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 用這些方法管教班裡的“小霸王”,帶班一天超輕鬆

老師們,想問你們一個問題:你的班裡有“無法無天”的“小霸王”嗎?

搗蛋鬼、破壞王,這幾種不太好管教的孩子,是不是讓你帶班最最最最頭疼的原因之一?

我還曾聽到有些年輕的老師,因為班裡有這樣的孩子,焦慮到哭哭啼啼找園長求助。甚至會說:一週有一天這些孩子不來園,帶班別提多輕鬆了。

雖然像這樣的“小霸王”是個別孩子行為,但確實讓許多老師很頭疼,苦惱該用什麼辦法讓孩子改正不良行為?今天就為你管教班上孩子的問題行為提供一個指南。

用這些方法管教班裡的“小霸王”,帶班一天超輕鬆


// 一、幼兒園的“小霸王”有哪幾種 //

搗蛋行為

◆ 擾亂集體活動

◆ 在教室漫無目的地亂跑

◆ 在教室亂喊亂叫

◆ 亂扔東西來製造噪音


案例

集體活動時間,陳老師打開今天的閱讀分享材料,準備給大家講一個很特別的小火車的故事。小朋友們安靜下來了,認真聽老師講故事。可剛講到第二句的時候,陳老師就被一聲“砰”的聲音打斷了。她停頓了幾秒,然後又繼續講,但卻有幾個小朋友把頭扭向了聲音傳來的地方。當陳老師講到第二頁的時候,在同一個地方傳來了“嗤嗤”的笑聲,然後緊接著幾個小朋友們在低語。陳老師停了下來:浩成,你現在要安靜地坐好聽我講故事了。

三歲半的浩成一扭一擺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但沒過一會兒,浩成旁邊的小朋友大喊起來:“啊,浩成踢我!”陳老師說:“浩成,請把腳收好!”浩成此時沒說話,只是給了陳老師一個鬼臉。

陳老師繼續講故事。可是浩成又開始扭動起來。他起身走到了區角,開始在建構區裡擺弄積木。然後他將積木遞給旁邊的甜甜,大聲地說:“看我拿了什麼。”此時浩成又拿起一塊積木,相互敲打起來。幾個小朋友笑了起來,很多孩子轉頭紛紛看向了浩成。

陳老師走到浩成身邊,試圖拿回積木。浩成開始反抗,並且大聲的哭叫道:“還我積木!這是我的積木!”然後和老師爭鬥起來。

戶外活動時間到了,老師無奈宣告集體活動結束。浩成每到集體活動都這樣擾亂課堂紀律,這讓老師們都很沮喪。

用這些方法管教班裡的“小霸王”,帶班一天超輕鬆

破壞行為

◆ 撕毀圖書

◆ 損壞玩具

◆ 浪費紙張

◆ 破壞他人的作品

案例

彤彤正在桌上很小心地擺放遊戲卡。5歲的小正從她身邊走過,用手往桌面一掃,把卡片都掃到了地上。彤彤叫了起來,班裡的一位教師走了過來。說:“卡片請撿起來。”小正站在一旁沒有動。

過了一會兒,小正走到美工區,在那裡,小美正在給他的畫添上最後幾筆。老師在小美身邊誇張她的作品很棒。此時小正也拿起畫筆準備畫畫,但突然他把蠟筆伸到小美的畫上,在小美的畫中間亂塗亂畫了幾筆。小美大叫,哇哇的哭了起來。

用這些方法管教班裡的“小霸王”,帶班一天超輕鬆


攻擊行為

◆ 打人

◆ 咬人

◆ 傷害別人

案例

四歲的琪琪在遊戲中往往喜歡把自己當作領導者,指揮其他孩子的行為和分配他們的角色。其他小朋友都得聽他的,但是當他們不聽他指揮時,琪琪就會打他們。

老師幾乎每天要和不同的小朋友家長道歉,因為都被琪琪打過。許多家長紛紛抗議讓這個孩子離開這個班級。

老師們飽受家長的壓力,不知該怎麼解決。

用這些方法管教班裡的“小霸王”,帶班一天超輕鬆


反社會行為

◆ 不愛分享、

◆ 愛拿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 拒絕服從

案例

“這些都是我的,我先拿到的!”張老師轉過身看到4歲的晨晨賑災極力保護自己的正在玩的積木。小森十分困惑的站在旁邊說:“我也想玩。”晨晨回答說:“你不能玩,我需要所有的積木。

此時,張老師上前和晨晨交談,希望他要學會玩具是要小朋友們一起分享玩的。然而晨晨非但沒有聽老師的話,反而轉身去碰掉了小森的積木。大喊:“它們都是我的,我討厭你們。”

張老師對晨晨的這樣的行為一直很擔心,也和家長溝通交涉過,但都沒什麼效果。

用這些方法管教班裡的“小霸王”,帶班一天超輕鬆

情緒行為

◆ 愛哭

◆ 發脾氣

◆ 動不動就撅嘴生氣

案例

“帥帥,請站起來,現在請你站起來”聽到老師的話,3歲的帥帥仍然在地板上,踢著腿、甩著胳膊、哭鬧著、不肯站起來。老師試圖把帥帥從地板上拖起來,直到脛骨被踢了一下之後才成功。

不過,雖然被抱著,但是帥帥卻挺著身體,一邊哭一邊揮舞著胳膊和腿,想掙脫老師的束縛。老師沒有辦法只能放開帥帥。帥帥站了起來,跑到一邊,躺在地上,繼續發脾氣。

用這些方法管教班裡的“小霸王”,帶班一天超輕鬆

// 二、為什麼孩子會表現以上問題行為 //

孩子無法控制周圍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

教師對孩子的發展水平期望過高或過低,所提供的材料和活動就有可能與兒童當下的發展水平不符,其結果可能導致兒童因為完不成活動,不能有效使用材料而產生挫敗感,或者因為活動或者材料太簡單而覺得很無趣。

