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1 企業不同發展階段,股權激勵方案該如何設計?

在我的線下課堂以及落地諮詢過程中,不斷有人問我 “小武老師,我的企業適合不適合做股權激勵” ,這個問題可能你也關心,上期我們講了《公司小,適不適合做股權激勵?》,有很多留言說 “我的企業說小不小,說大也不大,該如何激勵”,今天我們就聊一下如何根據你企業的不同階段做出合理的股權激勵方案。

企業的發展階段,我參照人從出生到死亡,分為嬰幼兒期,童年期、青少年期,成年期,老年期,我把企業的生命週期劃分為初創期、成長期、成熟穩定期、衰退期四個階段。

人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特點:

嬰幼兒期,嬰幼兒是沒有自我生存能力的,需要父母的精心照顧,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

青少年時期,個體可能呈現出叛逆傾向,對父母既依賴又抗拒,並在不斷試錯中成長,個體在成年之後,要成家立業,繁衍後代,還要挑起家庭責任的重擔。

個體到老年時,有可能需要下一代的照顧。

與此相類似,企業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特點:

比如在企業初創階段,創始人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企業也呈現出對創始人的依賴。

在企業的成長期,企業需要建立健全組織管理體系,讓組織體系不斷髮育,組織成員既想有話語權,同時又對創始人有依賴。

在企業的穩定發展期,企業創始人要考慮進行企業接班人的制度設計,還要延緩企業衰老期的出現。

當企業呈現衰老特徵時,要及時進行謀求轉型,以延緩企業死亡。

我們來分析不同發展階段應採取何種有效的股權激勵方案:

一、初創期

有數據顯示,中國的企業平均壽命 2.7 年,在初創期,企業的目標就是活下去,在初創期,公司的管理,流程、制度建設,顯得不是太重要。

此階段,企業的核心大股東既是管理者也是大業務員,核心負責人往往身處一線,重心在企業的銷售。核心負責人為企業拉業務,讓企業產生現金流,負責給員工發工資,描繪企業發展願景,以增加員工的信心。

在初創期,企業負責人主要解決企業的生存問題,員工也最關心的是工資、獎金能否正常發放,這時候在企業中主要以工資、獎金為主,股權僅僅是很小的輔助作用。關於這個問題,我在上一期內容《公司小,適不適合做股權激勵?》中已經詳細講過。

在此階段,股權激勵成功的關鍵:

1、核心大股東具有極強的人格魅力以及感染力,能夠通過動員增強員工的信心,比如馬雲,1999年,阿里在創業之初,就吸引員工一起入股,共同創業,並描繪企業的願景,當時很多人認為馬雲是瘋子,是忽悠,現在看來,馬雲帶領創業團隊,已經實現當初的夢想。

2、有的企業抓住歷史機遇,能夠開創一個新的領域,具備行業獨角獸的潛質,併成功吸引投資人的投資,如滴滴、摩拜、餓了麼這類企業,在這類企業中,因為有投資人的加入,員工相信企業的未來,此時企業雖還沒有實現盈利,在給員工進行股權激勵時,往往以期權激勵為主,將員工未來的利益與企業的利益實現綁定。

所謂的期權,就是許諾給員工一定比例的股權,同時為員工設定一定的考核條件,比如完成一定的業績,工作滿一定的時間,則該股權屬於該員工,期權設定的關鍵點在於企業有良好的發展,否則期權對於員工沒有實際意義。

3、傳統的初創企業,如果沒有很好的盈利,並且離上市非常遙遠,採用股權激勵,往往效果不盡如人意。

二、成長期

(快速成長階段)

在企業經歷了原始積累的生存努力之後,企業終於活了下來,慢慢找到屬於自身的業務模式、盈利模式,人員快速增長。企業進入到了成長期。此時企業可能有較好的盈利,員工看到企業有未來,有了參與企業分紅的需要。

成長期的股權激勵方案有以下三種選擇:

