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詞壇宗師連夜譜寫經典,被抨擊成靡靡之音,如今成為春晚神曲

分享經典歌曲,追溯音樂往事

詞壇宗師連夜譜寫經典,被抨擊成靡靡之音,如今成為春晚神曲

李谷一演唱的《難忘今宵》,如同新春佳節的鐘聲。每當她唱著這首春晚的壓軸曲目走上舞臺,每個人的心裡都會升騰出一股特別的情愫。

為國家興盛的自豪、與家人團聚的幸福、抑或是悵然若失的落寞,箇中滋味只有自己才能體會,屬於所有中國人的新年,終於來臨。

詞壇宗師連夜譜寫經典,被抨擊成靡靡之音,如今成為春晚神曲

《難忘今宵》這首歌,成了春晚舞臺上最長青的一棵樹。春晚舉辦35個年頭,這首歌陪伴我們度過了22年的歲月,霸屏之久,堪稱春晚之最!

今天年三十,我們就來記取一下,《難忘今宵》是如何演變成春晚“神曲”,進而成為大眾經典記憶?

詞壇宗師連夜譜寫經典,被抨擊成靡靡之音,如今成為春晚神曲

春節聯歡晚會從1983年開始舉辦,翌年春節前夕,春晚導演組籌備84年春晚,想要用一首歌來高度概括全國人民新春佳節之際的團聚、祥和與祝福。

詞壇宗師連夜譜寫經典,被抨擊成靡靡之音,如今成為春晚神曲

時任春晚導演黃一鶴,找到華語詞壇的大宗師喬羽,把他的訴求告訴喬老,他希望能在歌詞中體現骨肉親情的家人團聚、祖國範榮的美好願景。

黃一鶴是春晚歷史上的最大功勳之臣,他擔任過1983年、1984年、1985年、1986年、1990年,5屆春晚導演。

詞壇宗師連夜譜寫經典,被抨擊成靡靡之音,如今成為春晚神曲

喬羽老爺子與香港的黃霑、臺灣的莊奴,並尊為華語詞壇三傑。

我們耳熟能詳的《思念》《夕陽紅》《愛我中華》《我的祖國》《人說山西好地方》等等,都出自老爺子的手筆。

喬羽當年寫《讓我們蕩起雙槳》,在北海公園泛舟湖上,用了一下午的時間就寫出來。

詞壇宗師連夜譜寫經典,被抨擊成靡靡之音,如今成為春晚神曲

因為春晚籌備的時間太過緊張,黃一鶴導演希望喬羽能用一晚上的時間寫出這首歌。


喬羽憶及當年創作這首歌的心路:

我只想大年三十除夕晚會,家家戶戶的人都是要看的。中國人都把這一天晚上安排得最溫馨、最高興。

要概括和表達這時人們的感情,我認為億萬人最一致的就是這句話:共同祝願祖國好。這個“共同點”,引發了我創作的“興奮點”。

詞壇宗師連夜譜寫經典,被抨擊成靡靡之音,如今成為春晚神曲

很自然地,我就有了第一個句子“難忘今宵,難忘今宵,無論天涯與海角。”

幹什麼呢?

“神州萬里同懷抱,共祝願,祖國好。”

寫到這裡,我很痛快地舒了一口氣,我覺得有了這幾句話,這首歌的價值也就出來了,轉而又想,這是咱們中國人最吉祥的一個夜晚,再來一段吧!

“告別今宵……”就是這麼簡單,《難忘今宵》誕生了。

詞壇宗師連夜譜寫經典,被抨擊成靡靡之音,如今成為春晚神曲

《難忘今宵》這首歌,是先有詞後有曲,黃一鶴導演第二天看到歌詞之後,甚為滿意,拿著歌詞找到音樂作曲家王酩譜曲。

及至《難忘今宵》的詞曲全部出爐之後,當時導演組有一部分人認為曲子“軟綿綿”的,像是“靡靡之音”。

黃一鶴導演力排眾議,堅持啟用這首歌。1984年的春晚,成為《難忘今宵》的首秀。

詞壇宗師連夜譜寫經典,被抨擊成靡靡之音,如今成為春晚神曲

整個80年代,《難忘今宵》也僅僅在春晚出現過一次,這是何故?

因為創作這首歌的時候,黃一鶴導演只想用它來壓軸1984年的《春晚》,沒想過用這首歌“一勞永逸”的作為春晚謝幕曲。

直到1990年,黃一鶴導演再度拿起春晚導筒,重新啟用《難忘今宵》。

詞壇宗師連夜譜寫經典,被抨擊成靡靡之音,如今成為春晚神曲

整個90年代,這首歌斷斷續續的在春晚舞臺上出現了5次。

跨入新世紀之後,《難忘今宵》成了春晚約定俗成的結束曲,一遍一遍的提醒我們新的一年來臨了。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好歌獻給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