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橋水:西方不亮東方亮


橋水:西方不亮東方亮


前段時間,因旗下阿爾法策略基金踏空牛市並出現虧損的橋水基金,今日在中國迎來了業務發展的好消息:這家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在境內登記的私募管理人“橋水(中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日前已獲得私募投顧資質,可向第三方機構提供投資建議。據統計,截至目前,23家在基金業協會登記的外資私募管理人中,僅有8家,即三分之一才能夠獲得私募投顧資質,分別是橋水、貝萊德、路博邁、富敦、畢盛、元盛、瑞銀與安本標準。

到中國來?!來對了!

回顧2019年的基金投資業績,橋水基金的業績可謂是大出意外,這家頂著全球最大、最有名、業績最穩等光環的對沖基金公司,旗下名頭響亮的阿爾法基金,居然在全球股市牛氣沖天的情況下,首次出現了自21世紀以來的虧損!不但敗給了市場,更是敗給了絕大多數的同行,著實令人意外,一些媒體驚呼:阿爾法去哪兒了?

去年橋水名下管理的旗艦基金“純阿爾法”策略的兩個子產品“波動率12%”(Pure Alpha 12%)和“波動率18%”(Pure Alpha 18%,也被稱為Pure Alpha II)2019年回報欠佳。

其中槓桿率較高的Pure Alpha 18%居然下跌了0.5%,為2000年以來首次出現年度虧損,也是自其1991年問世以來第四次年度虧損。這與其在2018年大多數資產回報為負的情況下逆市上漲近15%的成績形成了鮮明對比。要知道,帶槓桿的產品在牛市是放大收益,在熊市則是放大虧損。而去年全球主要證券市場都是牛市,這個加槓桿的產品居然還虧損了0.5%?槓桿率較低的Pure Alpha 12%去年好歹盈利了,不過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僅上漲0.5%。

當然,好消息是,橋水旗下最有名的全天候基金表現還是不錯的,去年上漲了16%,雖然不如在中國的兄弟基金表現出色,也遠遠低於標普500指數的上漲:包括股息再投資在內,標普500去年上漲了31.5%。但對投資者、尤其是大機構的投資者,這一成績也是相當令人欣慰的了。

更加值得慶幸的是,橋水基金管理的中國私募基金的成績,相比旗下其它產品是非常優秀了:達到了20.1%的收益率,雖然這一成績跟中國的公募基金完全沒法比,但是據萬德數據,規模在50億元以上的私募,去年的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業績是21.1%,即與平均水平的業績相差倒不是太大。考慮到這是橋水基金產品進入中國後第一個完整的自然年度,也稱得上是旗開得勝了。

更重要的是,有數據顯示,橋水在中國的私募基金持有人,總共只有6個,規模便達到了6.6億美元,估計是機構投資者的可能性較大。而機構投資者對資產表現的穩定性會有更高的要求。

所以,很容易看出,橋水的創始人達里奧還是很可以自豪一下的:因為到中國來投資,並且獲得了超越本土的投資成績,這份功勞,則非達里奧莫屬。

事實上,2018年達里奧準備在中國註冊私募基金,另闢一塊新疆場時,壓力還是十分巨大的。畢竟當時中美貿易戰正在升級之中,雙方經貿關係的前景完全不明;同時中國政府大力去槓桿,金融機構、實體經濟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達里奧此舉被批評為太過冒險了。也正因為此,當中國政府說放開境外機構進入中國證券市場後,願意響應這一政策而來試水的公司,兩年下來,也不過20家左右。

達利奧在兩次接受中國記者採訪時都提到:“如果沒有一些中國敞口,就意味著錯失了很大一部分世界的發展,這就意味著你的投資收益落後了。因此,從投資組合的角度來看,外資必須擁有中國市場敞口。”

也因此,橋水頂著同行異樣的眼光,在過去的幾年間,不斷拓展中國市場,包括增加了在中國的辦公室(上海、北京),並通過橋水的全天候策略增持中國資產。2016年3月7日,橋水首度在中國註冊了公司,中文名為橋水(中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註冊資本5000萬元人民幣(約合767萬美元)。之後,橋水還進行了一次增加資本金的動作。令註冊資本達到了4400萬美元。