用這些方法管教班裡的“小霸王”,帶班一天超輕鬆


教育方式傳達給孩子的不一致

成人可能會在某些情況下告訴兒童某些行為是不好的,而在另外一種情況下卻說這樣的行為很好。

教師常常沒有意識到他們正在給孩子傳達不一樣的信息,孩子會分不清哪些行為是可以被別人接受的,哪些是不被接受的。

用這些方法管教班裡的“小霸王”,帶班一天超輕鬆


孩子對環境還處於適應階段

許多孩子剛入園對幼兒園充滿好奇、對新環境充滿著興趣。但對環境適應能力較差,又有分離焦慮的孩子而言,這些新鮮、色彩、噪音、運動會讓他們不知所措。教師可以通過兩種辦法來幫助這類孩子。

一種方式是在教師提供一個相對安靜的區域,以便讓孩子在感到教室環境有壓力的時候到這裡躲一躲。

另一種方式是整體考察教室環境,然後再決定是否需要改變一下,讓所有孩子都能受益。

用這些方法管教班裡的“小霸王”,帶班一天超輕鬆


// 三、應對兒童問題行為的策略 //

及時表揚策略

對於出現問題行為的孩子,要多及時觀察孩子的變化,稍有好轉,老師應當進行及時的鼓勵和表揚。

教師要注意,在使用語言進行表揚的時候,語言要有意義,語氣要真誠,空洞的表揚和敷衍都不能傳達給孩子積極的信息。

另外,語言並不是教師進行強化的唯一方式。一個觸摸、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交流或者一個擁抱同樣表達自己對他們的行為的認可。

用這些方法管教班裡的“小霸王”,帶班一天超輕鬆

適當忽視策略

孩子愛搗蛋是為了引起成人的關注,你反應越激烈,孩子越感到滿足,所以,我們要冷靜下來,不可大聲吼叫孩子。


建議:

1.提前與孩子定好規則

2.榜樣激發,讚揚遵守遊戲紀錄的孩子

3.重新規劃活動,激發孩子的興趣

用這些方法管教班裡的“小霸王”,帶班一天超輕鬆

給予獨處策略

孩子與成人一樣,會有憤怒、失望、害怕等情緒變化,此時需要被引導說出委屈或者怨恨,使其達到心裡平衡,我們不能因為感到生氣而忽略了孩子發洩情緒的機會。

建議:

1.主動理解孩子的想法、做法

2.允許孩子到發洩角獨處,平復情緒後回到之前參加的活動中去

3.用建議或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找出正確的解決方法。

用這些方法管教班裡的“小霸王”,帶班一天超輕鬆


制止交談策略

發現有攻擊性行為的孩子老師應該儘快地被制止。之後班級老師以及與家長討論哪些行為應該使用該策略。

建議:

1.分析孩子背後的行為原因

2.指導孩子溝通交流技巧

3.對攻擊行為一定加以批評

4.當孩子改掉暴力問題時,及時表揚

用這些方法管教班裡的“小霸王”,帶班一天超輕鬆

懲罰策略

我們要記住

“懲罰”不是打罵幼兒

逼迫他們遵守規則

而是通過科學的引導

減少懲罰帶來的負面情緒

讓幼兒不再犯這樣的錯誤


懲罰幼兒的5個原則

1、立好規則,讓幼兒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不能,違反規則會有什麼後果。

2、幼兒犯錯,先給一個嚴厲的警告,如果再犯,就給予正式的懲罰。

3、懲罰前給幼兒一個解釋的機會,聽聽幼兒的想法。

4、懲罰時應該針對問題行為,告訴幼兒做錯了什麼,而不是懲罰幼兒本身。

5、明確懲罰的開始與結束,懲罰之後不再提及,不要再給幼兒貼標籤。


// 四、如何與家長合作 //

教師與家長合作,能最有效地糾正兒童的問題行為。教師和家長之間的互動是建立在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基礎之上。

用這些方法管教班裡的“小霸王”,帶班一天超輕鬆

值得老師們關注的是:不是孩子出現了問題,我們才有機會和其家長進行溝通聯繫。平時教師就應該和兒童家長通過一系列持續的積極互動來進行溝通聯繫。


◆ 孩子接送孩子的時候

◆ 專門的家園活動

◆ 家長會

◆ 書面信息交流

◆ 互聯網方式交流

用這些方法管教班裡的“小霸王”,帶班一天超輕鬆

當兒童的問題行為出現時

建議:

1.尋找單獨的見面地點和家長面對面溝通,沒有其他家長或別人干擾。

2.在交談前做好準備工作,先想清楚你想談什麼,你對兒童行為的事先觀察可以為你提供一些信息。

3.教師要帶著誠懇解決問題的態度與家長交談,而不是將問題歸咎於家長或者指責孩子。

4.耐心地傾聽家長。

用這些方法管教班裡的“小霸王”,帶班一天超輕鬆

最後的話

問題行為在孩子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兒童不是生來就能理解社會規則。每個孩子的行為都是獨特的,今天的文章想幫助老師們對於孩子的行為有正確的認識,之後通過恰當的教育技巧幫助孩子們改正。


回頭想想班裡的這些“小霸王”其實還是都很可愛的,只是他們需要老師們格外耐心用心地指引。願我們的孩子都健康快樂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