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螺紋鋼 配置價值下降

春節期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為防止疫情進一步蔓延,全國各地均不同程度地延遲了企業的復工時間。螺紋鋼下游方面,各地住建委對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復工或新開工時間作出了明確要求,一般不得早於2月9日,部分地區甚至要求不得早於3月1日。雖然節前最後一週螺紋鋼期貨主力合約價格已經從3600元/噸回落至3500元/噸一線,但在需求後移預期的影響下,節後螺紋鋼期價仍可能低開低走。筆者認為,短期走勢不但要考慮需求後移的情況,還要考慮當前市場的悲觀情緒,並不容易把握。但長期價格運行邏輯仍然是相對清晰的,筆者探究了地產行業發展歷史和現狀,就地產對螺紋鋼的長期需求影響進行了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已經成長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全球經濟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2019年我國粗鋼產量高達9.96億噸,同比增長8.3%,全球佔比超過53%。龐大的鋼鐵產業背後是巨大的鋼鐵消費市場,房地產行業是鋼鐵消費的重要支柱。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測算,2019年房地產行業耗鋼量約為3.25億噸,佔比超過30%。2000—2019這20年間,房地產年度新開工房屋面積從2.9億平方米增長至22.7億平方米,年化增速為10.73%,同期粗鋼產量從1.3億噸增長至10億噸,年化增速為10.82%,兩者基本保持一致。將兩者的年度增速與鋼價指數年度均值走勢進行對比,大致能夠得出以下幾點觀點:

第一,過去20年,無論是鋼鐵行業還是地產行業,都是一個巨大的增量市場。

第二,工業品需求決定價格。鋼鐵作為重要的工業品,其價格由需求主導,房地產行業是鋼鐵行業最重要的下游。在房屋建設規模和粗鋼產量不斷增加的背景下,兩者的增速變化決定了價格的波動節奏。

第三,2000—2007年,在城鎮化帶動下,房屋建設規模呈兩位數增長,鋼鐵量價齊升;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鋼鐵作為大宗商品價格曾出現大幅下滑,在“四萬億”的刺激下,需求快速回復;2012—2015年,房屋建設規模增速明顯放緩,並連續出現負增長;2016年至今,國家實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房地產市場和鋼鐵市場都迎來了一波“小牛市”。

那麼,未來地產行業如何影響鋼價走勢呢?

首先,從地產發展的時代背景上找驅動力:我國城鎮化進程中大量的農村居民進城產生了大量的剛性住房需求,2000年我國城市化率尚不足36%,2018年我國城市化率已經接近60%,城鎮人口從4.5億上升至8.25億,人口擴張產生了巨大剛需。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住房改善需求明顯,人均住房面積從10平方米擴張到40平方米。另外,在城市更新過程中,差不多三分之一的舊房屋要拆舊建新,上述因素成就了地產行業的黃金20年。但是必須認識到,城鎮化的過程是一次性、不可逆的,當前我國人均住房面積已近40平方米,人口城市化率已經接近60%,人口增速已經放緩,新造房的壽命已經達到50年以上,原有的驅動力已經減弱或消失,暫時找不到新增驅動。

其次,從供需平衡角度去尋找我國房屋建設的平衡點:從絕對量來說,現在人均住房面積40平方米,未來城市常住居民有9億人,住房總規模為360億平方米,假設住房面積還有一定的增長空間,將達到50平方米/人,住房總規模將達到450億平方米。存量住房會出現折舊和淘汰,按照50年平衡來計算,每年為9億平方米,疊加各種因素的修修補補、增減和補充,10億—12億平方米可能是住宅建設的平衡態。2019年國內新開工住宅房屋面積為16.7億平方米,佔全部房屋新開工面積的74%。未來新開工住宅面積增速放緩,並再次出現負增長是大概率事件,這勢必將對以螺紋鋼為代表的建築鋼材價格形成壓制。

再次,從政策的角度來理解政府對房地產行業的引導:2016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房住不炒”是中央對商品房的總定位,抑制房地產市場的投機行為是防範化解重大風險過程中的關鍵步驟。黨中央在2015年底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三去一降一補”,這不僅僅是針對鋼鐵、煤炭行業,地產行業同樣如此,其中“去庫存”“降槓桿”壓力最大。在減少炒作的要求下降低商品房庫存,降低商品房庫存過高對整個金融體系造成的潛在風險,過去四年這一任務已經基本完成。在“降槓桿”方面,主要是針對房地產企業和炒房者,政府已經在房企融資、購房者信貸等方面出臺了相應措施。另外,部分地區已經開始嘗試其他措施,比如不允許地產商融資買地,必須用自有資金、縮短從預售到交房的週期等,這些政策一方面會導致中國房地產商的數量大幅度減少,同時也會令整個地產行業的負債率明顯下降。綜合來看,政府的大量措施都是為了在地產引擎減速的情況下確保經濟“軟著陸”,為新經濟接棒傳統經濟營造一個相對穩定、寬鬆的社會環境。

最後,筆者分享對地產動態數據跟蹤的結果:政策調整及行業變化導致地產數據的“失真”,是造成鋼鐵需求頻繁出現錯判的根本原因。由於國內的預售政策,銷量是地產建設的領先觀測指標,由網籤受限帶來的銷售備案延後以及短期融資收緊引發的以價換量導致本輪地產週期中銷售數據明顯“失真”,這或導致銷售韌性以及庫存水平的高估。自2018年下半年開始的建安投資持續回升與地產調控從“限價”轉化為“穩房價”有關,這導致了螺紋鋼需求的兩位數增長。但值得注意的是,高價地庫存堰塞湖釋放造成了“新週期”的假象和投資數據的明顯失真,這或導致以鋼鐵行業為代表的上游被整體高估。另外,由融資收緊導致的房企促開發搶回款以自救的行為同樣導致新開工數據的“失真”。數據的“失真”和背離不可能長期保持,2019年整年地產銷售持續低迷,這對地產韌性的持續性已經提出了“預警”。2019年是地產數據“失真”年,那麼2020年可能是地產數據的“糾偏”年。一旦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速低於10%並保持一兩個季度,地產韌性被打破的判斷將會被進一步驗證和自我強化,這將導致鋼價的新一輪下跌。

總體而言,螺紋鋼長期需求情況不容樂觀,地產既是最大變數也是核心關注點。對於投資者進行資產配置來說,螺紋鋼期貨的配置價值在下降。對於鋼貿企業來說,貿易的同質化嚴重,賺錢效益減小,必須從原來的數據套利向結構研究、趨勢交易的方向發展,對從業者的專業水平要求更高。對於生產企業來說,應該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窗口,加強產品創新、模式創新,探索產融結合,降本增效,方能在轉型升級中佔領一席之地。

(作者單位:大有期貨)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