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6大明星城市PK:誰更有“一線”潛質?

走進經濟生活裡的一切

導讀:杭州、南京、武漢、鄭州、成都、西安6座新一線明星城市各有所長,在衝擊“一線”的道路上仍需克服自身短板。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道(ID:jjbd21)、21世紀經濟研究院

研究員丨劉美琳

編 輯丨李博

新一線城市最渴望的,莫過於摘掉“新”字。

2019年末,習近平總書記在《求是》上發表重要文章《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佈局》。

文章指出,發展動力極化現象日益突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特大城市發展優勢不斷增強,杭州、南京、武漢、鄭州、成都、西安等大城市發展勢頭較好,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區域增長極。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作為傳統一線城市,實力有目共睹。而杭州、南京、武漢、鄭州、成都、西安這六座城市亦不可小覷,不僅連續三年全部入選新一線城市榜單,成都、武漢、鄭州、西安4城更是位列國家中心城市。

從經濟實力上看,6個城市中除西安外,均已躋身“萬億GDP俱樂部”。西安則在新一線城市的人口競爭中拔得頭籌,2017和2018短短兩年之間戶籍人口暴增162萬,為未來發展積蓄了豐富的人口紅利。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綜合考慮經濟活力、投資消費能力、人口紅利和科教實力等,在這6座新一線明星城市中,成都、武漢、杭州最具備率先衝擊一線城市的潛質。未來,鄭州的人口優勢將進一步釋放,西安的科研投入、高校資源也將為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帶來機遇。

成都經濟增長迅猛

6大明星城市PK:谁更有“一线”潜质?

圖片來源 / 圖蟲創意

6座新一線明星城市中,無論從GDP總量還是從增速來看,成都都具有絕對優勢。

2019年前三季度,成都、武漢、杭州、南京GDP總量均破萬億,成都以12047.3億元的規模位居首位,在全國26個省會城市排名第二。同期,成都GDP同比增速亦保持8.1%的高位運行,在6城中排名第一。

這已經是成都連續11個季度增速8%以上,即便在2019年全國經濟下行的背景下,成都的工業、服務業發展均呈現穩中向好局面。2019年前三季度,成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0%,已連續12個月保持在8%以上;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0%,已連續12個季度保持在8.5%以上。

不過,從產業結構和居民富裕程度來看,成都還有較大的改善空間。

2019年前三季度, 西安、南京、杭州的三產GDP貢獻率均超過60%,而成都的三產貢獻率僅為55.8%,離北上廣70%左右的比重差距較大。

此外,雖然成都經濟總量和增速佔優,居民富裕程度卻有待提升。2019年前三季度,杭州、南京、武漢的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53139元、48160元、37684元,而成都僅為34546元。與之對應的是,一線城市前三季度的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累計值均已破5萬元,成都居民富裕程度與一線城市的差距可見一斑。

杭州投資消費兼具活力

6大明星城市PK:谁更有“一线”潜质?

圖片來源 / 圖蟲創意

投資與消費作為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與城市經濟活力密切相關。

2019年1-10月,杭州、武漢、成都的固定資產投資均保持雙位數增長,累計增速分別為12%、10.2%和10%,在26個省會城市的排名中全部衝進前十。而鄭州、西安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則不及預期,分別為2.3%和-1.9%,短板較為明顯。

2019年,西安投資下滑尤為明顯。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僅同比增長0.3%,與上年同期(8.5%)相比回落8.2個百分點。不但大幅低於全國同期固投增速的5.4%,也低於年初定下的7%左右目標增速。

再看消費能力。2019年前三季度,成都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以5429.1億元領跑6城,成都、武漢、杭州、南京的社零總額全部衝進同期26省會城市中的前五名,消費需求旺盛。

社零總額累計增速方面,2019年前三季度,成都再次以9.7%的高速位列第一,鄭州、武漢、杭州消費增速的表現同樣亮眼,分別為9.5%、9.0%、8.6%,全部跑贏全國水平(8.2%)。

