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中國金融科技表現亮眼,多虧中國人不用信用卡?

中國並不是世界上金融業最發達的國家。

舊金山、紐約、倫敦、東京一度曾是中國金融人才嚮往的城市。

但今天,事情正在發生改變。

6日,浙大AIF司南研究室聯合聯合會推出的《全球金融科技中心指數》認為,在全球金融科技城市發展方面,北京與上海分別超過了美國科技中心舊金山與英國的老牌金融重鎮倫敦。

中國金融科技表現亮眼

所謂金融科技,顧名思義,就是金融與科技的結合,畢馬威對其的解釋為:非傳統企業以科技為尖刀切入金融領域,用更高效率的科技手段搶佔市場,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及更好地管理風險。

通俗一點就是說,就是將新的信息技術運用於金融領域,手機支付、網絡貸款平臺、加密貨幣等都屬於金融科技。

根據《全球金融科技中心指數》顯示,全球金融科技區域發展可明顯劃分為三個梯隊。位列區域總排名第一梯隊的,分別是中國的長三角、美國的舊金山灣區(硅谷)、中國的京津冀、英國的大倫敦地區、中國的粵港澳大灣區以及美國的紐約灣區。

中國地區佔據了三席

中國金融科技表現亮眼,多虧中國人不用信用卡?

而具體到城市方面,在全球金融科技城市發展第一梯隊的7個國家中,中國又佔據了4個席位分別是:北京、上海、杭州和深圳。

值得注意的是,在金融科技體驗指標中,中國城市包攬了榜單前9,分別是杭州、深圳、廣州、北京、上海、武漢、成都、南京和西安。

中國金融科技表現亮眼,多虧中國人不用信用卡?

中國金融科技表現亮眼,多虧中國人不用信用卡?

“就科技金融領域而言,用戶主要在乎兩個問題,一個是便利,另一個就是低成本。”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以移動支付領域為例,攜帶手機比較便捷,隨手支付有時還有優惠,成本比較低,這就促使用戶去嘗試並且延續這種模式。”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和平說:“

消費是不可逆的,中國民眾既然享受到金融科技帶來的便利、優質的服務,未來其接受度就很難再降下去,可能還會隨著服務質量的繼續提高而接受度更廣。”

原因何在?

中國在金融科技領域發展亮眼,在曹和平看來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個原因與中國監管層開放的態度密不可分。“中國政府對待金融科技領域裡出現的創新事物,都比較寬容。”曹和平指出,對比部分發達國家,中國監管層的態度更為開放,在行業發展初期充分鼓勵了行業創新。

郭田勇對此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政府一直在營造這種創新的環境,鼓勵互聯網企業進行創新,這是很有必要的。”

第二個原因則來自於中國金融市場的“後天優勢”。曹和平解釋說:“相對於其他發達國家,中國在傳統金融領域的服務方面存在空白,這種空白恰恰減少了企業做金融科技產品時的競爭

”。

郭田勇進一步指出:“發達國家的金融服務水平較高,服務範圍也較廣,這就導致留給金融科技創新的空間小,而中國金融業的發展水平雖然並不太高,但是也正因為這一點,中國留給金融科技創新企業的市場空間也大。”

這一點在移動支付領域得到了印證。

中國金融科技表現亮眼,多虧中國人不用信用卡?

國是直通車 侯雨彤 製圖

相較美國,中國的信用卡滲透率相對較低。Wind數據顯示,美國人均持有2.9張信用卡,這是中國2016年一季度人均持有信用卡數量(0.3)的十倍左右。

在這種情況下,現金支付等其他支付方式的繁瑣促使移動二維碼支付方便快捷的特點在中國市場上充分凸顯。

艾瑞諮詢和Forrester Research兩家諮詢公司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移動支付2016年的規模大約為美國同期的50倍。

第三個原因在於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中國是人口大國,這樣就容易產生較大的市場和密度。”曹和平說。

據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中國已擁有7.1億網民,成為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市場之一。而中國互聯網消費方面,則以9670億美元的規模僅次於美國成為全球第二。

不僅是市場規模,“由於中國人口數量比較多,所以金融科技產品與互聯網聯繫密切這一特點,促使它能夠在普惠金融、小微金融領域內,發揮作用的空間更大。”郭田勇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