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績優企業微評:億緯

【原創】【一週微評】績優企業微評:億緯/中航/時代上汽/欣旺達

摘要由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發佈的2019動力電池裝機量TOP10出爐,在本次榜單中,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力神維持與2018年同樣的排名,而後續排名企業是兩進兩退,還出現了新晉榜的兩匹黑馬。當中包括億緯鋰能、中航鋰電、時代上汽與欣旺達,對於這四家企業,行業老鐵們怎麼看?

文章節選:

“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通過發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數據庫》統計顯示,2019全年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約117.7萬臺,同比下降4%。全年累計動力電池裝機量約62.38GWh,同比增長9%。

其中,TOP10企業合計裝機達54.88GWh,佔整體裝機量的87.98%,較去年排名TOP10企業佔比上升5.16%。

本年度位列TOP10的動力電池企業依次是: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力神、億緯鋰能、中航鋰電、孚能科技、時代上汽、比克電池和欣旺達。”

對於本次在榜單中獲得優異成績的億緯鋰能、中航鋰電、時代上汽與欣旺達,行業老鐵們怎麼看?

吳尼克:

二線電池製造廠商中,欣旺達有可能成為下一家寧德時代的潛力股。步子邁得大,想象空間大。

欣旺達最早做蘋果手機電池的的PACK(模組、封裝),近兩年發展勢頭極猛。縱向擴張至毛利率更高的上游電芯製造,收購了國內消費電芯生產龍頭廠商,建了一堆廠房;橫向擴張至動力電池(電動汽車電池),挖了一堆寧德時代的技術人員,作為黑馬簽了一堆大廠訂單。

欣旺達的風險在於:一是當前國產動力電池產能暫時過剩,如果找不到新訂單,2020年動力電池產線折舊會是很大的壓力。二是由於公司過去幾年舉債建廠房,導致利息費用高昂。其短期借款從16年的5億到19年9月30日的40億,增長了40倍。

愛抄作業的馬屁精:

觀察億緯鋰能三年來的發展軌跡,其成長之路區別於寧德時代和比亞迪,或許可以為其他二線電池企業帶來某種啟示。

概括而言,其成長之路呈現出3個特點:1、中外合作,押寶海外乘用車企業;2、方形、圓柱、軟包齊供應,以不同技術路線的產品對應不同需求。

億緯鋰能未來規劃到2021年,動力電池產能增加到50GWh,這意味著億緯鋰能在接下來兩年將增加39GWh的產能,這並不是容易完成的挑戰。

不過公司要長遠發展,首先產品要滿足市場要求,資金也要控制得好,如果這些出了問題,神仙都救不了。

汽車AKO:

與比亞迪外供裝機電量相比,時代上汽作為寧德時代與上汽集團的合資公司,2019年的表現可謂耀眼,裝機量已躋身行業前十。

比亞迪外供裝機電量僅0.18GWh,而時代上汽則達到了0.74GWh,數據高下立判。

在上汽集團這棵大樹遮陰下,時代上汽接下來的發展及排名大概率會進一步提升,如果2020年7月補貼真的不退坡,看好時代上汽裝機量的上漲及排名的上升。

理查德·霍萊爾曼:

乘用車市場的開拓,顯然對中航鋰電裝機量的提升起到了關鍵作用。尤其是綁定了長安汽車與廣汽乘用車。

據說新任掌門劉靜瑜在上任後砍掉了所有虧損的產品線,專注少數幾款極具優勢的產品,瞄準大客戶,調整市場策略,穩準狠進擊。效果立竿見影,佩服佩服。

以上是本週精彩微評,下週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