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 情感營銷——恐懼的威力

消費者洞察番外篇 之恐懼營銷

情感營銷——恐懼的威力

情感是人類生活中永恆的主題。心理學家發現,情緒感受會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當其他因素不再成為消費阻力時,情感就成為消費者購買決策時的關鍵考量因素。情感營銷的目的是讓消費者達到情感認同和共鳴,最終導向產品或服務的銷售。本文將為大家介紹企業如何利用消費者的“恐懼感”進行營銷,看看讀完你是不是也開始“恐懼”起來了呢~

1 恐懼營銷為何如此有效?

恐懼,是因為周圍有不可預料、不可確定的因素而導致的無所適從的心理或生理的一種強烈反應。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些人會對特定的環境或事物產生恐懼,比如黑暗、高處、水、火、兇猛的動物等,還有一些人會恐懼考試、社交、婚姻、求職、演講、疾病和性等等。這些恐懼部分源自人類的本能反應,部分則來源於後天習得的經驗。

所謂恐懼營銷,其實就是企業先刺激消費者產生“恐懼感”,再給出能解決問題的產品,從而實現產品銷售。這一營銷手段廣受青睞有如下原因:

1. 當人感到恐懼時,大腦中負責調控情緒的杏仁核會被激活,促進腎上腺素分泌增多,而腎上腺素能讓人在短時間內提高注意力和記憶力,讓人從“放鬆”的狀態脫離出來,更加留意企業的產品信息;

2. 刺激到達杏仁核的通路比到達大腦皮質的通路更短,長通路的刺激經過皮質的精細加工,對情緒的控制可以採取適當的應對方式,但短通路的刺激,更依賴於快速的本能反應。所以恐懼情緒能擾亂消費者的邏輯思考,從而讓他們產生衝動購買行為;

3. 恐懼感容易蔓延,當一群人開始奔逃時,其他人即使不知道確切原因,也會跟著逃命,就像SARS病毒肆虐的時候被瘋搶一空的板藍根,和日本核洩漏事件中被瘋狂掃貨的食鹽一樣。

正因為恐懼感對消費者的高喚醒度,文案鬼才們才會用得不亦樂乎: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曾經錯過大學,別再錯過本科”

——“得了灰指甲,一個傳染倆”

——“你所期待的野外聚會,也是1000只蚊子的超大宴會”

是不是看完馬上就想行動起來呢?

2 萬金油式“恐懼營銷”

在我們的生活中,恐懼營銷無處不在。

仔細回想一下,很多洗髮水廣告是不是都以男女約會或偶遇為場景,過程中女主發現自己肩上有很多頭皮屑,感到非常尷尬和害羞,隨後就是女主使用過某品牌洗髮水後,頭髮再也沒有頭屑,並且變得柔順、亮麗,在和男主交往的過程中也更加自信和有魅力。

情感營銷——恐懼的威力

這裡其實就運用了恐懼營銷,讓人們擔心自己在重要場合中(如約會時)被心儀的人發現自己不完美的一面,通過喚起人們對自己形象不夠完美的擔憂,刺激消費者購買那些可以讓我們的外觀更乾淨、健康的產品。同樣的營銷手段在口香糖、漱口水、牙膏等產品廣告中也經常使用。

情感營銷——恐懼的威力

一般情況下,這類型的廣告會把故事場景鑲嵌在一個戀愛框架中,在這類場景中,人們會比平時更加關注自己的形象,也會對自己表現出的不雅感到更加恐懼和羞恥。這些廣告巧妙地利用了人們的社交和心理需求,強化人們的焦慮感,從而實現事半功倍的營銷效果。

除了這種直抒胸臆的“恐懼”,還有一些“恐懼”會讓你細思極恐。臺灣奧美廣告公司早年為天下文化出版公司25週年慶活動創作的文案,獲得了業界著名的創意大獎。這個文案很多人都讀過——《我害怕閱讀的人》。

“我害怕閱讀的人。當他們閱讀時,臉就藏匿在書後面。

我害怕閱讀的人。因為他們很幸運;

我害怕閱讀的人,他們總是不知足;

