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百家“5G+工业互联网”示范厂5万家上云企业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辽宁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全省初步建成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建成5个左右行业级、区域级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培育15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3家国家级双跨平台,上云企业达到5万家,建设100家“5G+工业互联网”示范工厂。

计划1

到2022年培育15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行动计划》提出,辽宁鼓励龙头企业争创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平台,推动华为、用友、浪潮等企业双跨平台在辽宁落地。到2022年,培育15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3家国家级双跨平台。

鼓励软件企业、工业企业提升工业App开发能力,满足工业企业个性化和定制化需求,提升平台支撑企业发展能力。到2022年,培育100个高质量工业App,形成20家国内技术领先的工业App开发企业。

同时,全省各市、县(市、区)和产业园区要加快推进本地区企业上云上平台,鼓励新建企业和项目直接采用云服务方式,加强信息化能力建设。到2022年,省市协同联动推进1000家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改造;全省上云企业达到5万家,其中工业企业达到1万家,每年培育100家上云上平台典型示范企业。

计划2

到2022年建成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体验中心

根据《行动计划》,到2022年,全省建成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体验中心,培育2个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培育10家左右国内技术领先的工业软件企业,软件产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辽宁将加快建立并推广适应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应用场景需求的设备、产品标识标准体系。到2022年,建成1至2个公共递归解析节点,以及5个左右行业级、区域级标识解析节点。

计划3

全省重点产业园区2022年实现5G网络覆盖

《行动计划》鼓励全省基础电信企业加快5G网络建设,推进沈抚新区先进计算中心等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利用5G、光纤宽带、IPv6、云计算等新技术,在重点产业园区、工业企业部署“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网络基础设施,加快提升网络支撑产业发展能力。到2022年,全省重点产业园区实现5G网络覆盖,工业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超过国内平均水平。同时,探索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商业模式。到2022年,基本完成重点工业企业网络升级改造,在装备制造、原材料和消费品等行业打造一批网络建设标杆企业。

鼓励各市和重点产业园区建设“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推动工业企业建设“5G+工业互联网”示范工厂,开展云化机器人、工业VR/AR等试点示范,加快5G和工业互联网在垂直行业融合应用。研究探索区块链在工业数据监管、网络安全等领域应用模式,抢抓工业区块链发展先机。到2022年,建设100家“5G+工业互联网”示范工厂,工业互联网和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合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沈阳晚报、沈报融媒主任记者方月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