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5 50歲後,把自己顧好,不要拖累孩子...

我們,作為當下社會有能力的人群,把自己活好,不要成為年輕人的負擔,我們的晚輩,才有充足的勇氣與時間,去追逐自己的夢想。

50歲後,把自己顧好,不要拖累孩子...

50歲的年齡正好 準備後請啟程

「退休後要幹嘛?老實說,我本來沒想過這個問題,我可以過一天算一天、沒有計劃的過,但生命要帶來什麼禮物,就看你有沒有辨識出來,它傳遞給你的線索。」彭大維侃侃而談他的生命轉折點,在於2015年在日本的全家旅遊,正好50歲的他,在文具店裡看到一份大大的年曆,這份年曆很有企圖心,整整有五十年(半生歷)。彭大維看著上年的公元日期,思索著:我要怎麼填滿它?又什麼時候停止......

50歲後,把自己顧好,不要拖累孩子...

「我的人生只有這樣嗎?」這句話像電流般竄流他的全身。不會吧?不是吧?不,不能這樣。

好好讀書、上好學校;好好競爭、上好公司;成家立業、買房買車...可是我是誰呢?

滿足了他人與社會的期待,我自己的期待呢?

像陀螺般忙碌不已的人生,總該有喘息的時間。可是,如果不知道要往哪裡去,那麼去哪裡都無所謂了。如果你能活到八十歲、九十歲、一百歲,但接下來的人生卻只是虛度,那與流亡又有何兩樣?

50歲後,把自己顧好,不要拖累孩子...

事業和志業若能結合,實在是人生一大樂事,但若只能一直做著徘徊在溫飽線的工作,又跟年輕時的自己有什麼不同?倒不如在有餘裕之時,創造機會充實自己,讓志氣蓄勢待發,甚至去追逐夢想!

探索自己是一生的功課,有信心才敢往前走

「最好的時機是在退休以前,思考自己真正的興趣在哪裡。有哪些事是你願意花一輩子去做的?對你而言有沒有意義?好不好玩?不管臨近退休的我們,還是年輕人,清楚自己的人生想走到哪,接下來的日子想怎麼活,才是尤為重要的。

50歲後,把自己顧好,不要拖累孩子...

生命的每一天都是寶貴的,可是要如何自覺地珍惜每一天,才是真正困難的。通過在醫院的經歷,我們會覺察,生與死往往只是一線之隔。不想被插管、不想罹患重大疾病,那就轉化我們的思維和行動,去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像是規律的運動、健康的飲食、充足的睡眠等等。

人生後半場,若有四好:好身體、好興趣、好資產、好朋友,那便實在是人生至樂。

做父母的先把自己顧好,孩子才敢自由飛

不管你是想四處遊山玩水,還是探索終生志業,你要先盤點現今的資源與資產。大家第一個會先想到,有沒有錢?但不只是錢,還有身邊的人事物,你的專長能力等等,這些都是你的資源,還有家人的支持也很重要。」

50歲後,把自己顧好,不要拖累孩子...

「我一直很重視財務規劃,我的原則很簡單,就是『不拖累小孩』;而我的小孩成年後,也要成熟獨立,不能依靠家長。為什麼我一再地想要倡導生命教育呢?我們有能力的大人,可以的話,就是把自己活好,不要成為年輕人的負擔;我們的晚輩,才有勇氣敢去追逐自己的夢想。畢竟,每個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當然讓孩子們可以自在地飛。」父母對子女的以身作則,原來也是一輩子的事。

「確定自己要什麼,就有足夠的力量前進!」

最後以這句話獻給50+的你,也能給50-的你,隨時領悟,突破年齡的框架,『覺醒』永遠沒有時間的限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