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新乳業價值資本論“新鮮”擁抱未來

導 讀


59歲時,財富38億美元;88歲時,達到875億美元。“股神”巴菲特用自己的財富曲線,詮釋了價值投資的意義。


投資就像滾雪球,關鍵是如何在風雲變幻的資本圈,穿透迷霧,找到那條溼長雪道。


從低溫壁壘到產業鏈乳企,從創新賦能到平臺數字化,新乳業的種種開創舉措,是否正在抒寫答案?


新乳業價值資本論“新鮮”擁抱未來


十年回首,A股風雲變幻。


時、勢、運,結合自身價值底色,演繹著板塊間的新舊交替、週期性起伏。


從指數表現看,被寄厚望的電子、醫藥生物等新興行業,回報率均超過300%,成為資本新貴。


四新經濟蓬勃發展的大趨勢下,這符合多數人的投資預期。


不過,一些傳統產業的價值逆襲,則更令人振奮。


比如食品飲料業,超400%的回報率,堪稱領跑者。


這讓行業摘掉了“價值窪地”標籤,也向資本市場傳達一個信號:粗放式增長已經結束,高質量增長疊加消費經濟大潮,讓爆發力稍遜、持久性、成長性佔優的食品飲料業成為價值風口。


聚焦個股,價值分化、頭部效應成為主旋律。在奶業振興、強調初心的乳業領域,表現更為突出。業績優、低風險、高成長,成為核心考量。


那麼,新乳業的上市首年成績單,又透露了哪些信息呢?


營利雙增背後


2020年2月28日,新乳業發佈2019年度業績快報,這也是中國乳企的首份業績報。


新乳業價值資本論“新鮮”擁抱未來


報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收567,470.05萬元(56.75億元),同比增長14.13%;


營業利潤 26,043.80萬元(2.6億元),同比增長0.96%;


利潤總額27,115.46萬元(2.7億),同比增長0.33%;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24,355.16 萬元(2.4億元),同比增長0.34%。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上半年,新乳業公佈的年度計劃為“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4%以上 淨利潤同比提高”。


從快報看,新乳業完成了既定目標。


雖然快報透露的信息並不多,無法直觀展現其全年風貌。但一些核心數據,還是值得投資者關注。


例如報告期末,新乳業總資產53.7億人民幣,相比報告期初的42.4億人民幣,漲幅達26.72%。這意味著,新乳業用於獲取收入的資源在不斷提升,償債能力也所有加強。專家表示,資產快增,意味著企業具有較強的發展潛力,這是多數白馬股、績優股的標配。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前三季度,新乳業實現營收42.22億元,同比增長13.32%;而全年增速為14.13%。營收增速呈加快態勢。


將時間線拉長,更加具象。


2016年-2018年,新乳業分別實現營收40.53億元、44.22億元、49.72億元;扣非淨利潤分別為1.15億元、2.03億元、2.04億元。


四年時間,新乳業營收共增加16.22億。淨利潤更是翻倍增長1.29億。成長性不容忽視。


基於此,可將新乳業的資本表現歸納為:規模效應與盈利能力的雙加速、質量力提升。


資本視野


這自然影響資本態度。


來看市盈率。


截止2019年2月28日,新乳業市盈率為38.38,在乳業板塊中稍高。


一般情況下,出現這種現象有兩種可能性:1.股價存在泡沫;

2.企業發展前景好,投資者對潛力認同。


從各大券商的研報中可發現,新乳業屬於後者。


太平洋證券研報顯示:我們看好新希望在疫情中的快速響應能力,認為疫情下必選消費公司業績有較強的確定性。同時,我們看好公司成長性及併購方面的優勢,未來在全國化拓張中有望走出一條新路徑。我們預計2019 年公司銷售收入有望達56.37 億元,同比增長13.33%,歸母淨利潤2.53 億元,同比增長4.51%,EPS 0.3 元。當前公司市值92.8億元,PS 1.64 倍,綜合區域型乳企估值水平,我們給予目標估值PS 2倍,目標市值112 億元,目標股價13.11 元,給予“增持”評級。


