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LEAD 立德人物|雷蒙•威廉斯,戰後英國最重要的文化行動主義者


LEAD 立德人物|雷蒙•威廉斯,戰後英國最重要的文化行動主義者


雷蒙·威廉斯,出生於1921年8月31日,20世紀中葉英語世界最重要的馬克思主義文化批評家,文化研究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威廉斯出生於威爾士鄉間的工人階級家庭,畢業於劍橋的三一學院。


LEAD 立德人物|雷蒙•威廉斯,戰後英國最重要的文化行動主義者


戰後至1961年曾任教於牛津大學的成人教育班,1974年起,在劍橋大學耶穌學院擔任戲劇講座教授,直至去世。被譽為“戰後英國最重要的社會主義思想家、知識分子和文化行動主義者”。


LEAD 立德人物|雷蒙•威廉斯,戰後英國最重要的文化行動主義者

文化唯物主義


作為英國著名的文化理論家和馬克思主義思想家,在其一生中,威廉斯廣泛研究了文學藝術、政治、大眾傳媒、哲學、歷史等諸多領域的理論和現實問題,特別是對社會主義運動和馬克思主義思潮進行了獨具匠心的研究。並提出了著名的“文化唯物主義”的理論,對當代馬克思主義和文化研究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威廉斯一生致力於文化研究,寫了很多著作,其中《鄉村與城市》這本書通過梳理英國文學中有關鄉村與城市的種種論斷和描述,對當代文學及文化研究中一些錯誤的鄉村觀念和城市觀念進行了剖析,指出其謬誤。


LEAD 立德人物|雷蒙•威廉斯,戰後英國最重要的文化行動主義者


作者集中駁斥了部分學者所堅持的“消逝的農村經濟”、“快樂的英格蘭”、“黃金時代”等緬懷舊日農村的錯誤觀念,指出這些觀念只是作者的想象,無論是歷史事實,還是部分作家的作品,都顯示出昔日的英國農村充滿了苦難,相對於城市而言,農村既不等同於落後和愚昧,也不是充滿歡樂的故園;同理,城市雖然是在新的生產方式確立後興盛起來的,但城市並不必然代表了進步,城市也面臨太多的問題。簡言之,城市無法拯救鄉村,鄉村也拯救不了城市。城市與鄉村的這種矛盾與張力反映了資本主義發展模式遇到的一場全面而重的危機,要化解這場不斷加深的危機,人類必須抵抗資本主義。


LEAD 立德人物|雷蒙•威廉斯,戰後英國最重要的文化行動主義者

文化是一整套生活方式


"文化研究已是學界“顯學”,然而在時下的討論中,它更多是被當作一塊新開闢的學術領域,而忽略在興起之時它所肩負的歷史和政治使命。威廉斯是文化研究最為重要的開拓者之一,在威廉斯的文化保守主義前輩那裡,文化更多是被挪用以抗擊“現代性”的侵蝕;而在庸俗馬克思主義者看來,文化不過是物質世界的機械反映。因此恢復文化的實踐品格和弘揚其新的政治干預能力,是文化研究初期必須解決的首要理論問題。


LEAD 立德人物|雷蒙•威廉斯,戰後英國最重要的文化行動主義者


為此,威廉斯提出“文化是一整套生活方式”的觀念以反對文化精英主義立場,同時通過補充和發展“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等命題以說明文化的能動性和實踐性。對文化政治相關性的重新認識,使得威廉斯意識到過去的革命觀念過於侷限於政治和經濟維度,而忽略了文化維度,因此在“長期的革命”這一政治籌劃中,“文化革命”應同民主革命和工業革命擁有同等的位置。在文學批評實踐中,威廉斯還通過揭秘“鄉村別墅詩”和“悲劇”等文學形式所蘊含的意識形態,試圖恢復歷史和現實社會中被遮蔽的“被壓迫者”的聲音。這種種形式的“文化民主化”,在他看來,是“新左派”所寄希望的“文化革命”的“希望的資源”。


LEAD 立德人物|雷蒙•威廉斯,戰後英國最重要的文化行動主義者


《新左翼評論》主編拉賓·布萊克本曾指出:“威廉斯是英語世界中最具權威性、一貫性和原創性的社會主義思想家。”一次幻想破滅之後。威廉斯曾說,在20世紀50年代,教成人學生和教大學生之間存在著天壤之別。但是他堅信,任何一個稱職的工黨政府都會花大力氣建設他所謂的“流行文化和教育的機構”。威廉斯在一篇論文中寫道:“文化是通俗的”,他自己的一生就是對這句話最好的詮釋。他認為自己從山村中走出,到夢寐以求的繁華鬧市絕不是個別現象:他本人就出身於威爾士工人階級,而威爾士工人階級總是在造就作家、教師和像他一樣的政治活動家。


LEAD 立德人物|雷蒙•威廉斯,戰後英國最重要的文化行動主義者


直到生命的最後,威廉斯仍認為與他任特別研究員的劍橋大學——這個曾被他譏諷為“地球上最野蠻的地方之一”的學習中心相比,培育他成長的充滿鄰里友愛和互助合作精神的鄉村社區,更有資格被稱為純粹的文化。工人階級的英國或許造就不出米爾頓們和簡·奧斯汀們來,但威廉斯認為它造就了至少有同樣價值的自身文化:付出高昂代價所贏得的勞工機構、工會以及合作社運動。LEAD人物君想說,像威廉斯這樣的偉大學者,都是經過反覆實踐思考的。青年在學習過程中,應該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積極探索,注重實踐,才能真正理解知識,掌握技能,創造更有價值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