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萬眾矚目清涼山


清涼山萬佛寺,宋代石窟,陝北四大石窟之一

1937年1月—1947年3月27日,中央印刷廠印刷車間設在清涼山上;被稱為紅色延安的“新聞山”,為中國革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1956年8月6日公佈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被評為3A級旅遊景區,全國三大紅色教育基地

清涼山東側是延安時期的新華廣播電臺、新華通訊總社、解放日報社。萬佛洞石窟群是中央印刷廠、紙幣廠、衛生所和新華書店等革命文物舊址。

清涼山的萬佛洞開鑿於隋代以前,唐、宋、金、元、明、清歷代皆有造像 或維修。

萬佛洞主要有四個石窟,規模宏大,借山勢而鑿。

窟內石柱上和四壁雕有形態各異的石佛萬尊,其石刻藝術鬼斧神工,巧奪天工,是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得到歷代名人騷客、有識之士的讚賞和愛護

大文學家、政治家范仲淹曾寫《清涼漫興》四首,贊其為“鑿山成石宇,饞佛一萬尊。人世亦稀有,神功豈無存”。

清涼山也是革命聖地延安的象徵之一,陳毅《赴延安留別華中諸同志》詩云:“眾星何燦爛,北斗駐延安。大海有波濤,飛上清涼山。

另一首《詠“七大”開幕》雲:“百年積弱嘆華廈,八載干戈仗延安。試問九州誰做主,萬眾矚目清涼山。

清涼山名勝有18洞、24景、40多處摩岩石刻、詩詞、題詞等。山頂有太和殿一座。山下有著名的萬佛洞。

萬佛洞西側山坡上有盧毗崖、三世佛洞、彌勒佛洞、釋迦而不墜,傳說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曾到此遊觀。桃花洞傳說大雪時有桃花飛舞而出

此外還有詩灣、水照延安、月兒井、琵琶橋、撒珠坡、俊峰泉、插金巖、落星巖、定痴泉等名勝古蹟,分佈於萬佛洞周圍。

清涼山山高100 多米,方圓約4 公里,現已建成清涼山公園。園內樹木蔥鬱,地勢陡峻。主要古蹟有清涼寺、崇正書院、掃葉樓、駐馬坡、翠 薇園等。

園大門為牌坊式三拱門,中門上“清涼山”三字為掃葉樓主龔賢所書。

清涼寺在清涼山南麓山坳處,現僅存五開間平房一座,紅牆黑瓦,四周植桂花與翠竹,門上書“古清涼寺”四字。

房前圍牆圓門上書“清涼別苑”,房後有六角亭一座,亭內一口古井,稱還陽泉。

萬眾矚目清涼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