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7 吳越春秋四謀士:消極的結局,沒什麼意義!

春秋故事,篇篇精彩。今天重讀吳越春秋,頗有感慨。

自古歷史,多是君王史,能人志士能青史留名者,也不過是君王的註腳。

吳越春秋四謀士:消極的結局,沒什麼意義!

這樣的想法常使人情緒悲觀,如果我們窮極一生,庸庸碌碌,百年之後,終於湮滅,之於後世,無甚影響,無甚記憶,那麼何必來去人世間,意義何在?如果我們皆負使命而來,或建功立業,或著書立說,成為史書中的人物,不論主角或是註腳,被後人褒貶、評述功過是非,與我們而言,是否意味著使命達成,有了意義?

人生在世,要“活出生命的意義”,這本身是否有意義?意義是否只存在於別人的評述?

可事實是,評價別人是否活出了生命意義的人,大多數活的並沒有“意義”。

什麼是意義,為別人,還是為自己?怎樣證明自己存在過,存在是否要被證明?

只有我知道,我曾經活過,這樣可以嗎?

“我思故我在”,我還在思考,說明我在。。。

閒言少敘,說說歷史。

吳越春秋四謀士:消極的結局,沒什麼意義!

今天我們不把吳王、楚王、越王當做故事的主角,我們把伍子胥、伯嚭、文種、范蠡當做主角。這四個人,是吳越春秋裡的四大謀臣,他們位高權重,對國君的決策有極強的影響力。

伍子胥的一生概括起來就是兩件事,報仇和報恩。為了報仇,他投奔到吳國,策劃了專諸刺王僚、要離刺慶忌,幫助公子光登上吳王位。推薦孫武為大將,率軍攻破楚國,掘墓鞭屍。報仇的故事達到高潮。為了報恩,他一心一意輔佐吳王,力圖爭霸。夫差打敗勾踐後,變得自我膨脹,盲目的想要實現爭霸的野心卻忽略了越國這一潛在的威脅。伍子胥多次進諫,引起夫差極大地不滿,最後被賜自盡。為了報恩,伍子胥搭上了自己的老命。

伯嚭則是一個純粹的利己主義者。滿嘴仁義道德,但仁義道德不過是偽裝自己的武器,使其能夠站在道德制高點引導輿論,影響決策者,從而實現自己意圖。這是他最厲害的地方,憑藉三寸不爛之舌,能夠救下與夫差有殺父之恨的勾踐,能夠借刀殺死伍子胥。國家存亡,於他是沒所謂的。但是越國復仇後,當他自以為有功於勾踐的時候,幻想著加官進爵享受榮華的時候,勾踐卻下令殺掉伯嚭告慰伍子胥在天之靈, 向越國眾臣明示何謂忠奸。

吳越春秋四謀士:消極的結局,沒什麼意義!

文仲是一個善用陰謀陽謀的人。他自以為深懂人性。他有七條毒計,用以削弱吳國。只用三條,吳國就滅了。他把最好的木材進貢給吳國,夫差用木材建造豪華的宮殿;他把最美的女人西施進貢給吳國,夫差就專寵西施,荒廢政事;他用大量錢財賄賂吳國眾臣,眾臣都為越國謀福利,獨獨伍子胥被殺。他把夫差研究的很透徹,對症下藥,真就把吳國搞死了。但是他沒有研究勾踐。勾踐復仇後,對文仲說,你有七條計謀,只用了三條,吳國就滅了,剩下四條怎麼辦?不如去地下繼續給夫差用吧!於是勾踐賜死文仲。深諳人性的文仲,即使明知“狡兔死,走狗烹,敵國滅謀臣亡”的道理,還是天真的以為這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范蠡是個見微知著,因勢利導的人。他不僅研究夫差,也研究勾踐。他研究夫差,知道夫差是個順毛驢,色厲內荏,婦人之仁,見小失大;他研究 勾踐,知道勾踐是個狼子野心,能屈能伸,能患難但不能共享福的人。他給勾踐出主意,讓勾踐為夫差當墊腳石,讓勾踐為夫差嘗 糞問診,博取夫差憐憫以求活命寬恕。他待勾踐復仇之後,主動請辭,駕舟遁去,免遭殺身之禍。

吳越春秋四謀士:消極的結局,沒什麼意義!

這是吳越春秋中最重要的四個謀臣,他們有不同的能力。伍子胥以忠臣自居,以為自己是忠臣,就可以言而無罪,可以坦蕩蕩直言不諱;伯嚭以能言善辯為傲,有能力顛倒黑白,便無視黑白;文仲以智謀稱善,以為憑藉智謀無雙,自己可以長久的被倚重;范蠡以結果為導向,因勢利導解決實際問題。

他們有不同的秉性和價值觀。伍子胥認為我說的是對的,是對國家有利的,就要說,就要做;伯嚭認為只要是對自己有利的,傷害別人的利益或是國家的利益跟自己沒關係;文仲以為只要我有能力,別人就會喜歡我,重用我;范蠡認為,一切都在局勢中,局勢變了,一切都變了,情境的力量最大,個人的成功與失敗都是局勢和情境的附屬品。

所以,他們有不同的結局。伍子胥死在忠言逆耳;伯嚭死在沒有立場;文仲死在功成不退;范蠡沒死,卻脫離了這個局。

所以,你覺得四個謀臣,誰活出了生命的意義呢?

作為謀臣,除了這四種結局,還有別的出路嗎?

讀完故事,我想說:

給自己一個意義吧,人總得為意義而活;忘掉自己的意義吧,有時這個意義挺沒意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