數字看上去並不多,但卻已經佔到整個菲律賓總人口的超十分之一,如果再與北京市雖然有2100萬人,但面積卻達到1.64萬平方公里做下對比,你才會發覺“馬尼拉都會區”是真的已經人滿為患。

如此稠密的人口讓“馬尼拉都會區”擁有了菲律賓全國三分之一的GDP,但代價就是各種資源極度稀缺,尤其缺水問題最為突出。就在去年3月份,菲律賓當局被迫向外界承認,整個都會區在當月至少有120萬戶家庭遭遇了為期兩週的停水;再到10月份,負責供水的水務公司又被迫以輪流削減供應量的方式緩解供水壓力。

民生都不要了?中國援建水庫遭菲律賓審查,扣上“損害主權”帽子

排隊領水的馬尼拉民眾

雖然總統杜特爾特曾為此大發雷霆,但發飆過後,總統本人也不得不沮喪的承認缺水問題遠比毒品更難對付。這是因為缺水這事是各種自然與人為因素一起造成的:

菲律賓屬於季風性熱帶雨林氣候,全年分為明顯的乾溼兩季,降水在時間分佈上高度不勻;本國又缺乏足夠的資金和技術,無法建設完善的水源收集和供應系統,對降水利用率低下;都會區供水的供應商官僚氣息濃重,對供水系統壓力消極對待等。如此多的因素攪合在一起,已經不是杜特爾特作為一個凡人能夠解決得了的了。

民生都不要了?中國援建水庫遭菲律賓審查,扣上“損害主權”帽子

人滿為患的馬尼拉首都區

當然,杜特爾特也不是就沒有應對方案。2018年11月,在杜特爾特的支持下,菲律賓首都水務特許公司與中國能源建設集團簽訂一份基建合同,擬在馬尼拉都會區南方的奎松省建設一座大型水庫。按照設計指標,建成後的水庫庫容將達到5700萬立方米,可以向都會區每日供應6億升生活用水,極大緩解都會區的缺水問題。

2019年10月,菲律賓馬尼拉市水務局正式向中國能建發放了卡利瓦大壩項目開工令,菲律賓從官方到民間都對這一項目表示了高度的期待。但這時候一股不和諧之音卻開始傳開:一些水庫建設所在地的當地居民抗議稱,這座大壩的建設將會給當地環境、原住民以及菲律賓的主權都帶來損害。

其實這種基建工程中遭遇拆遷戶鬧事是非常常見的項目糾紛,但一般來說這些當事人大部分都只是因為拆遷補償的問題才會鬧事,對這一點我們也能表示理解。但卡利瓦大壩這次的異樣之處在於,這些抗議者居然把菲律賓的主權問題也扯了進來。

民生都不要了?中國援建水庫遭菲律賓審查,扣上“損害主權”帽子

中國能建集團

究其原因,其實是因為整個大壩的建設費用達到了187億比索(約合26億人民幣),菲律賓自己根本無力全部支付,於是中國這邊就主動為期提供了一筆122億比索(約合16.6億人民幣)的優惠貸款。而這些抗議者就聲稱作為條件,中方逼迫菲律賓政府簽訂了一些會損害菲律賓主權的不公平條款云云。

這些抗議者隨後表示,要讓整個項目停工以接受全面審查,說到這明眼人都會明白,這明擺著是受到了一些幕後勢力的教唆,這些幕後勢力即看不慣杜特爾特政府也看不慣中方,寧可讓1200萬人無水可吃,讓菲律賓經濟遭受巨大損失也要在杜特爾特和中方之間挑撥離間,不可不謂用心險惡。

對於這種小人行為,脾氣一向火爆的杜特爾特會做出何種反應可想而知,但鑑於目前這些幕後黑手還沒有露出真面目,杜特爾特的回應也較為謹慎,總統發言人帕萊諾在1月2日的一場新聞發佈會上表態稱,杜特爾特不會容許政府項目中出現不公正的條款。“如果有人指出這樣的條款,總統將立即進行調查。如果(這樣的條款)沒有得到應有的審查,那麼總統將親自調查。對方可以刪除有關條款以讓協議獲得通過。”

民生都不要了?中國援建水庫遭菲律賓審查,扣上“損害主權”帽子

馬尼拉街頭

對於杜特爾特總統的這種公正表態,我們表示堅決支持,畢竟心正不怕影子斜,我們沒有做過的事自然不怕這些用心不正者的刁難,而能有這樣的總統主持公道,中菲合作也必將戰勝各種坎坷與阻撓順利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