我害怕閱讀的人,他們的一小時,就是我的一生。我害怕閱讀的人;

尤其是,還在閱讀的人。”

這個文案將“不閱讀的人”邊緣化,用排比句式地再三強調自己內心的害怕,讓大家看完後有一種想讀書的焦慮感和迫切感。這則文案就是向用戶重複性地傳遞不閱讀就會被排擠,被社會不認同的恐懼。

新產品進入市場時,消費者並不知道這個產品有什麼用,為什麼要買。如何激發痛點,一秒鐘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許多公司的做法都是採用“恐懼營銷”。王老吉作為罐裝涼茶的先行者,在它之前,消費者並不知道喝涼茶有什麼用,什麼場景下需要喝涼茶。王老吉將自己定義為“上火”的解決方案,拍廣告也會將產品置於吃火鍋、擼串等場景中,將王老吉的功能凸顯得淋漓盡致。簡簡單單7個字,配合場景,成功的將製造恐慌、場景關聯、解決方案三個元素完美表達。

情感營銷——恐懼的威力

對於競品眾多、競爭激烈的市場而言,恐懼營銷也能幫助品牌突出產品的功能訴求和價值賣點。其中,杜蕾斯的玩法稱得上“高級”,前幾年只要一到父親節,杜蕾斯就會祭出這套海報:致所有使用我們競爭對手產品的人,父親節快樂。有沒有被避孕失敗的恐懼感包圍呢?那就乖乖用杜蕾斯吧~

情感營銷——恐懼的威力

可以看到,恐懼營銷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泛,那麼最容易受到恐懼營銷影響的對象是誰呢?

答案並不難以想象。最容易感到恐懼的是女性

女性,熱衷於買化妝品、護膚品,目的只有一個,為了變美或者變得更美。在化妝品、美容儀行業,很多時候都會用放大恐懼的招數來宣傳產品。在很多時候你會看到這樣的文案:浸潤肌膚乾燥與細紋,時刻盛放年輕光彩。文案沒毛病,就是太老套了,沒有新意和著力點,也不夠吸引消費者。再看文案高手是如何勸說女人買買買的:彈彈彈,彈走魚尾紋。

情感營銷——恐懼的威力

丸美的"彈彈彈,彈走魚尾紋"廣告語的效果,可能相當於腦白金的"今年過節不收禮,要收就收腦白金",完全靠著一句朗朗上口的廣告語打開了一片市場。簡單的"彈"的動作,不僅可以去除長細紋的恐懼,執行起來也很簡單,無疑是一個吸引人的解決方案。

在女性群體中,恐懼感也是有輕有重的。其中,成為母親的女性,尤其是剛剛成為母親的女性最為嚴重。《品牌洗腦》中說到:當我問新媽媽們在嬰兒降生之後會做些什麼時,90%的人會告訴我她們開始傾盡全力地做清潔工作,她們害怕任何可能會傷害或感染新生兒的東西。

此時,如果向新手媽媽們展示寶寶可能會遇到的風險和威脅,她們的保護欲會立刻被激發出來。許多健康或安全相關的產品就是把握住了母親的這種“恐懼”心理,讓自家產品能做到緩解她們的焦慮,包括寶寶安全座椅、嬰兒安全門、安全洗浴溫度計、全綵監視器、空氣淨化器等等……

情感營銷——恐懼的威力

情感營銷——恐懼的威力

3 如何科學地“嚇唬”消費者?

恐懼驅使人們行動的力量比理性思考強大得多,這點可以為營銷所用。但是在實際中,很多企業都用不好,不但沒有促使消費者行動,反而把消費者嚇跑了。因為面對恐懼,人更多的第一反應更多是選擇逃避,而不是去戰鬥(尋找解決方案,應戰恐懼)。

那麼,使用恐懼營銷時有哪些值得注意的點呢?