天風證券研報顯示:考慮到低溫奶市場競爭加劇,且原奶價格上漲影響,維持盈利預測,預計2019-2021 年營收為56.42/70.73/88.37 億元,淨利潤為2.98/4.41/6.19 億元,EPS 為0.35/0.52/0.72 元,給予2020 年30 倍PE,目標價15.6 元,給予買入評級。


作為資本市場的“看門人”,上述券商的研報絕非無的放矢,來看看新乳業的基本面,或許更為直觀。


一定意義上說,評判乳業股基本面好壞的標準相對簡單。無論是前文提到的業績表現、資本表現,還是行業屬性、企業業務、戰略佈局、發展規劃等,最終都化繁入簡,要落實於“產品”、“營銷”、“價值觀”三方面。


無效市場和有效市場結合理論告訴我們,短線看勢,長線看質。短期市場是投票機,長期市場是稱重器。


對於投資者而言,只有綜合考量三方面因素,才能抵禦短線行情誘惑,過濾掉短期投資的不確定性,繼而把握長期確定性,成為真正贏家。


新乳業價值資本論“新鮮”擁抱未來


大水養大魚


先來看產品。


根據“先行業、再個股”的邏輯可知。所謂水大魚大,行業趨勢對個股往往產生重要影響。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國內人均奶類消費量不足亞洲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據專家預測,2025年我國人均消費水平達到40千克,以此還有5.7千克的增量,年均增長1.14千克;按13.9億人口計,年均增長158.5萬噸;按國內保障70%計,自產增長110.9萬噸,進口增長47.6萬噸。若達到亞洲平均水平,或者說達到理想膳食結構,奶類消費量日均人均300克標準,增長空間更為龐大。


這其中,低溫奶的前景尤為廣闊。《2019年新鮮生活白皮書》數據顯示,過去一年,低溫鮮奶銷售額增幅為19.5%,市場滲透率達33.6%。


同時,凱度消費者指數中國北區總經理趙暉表示,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低溫鮮奶銷售額增幅為19.5%;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鮮奶國內市場滲透率33.6%,比上年同期提升1.5個百分點;網購鮮奶銷售額與上年相比增長142%。


細觀新乳業深耕多年的“鮮戰略”,正是一道低溫的高競爭壁壘。


新乳業價值資本論“新鮮”擁抱未來


新鮮發展觀


眾所周知,新乳業從一家普通區域型乳企,發展為西南、華東、華中、華北地區深度佈局的區域型乳企龍頭,再轉型為全國型乳企,一個核心驅動力,便是“新鮮”二字。


2015年至2018年,新乳業低溫奶產品銷售額佔銷售總額比例從47.31%增長到58.90%。2019年上半年,這個數字升至60.99%。


強勁增勢,凸顯新乳業以“新鮮”為核心的產品消費力。以24小時鮮奶為突出代表。


公開資料顯示,24小時鮮奶,是奠定新乳業低溫領先地位的代表之作。


據瞭解,在疫情爆發後,新乳業對該款產品進行了全面升級。全體系實現75℃/15″的低溫巴氏殺菌工藝。其中,24小時鮮奶的乳鐵蛋白含量和免疫球蛋白G保留率高達40%,普通鮮牛乳僅能留存3%-10%,進口常溫奶僅留存0.1%,乳鐵蛋白具有抗癌、抗氧化、免疫調節的功能;另外,24小時鮮奶的α-乳白蛋白≥780mg/L,乳過氧化物酶 ≥2000mg H2O2/L,這些活性營養物質具有提升免疫力、抗氧化、抗菌等作用。


這種品質實力,重新定義了牛奶的“新鮮”標準,也因此收穫優質乳工程科技創新獎、優質乳工程工匠團隊獎等多項榮譽獎項。


事實上,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大幅提升,無疑有更深層次意義。


近日,國家衛健委等部門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營養膳食指導》明確提出,“儘量每天飲用 300g 牛奶或奶製品”。


