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中山市潤德利金屬製品有限公司——“誤入”模教之路

編者語

本次《老大說專訪》小編有幸來到中山市潤德利金屬製品有限公司採訪其創始人唐德彬。唐德彬寬敞的辦公室讓人豁然開朗,室內玲瓏剔透的假山,別有洞天的水景流動聲讓身心得以放鬆,正如他那年輕活力的精神狀態、隨和謙遜的正直個性。

中山市潤德利金屬製品有限公司——“誤入”模教之路

(中山市潤德利金屬製品有限公司 創始人唐德彬)

採訪實錄

“誤入模教”

唐德彬,來自福建莆田。少時家境清貧,家中兄弟姐妹一共5人,他排行老二。2004年唐德彬跟隨其親威一起外出務工,而他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外出努力,能讓家人在原有的生活上稍微有所改善。當時的親威朋友們在中山基本都是從事模具鋼材行業,同樣,唐德彬到中山後就在一親威工廠內落腳了,做了一名基層工人,每月拿著兩三千的工資貼補著家用。用現在年輕人的一句話就是不知不覺中讓自己“誤入模教”,一做便做了兩年,回頭看看,而至今自己從事這個行業已有10餘年了。

“說幹就幹!”

在這兩年的過程中,唐德彬一直在學習提升自己,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發現在三鄉這個地方,做模具鋼材的很多,但是做鋼材加工的很少。自己來做加工!這種念頭當時激發了唐德彬的一股衝勁,說幹就幹!創業合計投入需要30萬左右,但對於他當時的家境來講,這是一筆很大的數額,而且投資風險很高。後來經過與家人一番商討之後,居然得到了他們一致的支持,有了愛人和家人的支持之後,信心十足,便決定開始創業道路。同年,中山市恆翔模具鋼材加工廠在中山三鄉註冊成立。所有加工設備陸續到位,全都是他自己親自安裝、調試,生產。

“痛苦與快樂並存”

經過10多年的努力和發展,逐漸從一個加工廠一步一步的發展到了現在的中山市潤德利金屬製品有限公司,經營範圍從模具材料加工到模架的設計、製造、銷售等。從剛剛成立的3人小加工廠發展到現在100人左右的公司,從月來料加工費萬元到現在每年自主銷售額幾千萬元,這是十年間的蛻變。潤德利公司目前有100餘人,技術人員50人,擁有精密的加工設備和高精度的檢測儀器,以及一批技術突出、專業技能過硬的骨幹人員,一支高素質的管理團隊。各方面的良好發展使得潤德利得以在行業中乘風破浪、馳騁發展。

這一個發展歷程和蛻變是非常艱辛的。但痛苦的同時,也是快樂充實的。

品質第一,員工第二,贏利第三

潤德利的成功少不了唐德彬對經營理念原則的堅持:品質第一,員工第二,贏利第三。品質是他最重視的,同時也是潤德利的核心競爭力。唐德彬也非常注重員工待遇,至今8-10年的老員工還大有所在。對於潤德利的未來規劃,他已經在前行了,唐德彬帶領他的團隊力爭在未來三年創珠三角模架行業第一品牌。

中山市潤德利金屬製品有限公司——“誤入”模教之路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唐德彬在創業和發展的過程中遇到過很多困難,他認為,人這一生很多事情並不是順風順水的,總歸會有跌跌撞撞,只是看你遇到困難怎麼去解決困難和重複迎接著新的挑戰。唐德彬在心中時刻提醒著自己,不怕困難,不怕挫折,因為困難和挫折是我們走向成功大門必不可少的一把鑰匙。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人這一生,無論你現在或將來變得多麼強大,多麼富有,請別忘記你的初衷是什麼,你的使命是什麼!對於唐德彬而言,他最初的初衷是希望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而現在,他的初衷和使命是帶領著潤德利所有的家人們一起改善生活,過去是,現在是,將來還是。

三個標籤形容自己

“誠信”,唐德彬認為做生意最重要的是誠信,也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則,說到就要做到。

“共贏”,商道即人道,無論何時、何地,多為客戶考慮,做到客我雙贏。

“感恩”,感恩所有,家人、朋友,感恩與我同行的每一份情。

中山市潤德利金屬製品有限公司——“誤入”模教之路

採訪後記

唐德彬一直很感激他的愛人和家人,若不是他們一路的支持和鼓勵,他認為他是難以取得今天的成績的。這也與唐德彬的初衷一致,為了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而家人也是他最大的動力與衝勁。

(採編:梁煒靜,總編:黃子風)

中山市潤德利金屬製品有限公司——“誤入”模教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