不過,南京、西安卻呈現出消費疲軟的態勢。與投資下滑類似,西安的消費亦保持低位運行。2019年前三季度,西安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505.3億元,同比增速僅為5.7%。南京雖然消費總額較高,以4500.4億元的總量在26個省會城市中排在第四,消費增速卻排在倒數第六,僅為5.6%。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從綜合投資、消費的存量和增速分析,杭州、成都、武漢表現突出,顯示出強勁的內需動力。然而,武漢、成都的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尚與杭州、南京有較大距離,若可支配收入長期提升不明顯,未來將對兩城的居民消費能力產生制約作用。與此同時,西安的投資、消費雙雙在低速徘徊,亟需突破現狀以釋放經濟活力。

鄭州人口潛力巨大

6大明星城市PK:谁更有“一线”潜质?

圖片來源 / 新華社

人口規模是城市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

2018年末,成都、武漢、鄭州、西安的常住人口均已突破千萬。杭州雖尚未“官宣”,但基於杭州市統計局發佈的2019年5月月報,杭州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已達到1006萬人,2019年杭州常住人口破千萬基本無懸念。相較之下,南京則以843.6萬居於6城末位,人口規模優勢不大。

人口流向變化也代表著城市吸引力。根據人口淨流入指標,2018年西安、杭州常住人口增量均突破30萬大關,保持較強的人口吸引力。

小學在校生數量代表著年輕人口潛力,也是觀察城市人口的重要指標。2018年,成都、鄭州普通小學生在校生數均超過90萬人,超過同期北京、上海的小學生數量。未來隨著以小學生為代表的年輕人口成長為勞動力人口,兩城的人口優勢將更為明顯。

其中,鄭州尤其值得一提。過去8 年間,鄭州每年常住人口增量都超過15萬人,人口一直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從區域內人口首位度看,2018年成都人口首位度已高達19.6%。而鄭州作為人口大省河南的省會城市,其人口首位度僅為10.6%,未來隨著人口隨產業向中西部迴流以及省內人口的進一步集聚,鄭州的人口潛力不可低估。

西安最捨得“投資未來”

6大明星城市PK:谁更有“一线”潜质?

圖片來源 / 圖蟲創意

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研發投入與GDP之比),反映了一座城市願意把多少資源用於研發,體現出對科技的重視程度。

基於這一指標,除鄭州外的其餘5城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2.19%),整體對科技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其中,西安以5.1%的投入強度位居榜首,已經超過上海(4.16%),甚至已超過在全球排名第一的以色列(4.25%)。

當前,坐擁63座普通高校(位居全國第六)和3000多個科研機構的西安已是當仁不讓的科技重鎮,逐漸形成以電子信息、先進製造、生物醫藥和現代服務業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區。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和經費數為例,2018年自然科學基金全國總經費197.4億元,西安獲資助1613項,總經費7.49億元,佔全國總經費高達3.8%,位列西部城市第一。

相比之下,鄭州的數據雖未公佈,但根據河南省內另一座城市洛陽2018年以2.14%的研發投入強度“躍居全省第一位”的表述推斷,鄭州的研發投入強度尚不及洛陽,也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可見在對科技的投入和重視程度上,鄭州與其他5城的差距較為明顯。

基於以上分析,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6座新一線明星城市各有所長,卻在衝擊“一線”的道路上仍需克服自身短板。

成都在經濟實力上穩居第一,發展態勢較好,但居民可支配收入上與“一線”城市差距懸殊。

杭州投資、消費兼具活力,驅動經濟增長的內需旺盛。

武漢各項指標較為均衡,但三產貢獻率偏低,產業結構尚需調整。

南京、鄭州人口集聚程度不足,還需進一步提高區域內首位度。

西安雖消費、投資在2019年均表現不佳,但在研發上投入強度明顯高於其他5城,發展後勁可期。

6大明星城市PK:谁更有“一线”潜质?

小夥伴們,這些新一線城市中,你看好哪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