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 在富平有一个地方叫马家坡,那里有一种舌尖上的美味叫——柿饼

周末,难得的好天气。阳光暖暖地洒满大地,又是一个温暖的冬天。为了满足舌尖上的渴望,盛产柿饼的马家坡,自然而然成了这个周末急切想去的地方。

马家坡位于陕西富平虎头山唐丰陵脚下,和虎头山连为一体,坐北向南,日照时间比较长,昼夜温差大。从而盛产的柿饼色泽鲜艳口感独特,并以与众不同的人文环境使这里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

每到春天的马家坡,桃花、杏花竞相开放,从马家坡一直到虎头山半山腰全成了花的海洋,蝴蝶翩翩飞,蜜蜂嗡嗡闹,游客更是把内心的喜悦满满的写在脸上,欢歌笑语应和着春的勃勃生机,浑然一副美丽的画卷。

在富平有一个地方叫马家坡,那里有一种舌尖上的美味叫——柿饼

而夏天的马家坡,更是一副绿茵婆娑,大山安静美丽的景象。如果你内心抵挡不住外面喧嚣的世界,这里便是你最理想的世外桃源。周末或休闲时光,携带妻子儿郎,或三朋四友,带上几瓶水和零食,边走边欣赏满眼的青果儿挂满弯弯的枝头。在一方院落的门前邂逅可爱的小羊,依偎在妈妈身旁撒娇的情境,参观这里有冬暖夏凉之称的原始土窑洞。说不定还会碰上热情好客的山里人,他们总会主动上前和你打招呼,告诉你什么季节有哪些果子会成熟。

在富平有一个地方叫马家坡,那里有一种舌尖上的美味叫——柿饼

于是杏儿、桃儿、石榴、花椒、柿饼一年四季就会吸引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马家坡因这些特产而闻名,这些独特的产品又因马家坡特殊的地理环境而与众不同,它们因此成了远近游客备受青睐的舌尖美味。

从老庙到马家坡,驱车大约需要40分钟的路程,享受着透进车内的暖暖的阳光,聆听着缓缓流淌的音乐,不知不觉就到了人流匆匆的曹村街道。

街道中心十字有些堵车,十字往北是通往马家坡的主干道,我们也随着络绎不绝北上的车流,走走停停赶往马家坡。

此刻的这个周末,从四面八方齐聚此地的外地游客却毫不逊色于踏青赏春时节。而来此的目的,绝大多数是奔这个时令的特产柿饼而来。

车辆在各自中意的农家门前停车,下车的客人在主人的热情招呼下径直进屋。路上很少见到行人,从半掩的门缝看进去,人们都低头忙着将柿饼装盒,时不时有或是粗犷或是娇俏的男女笑声从门缝里、从院落里透过空气飘荡出来钻进我的耳朵。门口几只鸡,几只羊和小花狗安详而又非常和谐的躺在地上晒着太阳。见有人来,小羊咩咩的冲着大家友好的打招呼,小花狗欢喜的跑过来摇着尾巴以示欢迎,一只大公鸡站起来抖抖翅膀精神矍铄,引吭高歌。多可爱的生灵啊!下来的车辆一个接一个,停在路边,后备箱开着的,三五个人满脸的喜悦正忙着将到手的柿饼往车里放。我刻意回头看了看,庆幸他们的满载而归。

在富平有一个地方叫马家坡,那里有一种舌尖上的美味叫——柿饼

我们沿路径直往里走,山坡近在咫尺,放眼望去,此起彼伏的褐色的果树,严肃而又排列整齐地守卫着承载造福一方重任的大山。一棵棵果树的枝条被主人的巧手修剪的错落有致。我们沿路继续徒步前行,路西有零零散散几户人家,看着屋里的人进进出出有说有笑,一个个衣着朴素忙忙碌碌的身影。一层层叠在一起装满柿饼的框子,随着游客羡慕的目光和客商得意的表情整装待发。门外是早已等候多时的数辆客车。时令的萧条丝毫掩饰不了马坡此时的红红火火的热闹!

我们要去的人家是赏春时结识的熟人。正在门前打理果树的主人热情的领着我们进了屋。看着眼前的情景不由得使我对这位朴实的山里人产生了几丝敬意。朴素的土窑洞里,长近五米,宽近三米左右的两处,整齐的码放着五六层碗口大小,颜色鲜艳的酸石榴。院子里简易棚下,还有同样大小的两处用白色的塑料布和清洁的布单裹了起来,正在潮霜的柿饼。饼大,色泽红润,手感柔软。我心里暗喜,这回肯定是来对了。当我们说明来意,主人的回答令我失望。甜石榴早已“远走高飞”,只剩下我们看到的酸石榴了,而个头硕大的颜色红润的柿饼也早有了主家。主人大概看出了我的心思,递过茶水说:"你不要怕,既然来了,一定不会让你失望。"主人带我们走了好几家,终于在他的帮助下如我们所愿买到了心仪已久、甘甜爽口的马家坡柿饼,和颗粒饱满甜石榴。

在富平有一个地方叫马家坡,那里有一种舌尖上的美味叫——柿饼

在回家的途中,我们通过快递也给外地的朋友带去几包,也让他们尝尝富平马家坡的柿饼。

一趟马家坡,见证着这里经济的繁荣,展示着山里人的纯朴和勤劳,更让我佩服的是他们的守信。马坡人,一定会用最好的产品,良好的信誉和虎头山一样厚重的真诚赢得大家对他们的信赖!若干年后,让马家坡的骄傲,成为富平的骄傲,乃至国人的骄傲!

作者简介:孙小艳 富平老庙笃祜村人。女,1968年生于小惠西村。秉承明御史杨爵“尊师重教”的传统家风,创办御史启蒙园,从事幼儿教育工作20年,爱好文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