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用益-集合信託市場四季度分析


用益-集合信託市場四季度分析


主要觀點:

  • 2020年監管預期依舊保持高壓。2019年監管的罰單和金額再創新高,2020年監管風格預期變化不大。
  • 房地產類信託預期還會有所下滑,業務轉型難度較大。房地產信託業務目前面臨的問題:一是房地產市場還能否火爆;二是業務模式的轉型。
  • 2020年基礎產業類信託依舊是信託公司佈局的重點。2020年經濟下行壓力依舊存在,逆週期調節政策激發基建領域的資金需求,依舊是較為優質的投資標的。
  • 金融類信託或是2020年能出現大發展的業務。2019年投向金融領域的集合信託產品募集規模的增長多源自於符合資管新規監管要求的創新業務。

一、 四季度集合信託產品市場運行狀況分析

1、產品發行規模走高 光大信託獨佔鰲頭


用益-集合信託市場四季度分析


受年底衝規模影響,2019年四季度集合信託產品發行有較大幅度增長。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1月3日,2019年四季度共有63家信託公司參與發行集合信託產品7037款,環比增長5.05%,發行規模7094.55億元,環比增加15.70%。從月度數據來看,2019年四季度10、11、12月集合信託產品的發行規模分別為1957.67億元、2378.96億元和2757.93億元。越臨近年末,信託公司在產品投放上的力度越大。


用益-集合信託市場四季度分析

從信託公司的發行情況來看,2019年四季度是信託公司衝規模的重要時間段,在產品投放上的力度很大。據統計,四季度集合信託市場發行規模前三的信託公司分別是光大信託(960.11億元)、五礦信託(435.47億元)和外貿信託(389.37億元)。發行規模前十的信託公司中,外貿信託和光大信託的發行增長較為顯著。其中,光大信託的領先優勢明顯,發行規模是第二位的兩倍以上。


2、集合信託的成立規模環比繼續下滑


用益-集合信託市場四季度分析

2019年四季度集合信託產品成立市場略顯冷淡,成立規模環比小幅下滑。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1月3日,四季度共有60家信託公司募集成立集合信託產品6072款,環比增加9.99%,募集資金4882.25億元,環比下滑4.49%;與去年同期相比,募集規模增加0.37%。從月度數據來看,2019年10、11、12月集合信託產品的成立規模分別為1526.66億元、1439.92億元和1299.64億元,集合信託產品的單月募集規模持續下滑。房地產信託的收緊對集合信託產品的募集影響直接,

2020年集合信託市場的募集依舊存在困難,但也有一定的轉機。2019年集合信託產品的募集規模下滑,一方面是“資產荒”的問題,優質項目難尋,房地產業務收緊更是令信託公司在投資項目選擇方面雪上加霜;另一方面是信託業兌付危機事件的發酵,暴雷事件頻發影響了投資者的投資熱情。目前來看,宏觀經濟掉頭上行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在優質投資項目方面信託公司的選擇依舊窘迫,但隨著信託公司直銷渠道的完善,以及國家在機構資金投向信託的支持和放鬆上,集合信託產品的募集或能出現改善。

用益-集合信託市場四季度分析


從前十的成立規模來看,2019年信託公司募集情況出現分化,頭部信託公司優勢逐漸顯著。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四季度集合信託市場資金募集規模前三的信託公司分別是光大信託(703.53億元)、五礦信託(402.96億元)和外貿信託(360.89億元)。前十的信託公司中,頭部信託排名較為穩定,但光大信託、五礦信託、外貿信託以及中航信託等靠前的信託公司成立規模的增幅要明顯高於其他信託公司,排名靠後的信託公司甚至出現下滑的情況。

3、期限與收益分析

用益-集合信託市場四季度分析


2019年四季度集合信託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繼續下行,已下滑至8%線以下。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1月3日,四季度發行的集合信託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7.91%,環比減少0.23個百分點。集合信託產品的收益在2018年年末和2019年年初達到頂點,之後收益率逐步下行。隨著剛性兌付被打破以及淨值化管理的推進,信託等固收類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在未來幾年還會逐步下行。

