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2018儲能技術的發展是光伏產業的發展命脈

儲能在電力系統中應用廣泛。 儲能泛指能量的存儲,在整個電力系統各個環節,儲能都可以有其應用,包括:在發電側,可以提高發電的穩定性,提高電能質量,從而促使可再生能源大規模併網;在輸變電環節,可以聯合電源降低輸變電的成本;在配送電環節,可以緩解配電的初始投資以及電網的升級擴容;在用戶側,可以通過峰谷差套利,提高用戶的電能質量,減少用戶的用電成本。

光伏消納需要儲能保駕護航 光伏+儲能模式有望得到推廣

消納問題是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瓶頸之一。2017年全國棄光電量達到73 億千瓦時,棄光率 6%。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要有效緩解棄光狀況; 11月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佈《解決棄水棄風棄光問題實施方案》,要求到 2020 年在全國範圍內有效解決棄風棄光問題。

2018儲能技術的發展是光伏產業的發展命脈

由於光伏等新能源本身具有的間歇性和不穩定性,阻礙了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快速發展和應用。現有化學儲能電池能效高,機動靈活,規模可大可小,技術進步也相對較快,但它的缺點也顯而易見。若將儲能系統應用於光伏發電,可以為光伏電站接入電網提供一定的緩衝,起到平滑和能量調度的作用;並可以在相當程度上改善新能源發電功能率不穩定,從而改善電能質量、提升新能源發電的可預測性,提高利用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 “波動性”這一難題。

2017年10月11 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能源局聯合下發了儲能領域首個行業政策《關於促進我國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推進儲能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鼓勵可再生能源場站合理配置儲能系統,推動儲能系統與可再生能源協調運行,研究建立可再生能源場站側儲能補償機制,支持多種儲能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

分佈式光伏的大力發展將推動儲能系統裝機規模不斷增大

2017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約53GW,同比增長53.45%,其中分佈式裝機增長近3.7倍。截止2017年底國內分佈式光伏裝機量約30GW,到2020年光伏裝機不低於110GW,其中至少60GW的配額在分佈式光伏;2030年全國光伏裝機總量很可能將突破400GW,分佈式光伏很可能突破200GW以上,這只是在中國市場。若按儲能裝置配套比例 10%測算,有望產生20GW需求。試想一下這些項目如果全部配備儲能,會是一個多大的市場呢?

2018儲能技術的發展是光伏產業的發展命脈

根據Frost&Sullivan最近的分析“2018年全球儲能市場展望”發現,2017年至2018年期間總裝機容量將增長15.9%,中國、美國、南非、智利、法國、以色列這六個國家將2018年完成安裝1,369兆瓦電網規模的儲能系統(ESS)項目。

引入儲能系統有利於提升光伏自用率, 增大用戶收益

根據最新光伏補貼政策, 2018年以後投運的採用“自發自用、餘量上網”模式的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全電量度電補貼為每千瓦時 0.37 元(含稅),較前一年度下降 0.05 元。為實現光伏平價上網,國家補貼額度逐步退出將是必然趨勢,未來用戶收益將越來越依賴自用電價收益。由於光伏發電高峰期與用戶用電高峰期存在時間上的錯位,目前用戶自用率都相對較低,部分不足 30%。若引入儲能系統後,白天光伏發電高峰期儲能,夜晚用電高峰期用電,可以提升光伏自用率,進而提升用戶收益。隨著儲能成本的下降,預計未來儲能在分佈式光伏領域滲透率將穩步提升。

更多內容請點擊上方訂閱按鈕關注【美泰儲能網】

儲行業資訊,傳未來之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