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後市演變和進場條件

週末很多朋友問我,週五大跌了,怎麼看,是不是行情完了?

我的回答是:大方向沒事,中期趨勢沒壞,所以大方向還是向上的,不管是之前文章傳遞的,還是週五文章,或者趨勢表中期方向,都是一致的。

但從上週三創業板跌破5日均線開始,短期調整是已經定性了。

那能不能買?

我上週給了兩個標準

一是屬於搶反彈,條件是希望今天再低開2個點以上,然後買,不過早盤直接高開,所以並沒有動手,就放棄了,搶反彈類似於左側,所以對買點要求比較嚴格。


二是等企穩,企穩意味著在空間和時間調整基本到位。整個嚴格一些,需要確認信號。

怎麼理解呢?

好比這波上升行情離場,搶反彈類似左側賣出,提前預判,逢高賣,有可能賣高點,但也可能賣丟。等企穩,類似於等確認信號,比如跌破5日均線,雖然不是最高點,但也相對高點,而且確定性很高。

當然今天也很多人擔心,指數直接上去,因為2月4號的走勢還歷歷在目的,當時就是等,結果一路上去。那這次會不會有這樣呢?

後市演變和進場條件

我認為概率不大,今天K線並不是光頭陽線,而且縮量反彈,所以反覆的概率比較大。所以說即使這調整空間到了,時間也未必到。

說到進場節奏,必須插一句,那就是交易週期,比如做幾天反彈的,可能今天就是個進場節奏,但要做下一波的上升趨勢的,一天的反彈都不用在意。

我們都知道要調整,因為沒有隻漲不跌的市場,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一波連續上漲的行情,往往越漲越難受,特別是一直等調整的人,往往會懷疑,分時盤中回調以為來了,結果尾盤又拉起來,內心雖然害怕追高,但更害怕踏空,總是有入場的衝動。

所以現在策略也很簡單了,調整先躲過去,然後等調整後的進場機會。很多人問既然中期看好,那為什麼不買?還要等,反正都要漲,原因很簡單,節奏問題。

在一波連續上漲的行情裡,越到後來越難受,總有想入場的衝動。但我們要知道,沒有隻漲不跌的市場,長途奔襲後總是要休整的。

問題是你不知道哪天休整。你可以說反正也不會一次築頂,無非套幾天。可是假如這裡是尖頂呢?就是站崗的問題了。進的早、有利潤,大不了以資金止損;但一進場就套住,你會觀察觀察;越觀察套得越牢,最後只能不看行情。所以要等個休整的節奏。

而我們更的是針對這波調整結束的信號,然後跟隨。

因為我們定位的是周線級別的調整,所以只要記住以下演變,那麼如何參與的標準也就出來了。

未來無非是上去和下來。

方式是波浪調整方式,直接上去和直接下來。

如圖:

後市演變和進場條件

要應對的是走勢1,重點看60分鐘的次低點買。這樣可以避免走勢2,比較走勢2的概率也很高,也要避免這裡做頂部結構。

當然如果走橫盤,是更樂觀的,如果做橫盤調整,那麼向上的概率極高,會是一個很好的買點。類似去年10月走勢。

後市演變和進場條件

今天這麼去做的目的是,希望大家擁有交易者思維,交易者思維是的核心是應對,根據市場不同的演變,制定不同的策略,但這個策略是需要有自己的標準的,並且堅守住,我估計經過一輪牛熊才能理解這個思維。

說到標準,就好比相親,肯定會有自己的標準,湊合的結果往往就會痛苦,對雙方都不利,而有清晰的標準,不管是入場還是選股都能快速做出決定。

補充:

1、個股方面,隨著指數調整,科技股分化,板塊今天也出現了明顯的輪動,基建等週期股開始表現,所以選股方向可以放寬,重點還是選擇,那些趨勢較好,調整比較充分的個股,科技股肯定還有表現,但選擇標準要提高,不會像上個月一樣表現。

2、前面說過幾次券商,券商股邏輯比較簡單。一是中期行情向好,這個大的邏輯還沒變,也就是說現在短期是調整,但中期趨勢沒有破壞,所以行情好了,券商是配置方向之一,比較有彈性;另外券商形態上市箱體震盪,面臨方向選擇,箱體下方也是比較大的支撐。選股能力弱,可以選擇券商ETF代碼:512000

後市演變和進場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