2020年集合信託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仍然有一定的下行空間。集合信託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是經濟增長減緩,從長期來看,中國的經濟增長出現高速增長的可能性不高,企業能夠支付的融資成本也將同步下行。二是貨幣政策,中央會議對於2020年貨幣政策的定調是靈活且適度寬鬆的,預期較2019年來的更為寬鬆。三是2020年企業融資環境或將改善,一方面國家對直接融資模式的支持和建設,對信託公司的傳統業務模式不利,另一方面監管層對於經濟下行壓力下的金融去槓桿亦有放鬆的跡象,企業面臨的融資壓力可能有所緩解。


用益-集合信託市場四季度分析


從圖4來看,2019年四季度平均預期收益率8%-9%之間的集合信託產品的數量佔比依舊最高,而收益在9%以上的集合信託產品數量佔比繼續下滑。2019年四季度,收益在9%以上的集合產品的數量佔比為6.31%,環比減少1.85個百分點;收益在8%-9%之間的集合產品的數量佔比為41.00%,環比增加2.07個百分點;收益在7%-8%之間的集合產品的數量佔比為12.29%,環比減少1.34個百分點;收益在7%以下的集合產品的數量佔比為40.40%,環比增加1.12個百分點。


用益-集合信託市場四季度分析


2019年集合信託產品仍以中短期產品為主,四季度中短期產品的增加較為明顯。從圖5可知,2019年第四季度,1-1.5年和2-2.5年期的集合信託產品數量最多,數量佔比分別達到30.08% 和34.91%。值得注意的是,與上季度相比,1年期以下產品的佔比增長較為明顯,環比增加4.08個百分點;3年期以上的產品佔比下滑,環比減少1.36個百分點。

4、不同投資領域的集合信託產品的統計分析


用益-集合信託市場四季度分析


房地產類信託下滑明顯,金融類信託產品逆勢增長。2019年第四季度,投向金融領域的集合信託募集資金規模佔據首位,達到1499.52億元,環比增加10.20%,規模佔比達到30.71%。房地產類信託是成立規模環比下滑最為明顯的產品,成立規模1410.62億元,環比下滑26.43%,規模佔比28.89%。



用益-集合信託市場四季度分析


從規模佔比變化來看,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四季度房地產類信託規模佔比28.89%,環比減少8.61個百分點;基礎產業類信託規模佔比22.73%,環比減少1.79個百分點;金融類信託規模佔比30.71%,環比增加4.10個百分點;工商企業類信託規模佔比6.74%,環比減少0.80個百分點。

(1)房地產信託繼續降溫 監管是重要影響因素


用益-集合信託市場四季度分析


2019年第四季度房地產信託募集資金1410.62億元,環比下滑26.43%。房地產經歷了多輪政策調控,監管層對房地產信託業務大幅收緊。2019年下半年以來,監管部門密集對部分房地產信託業務增速過快、增量過大的信託公司進行窗口指導,並召集部分信託公司進行約談,對房地產信託業務規模實施增量和增速的控制。

在強監管趨勢下,2020年的房地產信託業務或將繼續萎縮,業務轉型仍需時間。信託公司正著力在房地產業務模式上進行創新和改變,目前的開發貸為主的業務模式預期可能會有所萎縮。另外,2019年接連有大型房企兌付危機的消息傳出,房地產信託業務面臨的兌付危機值得關注。

用益-集合信託市場四季度分析


房地產類信託產品的收益率持續下行。在當前宏觀經濟環境持續低迷,房地產市場在經濟和監管的雙重壓力之下開始出現分化,頭部房企相較於中小房企的優勢增加。信託行業的房地產業務開展受監管的影響,合規性的門檻較高,對優質交易對手上的選擇並不多。


用益-集合信託市場四季度分析


從投向地區來看,房地產信託項目首選是經濟發達地區。據統計,四季度已披露投向區域的1021款房地產信託產品中,廣東省以171款產品居首位。其中,房地產信託數量超過100款的地區有三個:廣東、浙江和江蘇。

