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 安溪三大历史名岩泰山岩

安溪三大历史名岩泰山岩

泰山岩乃湖头十景之一,全称为“显应普济大祖师岩泰山寺”。

泰山岩位于湖头镇西南隅,前山村南部的大尖山。明嘉靖《安溪县志》载:“在感化里,即翠屏山岩也,道人黄惠胜居此,乡人为堂以祀。隆兴间,主簿叶延寿题云:‘自昔吾泉出异僧,清溪今又两岩兴。’两岩,谓太山、清水二岩也。”(参见第五章第三节《名胜古迹与纪念地地名》)。

安溪三大历史名岩泰山岩

“泰山岩”系安溪三大历史名岩之一,始建于宋绍兴年间。际因开山始祖黄惠胜在此山圆寂后,被高宗皇帝赐封为“显应祖师”,百姓为旌表他的功德而建。

岩中风光旖旎,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曾记有“七佛春云”之景观,列为“小泉州”之美誉的湖头“十大景观”之一。据载该岩与辽宁义县的“奉国寺”、山西文城县的“玄中寺”齐名。国内、台湾皆有众多泰山岩祖师香火分炉的寺庙。

泰山岩有山门三个,即空门、无相门和无作门,象征佛教“三解脱”。无相门建成殿堂式,称三门殿,门边有两个手执金刚杵、姿态各异的金刚大力士。进了三个山门,便到中殿。该殿是为纪念显应祖师而建的,故又称祖师殿。南北两侧塑有十八罗汉雕像。另有一尊面貌慈祥的守护神被称为“拍蚊爷”,身上安有机关,颇具现代色彩。后殿建在2米高的台基上,单檐歇山式,宽37米,进深12米,内祀观音,故又称观音殿。此外,还建有藏经堂、斋堂、放生池、灵塔等。整个建筑结构既符合《营造方式》的宫式手法,又融入民间手法。

安溪三大历史名岩泰山岩

泰山岩,因大小宝峰翌拱,连绵环抱,山峦叠嶂,幽谷流泉,绿树成荫,古膝纵盘,鸟语花香,蜂蝶迭忙。仲春之时,白色椋子花遍布山野,似雪花片片,犹如冬末雪意浓;深秋之时,枫叶把满山染红,在奇木异草的绿色衬托下,景态万千,充满无限诗情画意。泰山岩景点众多,如:放生池、一字排四座灵塔、十八阶垵、祈雨台……。同时还流传有许多神奇又美丽的传说。如:祖师未卜先知、料事如神;惠胜构泰山自出瓦;曝身求雨被美誉为“黄水车”……屹立殿前:“湖头十景”尽收眼底。山光水色、令人耳目一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