1、乾股激勵

所謂的乾股激勵,就是員工不用出資還能分享企業的紅利,用乾股激勵的企業也在不斷的創新,我之前寫過一篇《房產中介公司如何用乾股激勵快速擴張,開出200家門店》。

乾股激勵的好處在於不增加員工的負擔,還能讓員工分享到企業發展的好處,實現員工和企業的共贏。

2、期股激勵

因為此時企業有了一定的規模和影響力,員工對企業的信心增加,可以採取在不增加員工太多經濟壓力的情況下,採取期股分紅的形式。

所謂的期股類似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按揭買房,即授予員工一定比例的股權,讓員工先行享受到入股的分紅,在員工得到分紅款之後,再用分紅款去償還購買股份時應付的款項,這種按揭入股的方式,可以調動員工入股的積極性。

3、掏錢買股

這是老闆非常樂意看到的,也是老闆認為最理想的做法,具體做法是:讓員工一次性掏錢買股,員工越願意掏錢入股,說明員工對企業的信心越足,正好印證錢在哪,心在哪,在我們輔導的企業中這樣的成功案例還是挺多的。

在員工入股之後,要強化管理體系的建設,注意企業的管理要實現流程化、規範化,企業的發展要實現品牌化,保證企業實現持續發展和盈利,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老闆不再在一線親自作戰。

三、成熟期

員工入股有更大增值回報,有的企業已經上市,有的企業在謀求上市,有的企業雖然不上市,但願意和員工分享企業紅利。

成熟期企業的股權激勵方案根據上市與否,進行分析:

1、企業上市

在當下的中國,上市的企業獲得較大的回報可能性非常大,員工獲得上市公司的股權,在符合解禁條件之後,在市場上進行交易,可以獲得較高的溢價,實現套現盈利。

2、企業不上市

❶員工獲得公司的股份,隨著公司的發展,不斷實現盈利,最典型的如華為採用的虛擬股方案,現在華為有 8 萬多名員工持有華為的股份,這也是華為獲得長足發展的原因之一,我們也輔導不少企業採取這樣的方案。

❷店面制,在企業中,將股份劃分在單個店面,實現員工和店面的共同發展,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有喜家德蝦仁水餃的358擴張模型,通過店長入股,店長的年收入達到上千萬。

❸事業部制,有的公司採取事業部制,如我之前分享的案例《一家裝飾公司,如何通過事業合夥人機制年營業額突破4億?》。

隨著現在的共享經濟,平臺經濟、創業經濟的發展,公司組織形式在變化,更多的公司採用事業合夥人制,越來越多的公司,幫助讓更願意承擔風險,有創新精神,有更大夢想的員工組建成立事業部,在市場中鍛鍊他們,讓他們也成長為有企業家特質的人群。

四、衰退期

人有生老病死,企業的發展亦然。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還有四個因素導致企業衰退期的出現:

1、企業家本人的生命週期,如現在老乾媽的創始人陶華碧已經宣佈退休,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先生已經七十多歲,李嘉誠先生也已 90 高齡,宣佈退休;企業家的生命週期出現,會影響企業的生命週期。

2、企業正常的發展週期,會出現衰退,前文已有論述,不再重複。

3、行業的週期,如傳統的手機已被智能手機代替,未來電動汽車會代替傳統的燃油汽車。行業出現衰退時,企業自身也會受到影響。

4、資本週期,在不同的時期國家出於戰略發展需要,會扶持不同的產業,如當下的中國在扶持生物科技、雲技術、大數據、高端製造,這樣的行業就會獲得快速發展。相應的,當國家戰略淘汰落後產能的企業時,這些企業難免會衰退,如汙染嚴重的煤炭企業,傳統的化工企業,造紙企業等。

當企業出現衰退時,要找到不同的衰退原因進行不同的股權激勵設計,如企業家的生命週期原因,則要提前找到合適的接班人,提前進行佈局,並做好相應的股權激勵,當行業週期或者國家的資本週期出現時,要進行提前的股權投資,將資金投給更有代表未來發展的行業,取得未來的競爭優勢,如當年孫正義將資金投資於馬雲,就是成功的代表。

企業不同的階段要採取不同的股權激勵策略,並抓住股權激勵中的關鍵點,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股權激勵方案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更容易制定出適合自己的股權激勵方案。

通過今天的內容,對照下自己的企業所處哪個階段?你又是如何進行股權激勵的?或者你是如何進行佈局的?歡迎在底部留言區和我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