據國家食物與營養諮詢委員會專家介紹,乳製品中的蛋白質中含有能調節免疫功能的獨特成分,如免疫球蛋白、乳鐵蛋白及多種氨基酸。乳製品中所含的溶菌酶、乳過氧化物酶更能在腸內發揮抗感染作用,激活免疫系統,增強免疫細胞的活力或提高機體對致病菌的抵抗力,保護身體免疫功能。


可見,新乳業的產品升級,為抗疫戰也做出了一份貢獻。


更長遠的意義在於,疫情結束後,人們對於健康、營養食品的需求將會大幅提升。全面升級的24小時鮮奶,或將成為新乳業業績的又一助推器。


值得注意的是,除24小時鮮奶外,新乳業2019年也擴充了新鮮產品線,在盒馬鮮生平臺發佈了新鮮乳飲概念新品——“今日鮮加”系列。這款主打純正鮮奶+低溫冷萃的新鮮飲品,採用100%新鮮牛乳調製,嚴選的茶葉與咖啡,經過12小時低溫冷萃提取原液,以確保極致新鮮。


據悉,即使在盒馬全冷鏈環境下,該產品保質期也不能超過10天,臨期即會下架。


以24小時鮮奶為代表的低溫鮮奶產品線、以今日鮮加為代表的新鮮乳飲產品線,結合以活潤為代表的低溫酸奶產品線。不難發現,新乳業已成了較為全面、優質的低溫產品矩陣。這也是其價值表現的核心“發動機”。


得奶源者得天下


聚焦乳業,這種核心背後,也代表著一種實力稀缺。


眾所周知,乳業是三產融合的重資產行業。而由於對奶源和冷鏈有更高要求,佈局低溫產品更是“重”中之重。


2019年,國內生鮮奶價呈先降後升走勢,生鮮奶平均價為3.65元/公斤,分別比2018年和2017年高5.49%和4.89%。


在此背景下,新乳業的營收、淨利雙增長著實不易。


這體現出新乳業紮實的產業鏈“功力”。


在乳業中流傳一句俗話:“得奶源者得天下”。


在上游養殖方面,2019年,新乳業11個自有牧場主要分佈在四川、雲南、浙江和寧夏,並於2019年批准新增3牧場,其中海原牧業已部分投產。


不過,這一年新乳業最被關注話題,還是與現代牧業的攜手。


新乳業價值資本論“新鮮”擁抱未來


2019年7月,新乳業宣佈擬以自有資金7.09億元收購現代牧業5.9億股股權,交易完成後,新乳業將成現代牧業第二大股東,持股9.28%。


公開資料顯示,現代牧業是國內最大畜牧營運商和原料奶生產商,也是中國首家採用大規模工業化散欄式乳牛畜牧業務模式的公司之一,擁有豐富飼養經驗及先進繁殖、喂飼、畜群管理技術。


規模不斷擴大,對原奶數量和品質的需求必然提升。在交易完成後,兩者的強強聯合,有利於保障新乳業的外購奶源。


同時,現代牧業的牧場分佈與新乳業加工廠的分佈具有較高契合度,有助後者就近採購原料奶。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隨著新乳業全國化運營的腳步不斷加碼,優質奶源的獲取將是整個新乳業未來高速發展的一個重要支撐點。現代牧業在這方面有非常優質的奶源,這一塊能幫助跟支撐新乳業未來在整個全國及優質奶源方面的支撐。此次入股現代牧業,是新乳業整個產業端奠定全國化的一個重要基礎。


乳業分析師宋亮表示,新乳業入股現代牧業目的就是獲取穩定奶源,新乳業全國化佈局戰線較長,現代牧業的多省養殖佈局無疑降低了供應難度;另一方面,經過長時間的行業低谷、環保方面影響,現有奶源數量較少,而企業自建奶源難度較大,且時間長見效慢,參股現代牧業也是合理選擇。


數字化賦能 偶然與必然


事實上,如何有效管理全國各地的奶源地,對任何一家乳企來說都是件難事。


新乳業解決之道為數字化賦能。據悉,其結合大數據信息技術和供應鏈智能化、積極佈局工業物聯網,實時體現生產環節的位置、溫度、工作狀態等信息,由訂單決定生產量,建立彈性的生產體系,開啟小批量、定製化柔性生產,用數字化戰略實現多牧場多工廠的聯合管理,以及對用戶服務需求的敏捷反應。