合理的恐懼感

企業需要精確控制要喚起的恐懼感,不能過低也不能過高。研究發現,就特定情景來說,過低和過高的恐懼都難以促成行為的改變。

情感營銷——恐懼的威力

如果消費者感受不到恐懼,就相當於一種疾病可以自愈,不用治療,他們購買你產品的幾率就大大降低了。但是如果消費者感受到過度恐懼,陷入恐慌,大腦會自動逃避甚至抗拒,因為你的方案已經無法完全解決他的恐懼感。過度的恐懼甚至會引發消費者的厭惡,因為你的品牌總是伴隨著無法消除的恐懼出現。

情感營銷——恐懼的威力

情感營銷——恐懼的威力

那麼如何決定要刺激多少恐懼呢?最簡單的答案就是:夠用就行——你銷售的產品恰好能有效消除的恐懼。

調整恐懼大小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要增加恐懼,可以通過具體案例故事、誇張圖片、身邊的故事等;要減少恐懼,可以“把症狀卡通化”(比如講解遵守交通規則的視頻時,使用卡通形象)。

除此之外,恐嚇要具體明瞭,不能過於抽象難懂。在醫療健康領域,許多企業喜歡用各種消費者不明所以的專有名詞,但是很多消費者根本不理解這些對健康的威脅有多嚴重,也就無法感覺到恐懼。

最重要的一點,無論提出哪種恐嚇論調,都必須有理有據,具有可信度,否則就是造謠惑眾。網絡上各種養生謠言氾濫,雖然嚇人不輕,但實則缺乏依據,經不起推敲,純屬無稽之談。

產品的效用

你的產品,在多大程度上能消除你製造的威脅?

如果王老吉的廣告是這樣的:“怕生病,喝王老吉”,你會買嗎?生病是一個複雜的醫療問題,消費者對生病的擔憂很大,但是王老吉顯然不能解決這個大問題,也就是說它沒有這麼大的效用。

企業需要認清的是,不要奢望你的產品能解決太多、太大的問題。就像王老吉,只解決一個“怕上火”即可!

用戶的可執行度

心理學有個詞叫決策癱瘓,當用戶面臨的選擇太多,或者決策的成本太高,就會陷入決策癱瘓。

想象一下,勸一個人戒菸是不是很難?但是如果勸他在家不要吸菸、在小孩和女人面前不要吸菸,是不是簡單得多?而如果告訴一個女性,“每天運動1小時+早睡早起+均衡飲食=常保青春”,你覺得又有多少人能夠堅持?

因此,即使喚起了恐懼,產品效用也具備,但是因為推薦的解決方案太複雜、太困難,讓人不太相信自己能執行,也會導致最終的銷售轉化率低。而比如“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每天一個蘋果,醫生不來看我”這些簡單的方案,才更加容易驅動行為,成為成功的廣告。

恐懼營銷的應用領域十分廣泛,尤其在醫療健康領域,讓消費者明白他們的健康會受到多大的威脅,都足夠讓他們感到一陣恐慌。但恐懼營銷不能盲目使用,更不能愚弄和利用消費者的“無知”,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存在的只是信息差,當消費者明白產品無法解決他的擔憂和恐懼時,反而會對品牌產生厭惡、反感的情緒。企業需要精確調動消費者的情緒,把握好“恐懼”的度,避免過度恐懼帶來的不適感,讓消費者感受到問題,同時又可以有效化解他們心中的恐懼和焦慮,最後幫助用戶降低決策和執行成本。

結語

恐懼營銷的應用領域十分廣泛,尤其在教育、醫療、健康領域,讓消費者明白這些領域他們會受到多大的威脅,都足夠讓他們感到一陣恐慌。但恐懼營銷不能盲目使用,更不能愚弄和利用消費者的“無知”,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存在的只是信息差,當消費者明白產品無法解決他的擔憂和恐懼時,反而會對品牌產生厭惡、反感的情緒。企業需要精確調動消費者的情緒,把握好“恐懼”的度,避免過度恐懼帶來的不適感,讓消費者感受到問題,同時又可以有效化解他們心中的恐懼和焦慮,最後幫助用戶降低決策和執行成本。

The End

免責聲明:本資訊內容系編輯轉載,目的在於向潛在感興趣網友分享信息,並不涉及商業用途。本資訊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點評內容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消費者洞察番外篇 團隊成員:蛋卷姑娘、揚贊、礦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