(2)基礎產業信託表現穩健 收益下滑趨勢逐漸明朗



用益-集合信託市場四季度分析


2019年四季度基礎產業信託募集資金1109.73億元,環比減少11.46%,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3.90%。2019 年以來,基礎產業類信託的表現相對穩健,是信託公司主要的發力領域。嚴監管環境下,房地產業務收緊,業績壓力促使信託公司轉向基礎產業領域;短期來看,信託公司發力基礎產業類業務有利於穩業績,避免業務斷層。

2020年基礎產業信託的前景依舊不錯,但同樣有轉型的需求存在。2020年經濟下行壓力仍在,逆週期調節使得基建領域的資金需求預期會巨大,基礎產業領域是2020年少數優質投資標的較為集中的領域之一。

用益-集合信託市場四季度分析


基礎產業類信託的平均收益率同樣緩慢下行。截至2020年1月3日,四季度的基礎產業類信託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8.35%,在各投向領域的集合產品中居首位。在貨幣政策相對寬鬆、專項債資金持續注入、融資環境改善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基礎產業類信託產品的收益率或繼續保持緩慢下滑的趨勢。


用益-集合信託市場四季度分析


披露投向區域的1557款產品中,江蘇省依舊獨佔鰲頭。排名前三的地區均為經濟較為發達的省份,地區的經濟實力是開展業務的重要參考。項目主要集中在江蘇省,而東北三省、內蒙古、雲貴、甘肅等地的項目相對謹慎。但資金投向過度集中容易出現兌付危機事件,貴州省等多個項目兌付危機事件為政信類業務的開展敲響了警鐘。

(3)金融類信託:創新業務集中爆發 有望成為2020年重要增長支撐


用益-集合信託市場四季度分析


金融類信託規模佔比躍居首位。據統計,截至2020年1月3日,2019年四季度金融類信託募集資金1499.52億元,環比增加10.20%。金融類信託的增長有多方面的因素:一是證券市場尤其是股債市場的火熱,信託公司的TOF等產品的成立規模走高;二是消費金融類產品的增長,消費金融市場是萬億級別的市場,信託公司正在加大對消費金融業務的開發,逐漸改變只充當資金通道的尷尬角色;三是現金管理類等短期產品的增加,豐富了信託公司的產品線,提高了客戶黏性。

(4)工商企業信託:資產荒依舊是影響該類業務的主要問題

2019年四季度,工商企業信託募集資金328.85億元,環比減少14.65%。工商企業類集合信託產品的主要問題還是在“資產荒”上。2019年中國經濟下行較為明顯,且未來的經濟增速預期還有下行的可能,多數實體企業的經營效益不佳,願意負擔的融資成本不高,依託信託渠道融資進行大量融資不現實。

二、信託市場展望

1、2020年監管預期依舊保持高壓。2019年監管的罰單和金額再創新高,2020年監管風格預期變化不大。年末即使有消息稱資管新規的過渡期延長的消息,也不足以改變監管層防範金融領域風險的基本立場。監管層在去槓桿問題上的表達有一些鬆動的跡象,但僅限於部分業務而言。

2、房地產類信託預期還會有所下滑,業務轉型難度較大。房地產信託業務目前面臨的問題:一是房地產市場還能否火爆;二是業務模式的轉型,通過基金、REITs、股權投資等形式參與房地產業務是轉型的主要方向,但人才儲備和主動管理能力仍制約著該類業務的發展。

3、2020年基礎產業類信託依舊是信託公司佈局的重點。2020年經濟下行壓力依舊存在,逆週期調節政策激發基建領域的資金需求,依舊是較為優質的投資標的;但地方融資平臺在資金上得到專項債等長期資金的注入,對於信託等短期資金的需求或將有所減少。

4、金融類信託或是2020年能出現大發展的業務。2019年投向金融領域的集合信託產品募集規模的增長多源自於符合資管新規監管要求的創新業務。投向股債市場的TOF、TOT類產品、投向消費金融領域的消金產品以及豐富產品線的現金管理類產品都可以作為信託公司2020年集合信託產品的增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