專家表示,數字化賦能,也意味著新乳業不僅是一家三產結合的“傳統乳企”,更是一家融合創新的“科技型乳企”。


這必然要求新乳業的數字化是一個系統性、產業鏈式、大平臺化的戰略協同。


來看看其全渠道營銷。


2019年5月,新乳業發佈了鏈接消費者的全渠道會員營銷平臺——鮮活GO。作為營銷數字化轉型的基礎平臺,其將整合天貓、京東旗艦店、微商城、自營門店等原本獨立的線上線下零售渠道,嵌入消費者生活的每個場景,並融入交互功能,打通從引流、促活、留存到裂變的全程消費者鏈路。


同時,為滿足消費者對營養健康知識的需求,新乳業還建立食育樂園平臺,與300多所學校展開合作,並與多家三方教育機構等達成異業聯盟,在粉絲社群及公眾號等平臺展開營養科普、專家講座、科普直播等,提升了圈層消費、文化消費的熱度。


值得一提的是,為應對春節期間的突發疫情,新乳業積極落實市場監管總局的“保價格、保質量、保供應”行動。


得益於數字化轉型升級,新乳業全國的供應鏈系統高速、穩定、高質運轉,在保障市場穩定基礎上,還積極拓展社區電商線上業務、大力推動訂奶到戶、送奶到家業務,加強了到戶產品的供應,新乳業巴氏鮮奶銷量呈現積極發展態勢。


不難發現,2019年,新乳業在全渠道營銷已有所突破。不過,從營銷模型看,全渠道只是新乳業數字化轉型,發力新零售模式的臺階。


2019年10月29日,新乳業攜手生鮮電商巨頭每日優鮮達成戰略合作。


據悉,這次戰略合作不僅宣佈新乳業為每日優鮮首款定製專供產品“遇鮮鮮牛乳”,更就雙方大數據共享、產地直採、C2B反向定製、線上線下融合等達成戰略級合作,未來將共同探索乳業新零售領域。


業內人士指出,該合作意味著新乳業大概率將成為乳業新零售的先鋒。


這種先鋒性,在2020年開年的疫情面前得到凸顯。


居家隔離模式,讓新零售與消費者間,形成了更多全方位,多層次的場景觸達。尤其以每日優鮮為代表的社區型新零售,最是受益。


數據顯示,2020年除夕到農曆大年初八,每日優鮮實收交易額相比去年同期增長350%,預計春節七天總銷量突破4000萬件。


每日優鮮之所以能跑通此道,更深層原因在於其以生鮮產品為載體。可見,擁有強大低溫產品線的新乳業,依然佔得先機。進一步夯實多元渠道,為其佈局新零售起到積極意義。


對此,有投資者稱,新乳業的成功押寶,讓其實現了2020年的開門紅,運氣不錯。但在銠財看來,偶然中蘊含必然因素。沒有對產業鏈的初心深耕、數字化戰略卡位,運氣怎會獨寵新乳業。


價值觀暢想


顯然,機會只留給有準備、有耐心的人。


對於投資者而言,又何嘗不是如此。


巴菲特價值論告訴我們,要尋找價值低估股票並長期持有。


放眼國內市場,不少投資者往往存在理解誤區,將價值投資簡單等同於長期持有。實際上,二者在可持續性、合理性、成長性等方面有很大區別。


低風險、穩成長、長期回報。從某種角度看,價值投資的本質就是企業價值觀的投資。企業的成功也都是價值觀的成功。蘋果、阿里巴巴等公司的發展歷程,即是例證。


細梳新乳業的價值觀,都與“創新”密不可分。


新乳業董事長席剛認為,往往是有刺激才會有創新,有壓迫才會有變革。


原因在於,無論低溫壁壘、科技型乳企、產業鏈併購、發力新零售,新乳業的每一佈局,都是在一個全新領域開拓。


換言之,其要面對的是一片未知區域。正因未知,才迫使新乳業必須做到最好。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有勇氣,更需要智慧、實力、耐力、恆心。


