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提升城市安全管理智能化水平,深圳揭牌成立這個實驗室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

《意見》中明確提出,綜合應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提高社會治理智能化專業化水平


提升城市安全管理智能化水平,深圳揭牌成立這個實驗室

安全是生命線,對於深圳這樣一個經濟高度發達、人口高度密集的國際化大都市而言,更是如此。近年來,隨著雲計算、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廣泛應用,智慧城市建設的步伐也不斷加快,進一步促進現代信息技術與城市運行發展深入融合,推動建設一個安全、智能、便捷、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生態系統已是大勢所趨。


提升城市安全管理智能化水平,深圳揭牌成立這個實驗室

1月7日,由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和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聯合成立的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雲計算創新聯合實驗室在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揭牌。

深圳衛視&壹深圳客戶端記者瞭解到,雙方將結合各自在技術、場景、業務、服務等方面的能力與資源,圍繞城市公共安全大數據應用技術、城市災害事故仿真技術領域建立技術開發平臺,進行前沿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及人才培養,從多層次展開深度合作。此次合作有望探索社會治理智能化專業化的新範式,助力深圳建設成為國家新型智慧城市標杆。


提升城市安全管理智能化水平,深圳揭牌成立這個實驗室

以技術開發平臺為核心 深入開展合作

智慧城市是隨著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空間技術的發展應運而生的,數字化正滲透到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中,彌補現有城市的運行缺陷,有助於解決現有城市問題。

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雲計算創新聯合實驗室將在城市公共安全大數據應用技術、城市災害事故仿真技術建立長期的技術開發平臺。

具體而言,在城市公共安全大數據應用技術方面,將研究多源數據融合、管理與安全共享統一架構及技術標準,以“數用分離,智能驅動”新模式打造開放、共享、融合、關聯的公共安全數據治理新體系,將研究基於機器學習、神經網絡、知識圖譜、深度學習等算法建立南方城市典型自然災害、生產安全、消防安全等領域綜合監管、監測預警和快速處置智能模型。

此外,該技術還將應用於建立感知型、智能型、防範型城市公共安全風險防控示範平臺,形成智慧協同的業務應用體系,提升深圳市社會治理智能化、專業化水平。


提升城市安全管理智能化水平,深圳揭牌成立這個實驗室

在城市災害事故仿真技術方面,聯合實驗室將圍繞災害事故發生前、發生時和發生後建立全方位平臺,做到及時辨識重大風險、以仿真推演信息化平臺輔助應急決策指揮救援處置、重現事故演化過程支撐事故調查等。聯合實驗室還將構建成品油和燃氣在海上及陸面的洩露、擴散、火災、爆炸模型,超高層、地下建築、城中村建築火災模型,有機粉塵爆炸模型等,開展海上災害事故、燃氣事故、建築火災、強颱風災害等多災種數值模擬研究。


提升城市安全管理智能化水平,深圳揭牌成立這個實驗室

共同推動社會治理智能化

全面升級新型智慧城市建設

深圳擁有華為、騰訊、平安、大疆等一批具有世界影響的龍頭企業。如今,鵬城實驗室、深圳灣實驗室、南方科大等一批新的科研機構,正在快速發展,這些都是推動安全保障技術創新的有利條件。

在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主任馮聖中看來,雙方此次聯合成立實驗室,正是基於實現社會治理智能化的先行示範的大背景。通過創新的社會治理思維和方式,可以為城市安全計算,以技術創新賦能城市公共安全,促進社會治理決策科學化、治理方式精細化,助力深圳建設成為國家新型智慧城市標杆,實現社會治理智能化的先行示範。


提升城市安全管理智能化水平,深圳揭牌成立這個實驗室

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倪紹文院長表示,現代信息技術與社會治理相結合是大勢所趨。其在採集信息、分析數據、傳播信息和處置效率方面的優勢,將重塑社會治理的流程和機制。未來,依託聯合實驗室的平臺,雙方將發揮各自的優勢,在城市公共安全領域爭創國際領先的研發成果,為推動智慧城市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提升城市安全管理智能化水平,深圳揭牌成立這個實驗室


聯合實驗室成立後,未來能夠為深圳市應急管理信息化的全方位建設貢獻力量,助力深圳加快應急管理大數據庫、監測預警中心、應急指揮中心以及一批風險防控應用系統建設,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對各類安全隱患的全覆蓋,構建形成城市公共安全智慧化體系,切實增強應急管理預警預防能力和跨區域、跨部門、跨領域的協同處置水平,推動深圳風險防控從被動式、應急式向主動式、預警式的智慧城市管理模式轉變,打造成為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的智慧城市樣板和平安城市樣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