更有意思的是,達利奧還將自己的兒子送到北京來學習中文。

達利奧多次表示,中國正在崛起,為什麼要避免投資一個崛起中的經濟體呢?“我相信多元化。大家開始都比較排斥新鮮事物,這也是各界遲遲不進入中國的原因。但釐清一切後,股票估值就會變得非常昂貴。我認為現在就是投資中國最合適的時機,MSCI納入A股後,全球資本會加速佈局中國市場。”

雖然投資中國的風險常被外資提及,不過,最擅長與風險打交道才是達利奧的英雄本色。在他眼裡,風險無處不在。他明確對外表示:“任何地方都存在風險”。在他看來,歐洲貨幣政策已經氣衰力竭,政治又極度碎片化,歐洲也並沒有深度參與到科技革命;美國也有風險,貧富差距、政治體系問題、決策制定的碎片化和貨幣政策乏力都值得擔心。

相比發達國家,達利奧更關注中國對投資有利的一些因素:“中國的最大不同是政策協調性更強,貨幣、財政政策的協調推進更容易實現,這能對經濟產生更大的推動作用,例如目前中國擴大財政支出、減稅降費、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這一決策過程更快。但在其他國家,這種協調就十分耗費時間,也需要處理更多衝突。”

一朝被蛇咬?!永遠怕井繩!

橋水基金今年加槓桿的對沖基金表現不佳,除了有可能是看錯市場以外(達里奧去年對股債市場都極為看空),更多的原因,或許在於其在投資策略上的異常謹慎。

從達里奧那本暢銷書《原則》中,我們就可以看到,達里奧在成長的進化過程中,是遭遇過真正的沒頂之災的:因為看錯,還信心滿滿,結果一度輸了個精光,而且這次經歷對達里奧的打擊也很大,不光是錢財的虧空,更是多年志同道合的好友一家受到嚴重拖累,從此一別兩寬,再也沒能釋懷。同時也給達里奧的家庭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影響。這樣慘痛的經歷,導致達里奧對風險開始有了異乎尋常的敏感性。

在公司管理內部,為了防範風險,達里奧允許員工有任何投資上的問題可以直接向他彙報,惟恐不能及時發現風險的苗頭,這也成為了橋水企業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

而為了準備進入中國市場,橋水早在2016年就進入中國註冊投資管理公司。但一直到2018年第四季度才開始發行產品。橋水通過其全球知名的全天候策略基金,佈局中國市場,仍舊是經過嚴格回測後的選擇。

橋水曾經公開了這些回測的數據:對2002年8月到2019年3月的中國市場回測,單獨投資中國股市、中國政府債、60/40股債組合、平衡投資組合的總回報分別是6.1%、4.1%、6.4%和9.8%,而波動率分別為27.5%,5.4%,16.4%和11.3%,風險回報比則是0.13、0.29、0.24和0.65。在全面對比之後,由於全天候策略表現最佳,因此,用這一策略管理基金的產品,便成為橋水進入中國後的第一隻基金產品。

而阿爾法策略,橋水也一直強調,是旨在通過軋平系統性偏差而產生正阿爾法。這些基金與主流證券市場的相關性不強。橋水早些時候的一份文件顯示,從成立到2018年底,該基金與股票的相關性為0.19,與債券的相關性為0.15,與其它對沖基金的相關性為0.07。

這樣的策略可以說是為熊市而生:只有在熊市,投資者不打算在股票裡掙錢,轉向其它領域的投資,並帶動新領域裡資產價格的上漲,才有可能令阿爾法策略這類在其它品類上尋找機會的基金勝出。歷史也表明,在2018年大多數資產回報為負,標普500指數重挫37%的情況下,“純阿爾法”就取得了回報率達14.6%的佳績。

這意味著,在何時,選擇何種策略的基金,當是投資者自己最應當做好的功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