因此,“人”在新乳業創新的過程中,顯得極為重要。


在新乳業看來,這一資源既包括企業內部員工,也包括企業外部消費者。


新乳業價值資本論“新鮮”擁抱未來


2019年年7月,新希望乳業企業大學正式揭幕運營。新乳業總裁朱川從“以人為本、緊貼經營、用心做好”三個角度對其定位進行深入解讀:承載新乳業人才成長、文化傳承的使命,應該“以人為本”,實現“新希望乳業所有員工全覆蓋”和“員工完整職業生涯全覆蓋”,並且培訓體系應與人力資源體系相打通,培訓應與人才的使用、培養、晉升相結合;此外還應該“緊貼經營”,定位為一個講求實戰、實用、實效的培訓機構,所有成功和失敗的戰略經驗都可在這裡進行萃取、研究和傳承,使其真正成為新乳業的戰略實施平臺。


據瞭解,新希望乳業企業大學已提出“建標準·夯基礎”“精準化·強項目”“成體系·樹品牌”的三年制三步走戰略部署,一手萃取併購企業整合方法論,一手抓後備總經理培養,實現“加速人才梯隊搭建及培養、打破員工業務能力提升侷限、增強人力資源管理體系能力弱、打通與業務的互動性”的目標,達到“打造潛能發揮的平臺,培養高契合、高素養的乳業人”的宗旨。


同時,為深耕行業最前沿研究成果。2019年12月,新乳業成立科技研究院,綜合原有“四洲四國”的國際科研佈局和產業研平臺資源,進行菌種研發、細分營養需求的產品研發、殺菌工藝等方向的深入研究,內容涵蓋生命早期營養、老年營養、疾病及公眾營養等領域。


並與高校合作完成“功能性乳酸菌靶向篩選及產業化應用關鍵技術”,開發我國自有知識產權的功能性乳酸菌菌種資源,打破產業化生產瓶頸,擺脫對進口菌種的依賴。


中國經濟傳媒協會金融與產業研究院院長柴永強表示:特色價值觀,是企業內生動力、持續成長的根基所在,蘋果、特斯拉、亞馬遜等都是典型代表案例。放眼中國乳業,具備類似長期價值觀的企業並不多見,新乳業算是一個代表。種種跡象看,新乳業的願景,絕不僅拘泥於滿足當下市場需求,更要通過產業鏈佈局、數字化平臺、創新型發展,來向消費者傳達一種健康、品質、科學、愉悅的生活方式。由此塑造出的消費力、核心競爭力,是企業持續成長、價值升騰的關鍵。結合行業端與政策端利好,行業增勢,新乳業的資本成長性不乏看點。


新乳業價值資本論“新鮮”擁抱未來


新黃金時代


站在行業視角,上述專家觀點或許有更生動體現。


2019年,是乳業“黃金十年”結束的第一年。


十年之中,經歷陣痛、迷茫、奮進、崛起、引領,中國乳業的品質之變、競爭力之變讓人印象深刻。


這背後是一條又長又複雜的產業鏈支撐、是一群乳業人的初心堅守、持續創新,當然,也離不開一干擁有耐心、實力不俗的資本力助推。


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認為“目前中國奶業20強企業乳製品銷售額佔全國乳製品銷售總額的69%,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龍頭企業間的競爭已逐步向高端市場轉移,行業也迎來了細分市場、全品類佈局的時代。這都需要資本的支持。”


中國奶業協會副秘書長周振峰也表示,資本聚集是經濟發展的動力,經濟發展是資本聚集的條件,奶業發展亦是如此。


可以預測,在資本助推下,中國乳業必將迎來下一個以頭部聚焦、品質為先、產業賦能為核心的“新黃金時代”。


在此背景下,乳企也必將進入一場實力、耐力賽跑。


正如新乳業董事長席剛所言,要實現資本賦能,企業自身經營質量非常關鍵。一個企業短期效益的增長沒多大意義,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最為重要。因此,乳企首先要把自身做好。


未來已來,價值先行。新乳業的2020,如何表現,銠財將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