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清朝大臣罕见老照片:图四官气十足,图九是曾国藩唯一存世的照片


清末权臣袁世凯。袁世凯出生于河南项城的一个官宦之家,其叔祖父袁甲三曾官至漕运总督,父亲袁宝中也为地方豪强。袁世凯自小就过继给叔父袁宝庆,其官至江南盐巡道。用今天的话讲,袁世凯也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官二代了。加之袁世凯自己能力出众,很快就平步青云,年仅26岁时他就被封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位同三品道员。此后他历任工部右侍郎、山东巡抚、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一跃成为清末最后一位权倾朝野的汉臣。

清末权臣荣禄。荣禄,瓜尔佳氏, 满洲正白旗人,他出生于世代军官家庭,其祖父、父亲、伯父均战死沙场,因此其家族受到了朝廷的优恤和褒奖,凭借着家族背景,荣禄进入官场后也得到了朝廷的赏识和提拔,到了后来成为慈禧头一号的心腹大臣。除此外,其长女嫁给了礼亲王世铎子诚厚,次女瓜尔佳氏幼兰嫁给了醇亲王载沣,后来生下溥仪。也就是说他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外公。

刘坤一,湖南新宁人。廪生出身,1855年参加湘军楚勇与太平军作战。累擢直隶州知州,赏戴花翎。1862年,升广西布政使。1864年升江西巡抚。1874年,调署两江总督。1875年9月,授两广总督,次年兼南洋通商大臣。1891年受命"帮办海军事务",并任两江总督。甲午战争期间,他指挥湘军与日军作战。八国联军侵华时期,他与张之洞、李鸿章、袁世凯等地方大员东南互保,并秘议若北京失守而两宫不测,当由李鸿章出任总统支撑局面。


成林、文祥、宝鋆合影。这三位都曾做过总理衙门大臣,最左侧的成林1869年擢升为总理衙门大臣,是当时最年轻的总理衙门大臣。另外两位都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位居正一品。画面中透着“威严”,官气十足!

张之洞。他早年是清流派首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在教育和近代工业建设上多有建树。在其兴办洋务期间,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湖北农务学堂(今华中农业大学前身)、湖北工艺学堂(今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前身),此外他还创办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政绩斐然,因此他也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晴四大名臣”。

帝师翁同龢。翁同龢是同治、光绪两朝皇帝的老师,因此虽然政治能力并不出众,还是被予以重用。他因与李鸿章有过节,在其担任户部尚书期间处处为难北洋水师,1890年户部上奏,以海军规模已具和国家度支艰难为由,请求暂停海军向国外购买军火,致使北洋海军的发展就此停滞,落于世界之后。而日军正在此期间大力购买先进战船,日舰吉野号就购于这期间,他对北洋水师的刁难导致了后来清军甲午海战惨败。


清末权臣李鸿章。李鸿章参与了中国近代史上诸多重大事件,他起家于平定太平天国,后镇压捻军起义,兴办洋务,建设北洋水师......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德国海军大臣柯纳德称其为“东方俾斯麦”,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而他却自嘲自己不过是个“裱糊匠”罢了。那个时候的大清王朝早已千疮百孔,即便是通过洋务“富强”,也不过是回光返照罢了。

左宗棠珍贵老照片,画面中左公不怒自威。这张照片是左宗棠在担任陕甘总督时拍摄的,那时候他正在甘陕平乱,为收复新疆做着准备。新疆收复后,他又极力推动新疆建省,1882年新疆建省后由陕甘总督管理。左宗棠平乱卫疆是民族英雄,功在千秋。

曾国藩唯一一张存世的照片。这幅照片是曾纪泽用容宏从美国带回来的像机,在南京两江总督府拍摄的。照片中曾国藩长着一双三角眼,俗话说“目有三角,其人必恶”,他虽然被称为“完人”、“圣人”,但那也都是为人、为官之道,他深谙理学,但心却不善,这从他攻破南京后的屠城行为就能看出来。这也印证了“慈不掌兵,义不掌财”这句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