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金界壕,遗落在贡格尔草原上的文化印记!赤峰市克什克腾旗金界壕,遗落在贡格尔草原上的文化印记

金界壕,遗落在贡格尔草原上的文化印记!赤峰市克什克腾旗金界壕,遗落在贡格尔草原上的文化印记


克什克腾旗境内的金界壕


提起长城,人们马上就会想到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的万里长城。然而,如果你来过美丽的贡格尔草原上,你会惊奇地发现,有一条巨大的土垒巨蟒般蜿蜒起伏于茫茫的草原之上,这就是金界壕。

金界壕又称金长城,俗称成吉思汗边墙,是金代为抵御蒙古骑兵南下而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绝大多数为土筑,由壕、墙体和附属边堡组成,墙体外侧往往附设马面,采用分段方法构筑。金界壕共有三条,即岭北线、漠南线和界壕主线。界壕主线东北起嫩江右岸,西南抵大青山之北。

赤峰境内的金界壕就是界壕主线之一部分,它建于金章宗明昌、承安年间(公元1190-1200年),从通辽境内进入赤峰市东北部,经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至林西县凌家营子分为两支,一支沿巴尔汰河北岸西行,经克什克腾旗贡格尔草原和浑善达克沙地延伸至锡林郭勒盟境内;另一支西南行,经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松山区进入河北境内。

分布于赤峰境内金界壕全长578.5千米,沿线保存的马面2079个,堡104座,关1座,刻石1处。 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界壕的马面间隔从50米到250米不等,这个距离是金朝士兵弓箭的有效射程。两个马面之前的地带,能有效地杀伤骑兵。经过近千年的风雨侵蚀,大部分的墙体已经坍塌,但一个个隆起的马面,依然串起了当年金长城的规模,在草原上连成一线,蔚为壮观。

气势磅礴、规模巨大的金界壕,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创造的珍贵文化遗存。它历经800多年风霜雪雨,成为一个古老民族的象征。它迤逦于广阔草原,见证了历史沧桑。

碧草连天的贡格尔草原承载了这一珍贵的文化遗存,往日的战马嘶鸣、刀枪撞击早已成为了历史,如今的金界壕已成为克什克腾旅游观光的一大景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