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冰城新聞】震憾!哈爾濱“陸地航母”集結完畢|人民日報點贊:引起極度舒適

近日,“上帝視角的哈爾濱南站”

一組照片登上熱搜。

【冰城新闻】震憾!哈尔滨“陆地航母”集结完毕|人民日报点赞:引起极度舒适
【冰城新闻】震憾!哈尔滨“陆地航母”集结完毕|人民日报点赞:引起极度舒适
【冰城新闻】震憾!哈尔滨“陆地航母”集结完毕|人民日报点赞:引起极度舒适【冰城新闻】震憾!哈尔滨“陆地航母”集结完毕|人民日报点赞:引起极度舒适

雪後的一列列車廂在航拍視角下

排成了整齊劃一的線條。

【冰城新闻】震憾!哈尔滨“陆地航母”集结完毕|人民日报点赞:引起极度舒适

被人民網微博賬號

和人民日報海外賬號等轉發,

網友熱贊:

“治癒強迫症”、看了“極度舒適!”

組圖的攝影師劉虔,哈爾濱人,一個攝影愛好者。

出生於1992年的他是第一次登上熱搜,但此前他所拍攝的哈爾濱大劇院曾被大劇院的設計師轉發點贊,一組“哈爾濱中央大街上的建築”組圖也在網上引發共鳴。這次擠進熱搜前八,人在上海的劉虔接受採訪時說,“挺突然的,熱搜上得措手不及。”

【冰城新闻】震憾!哈尔滨“陆地航母”集结完毕|人民日报点赞:引起极度舒适【冰城新闻】震憾!哈尔滨“陆地航母”集结完毕|人民日报点赞:引起极度舒适
【冰城新闻】震憾!哈尔滨“陆地航母”集结完毕|人民日报点赞:引起极度舒适

劉虔說,接觸攝影的時間是四年前北京讀研時。當時為了攝影想買iPhone 6 Plus,對於一個學生來說是比較貴的,和媽媽商量時也比較忐忑,為了證明手機買的值得,他開始在網上分享自己的作品。“最早就是拿著手機在校園裡拍,但相當長的時間沒有太多的長進。”漸漸的,他在一些圖片社交網站看到一些優秀作品,也接觸到了一些攝影愛好者,“他們跟我說,‘多出去走走就好了’,後來我就開始去北京市郊等一些地方拍……”

【冰城新闻】震憾!哈尔滨“陆地航母”集结完毕|人民日报点赞:引起极度舒适
【冰城新闻】震憾!哈尔滨“陆地航母”集结完毕|人民日报点赞:引起极度舒适

四年的大部分時間裡,劉虔基本用一部手機“打天下”。劉虔的作品中,建築經常唱主角,畫面中常呈現正面對稱性,甚至像是給這些建築專門拍的“證件照”。別誤會,他還真不是處女座,喜歡用對稱構圖的方式,是覺得這樣“畫面的衝擊力可能更強一些”。

【冰城新闻】震憾!哈尔滨“陆地航母”集结完毕|人民日报点赞:引起极度舒适
【冰城新闻】震憾!哈尔滨“陆地航母”集结完毕|人民日报点赞:引起极度舒适【冰城新闻】震憾!哈尔滨“陆地航母”集结完毕|人民日报点赞:引起极度舒适
【冰城新闻】震憾!哈尔滨“陆地航母”集结完毕|人民日报点赞:引起极度舒适

這點“強迫症”可能和他“理工男”的屬性也有那麼點關係。實際上他本科電氣工程專業和碩士計算機專業都與攝影不沾邊,只是因為比較喜歡線條和幾何圖形,又喜歡現代建築,所以經常會拍建築。“我不喜歡去遊客太多的地方。所以在城市角落打卡拍照之外,我喜歡去探索新的建築、新的角度、新的街景,因為你找到一個沒有人拍過的角度,其實是比較能帶來成就感的。”

【冰城新闻】震憾!哈尔滨“陆地航母”集结完毕|人民日报点赞:引起极度舒适
【冰城新闻】震憾!哈尔滨“陆地航母”集结完毕|人民日报点赞:引起极度舒适【冰城新闻】震憾!哈尔滨“陆地航母”集结完毕|人民日报点赞:引起极度舒适

直到這一年半劉虔才相繼入手相機和無人機,因為他始終覺得器械並不是最重要,“手機是大家手頭最容易接觸到的攝影設備,但是想把手機用到極限得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完全可以先把手頭設備用好。當你覺得設備成了表達想法的阻礙時,再換設備也來得及。”

【冰城新闻】震憾!哈尔滨“陆地航母”集结完毕|人民日报点赞:引起极度舒适【冰城新闻】震憾!哈尔滨“陆地航母”集结完毕|人民日报点赞:引起极度舒适

劉虔畢業後去了上海,從事航空發動機相關工作。但每年會回家鄉幾次。拍哈南站那一天,是前一陣他週末回哈出差。“拍照前一天下了一場雪,第二天週末沒有太多工作,約了哈爾濱拍照的朋友一起去的。”網上後,經幾個大V轉發後上了熱搜,“漲了6000粉,我自己這邊的閱讀量就在1300多萬。”有網友感嘆:“把火車站拍成藝術品。”“震撼心絃!能讓遠在另一個溫暖地方的心靈也會惦記那個一直深愛的家鄉。”

【冰城新闻】震憾!哈尔滨“陆地航母”集结完毕|人民日报点赞:引起极度舒适【冰城新闻】震憾!哈尔滨“陆地航母”集结完毕|人民日报点赞:引起极度舒适
【冰城新闻】震憾!哈尔滨“陆地航母”集结完毕|人民日报点赞:引起极度舒适

小時候的劉虔家住在平房區,因為遠離市中心,他回憶直到大學的時候才好好逛過哈爾濱的市區。因為走過一些城市,他也漸漸發現哈爾濱的歐式建築是在國內是相對比較有特色的,是能夠代表哈爾濱、突顯城市特色的。儘管工作很忙,劉虔依然保持週末出來拍照的習慣。他說,今年過年回家還想多拍拍哈爾濱,尤其是冰雪大世界。

記者: 戴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