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臺北故宮十大鎮館之寶,有三件神級書法作品,卻還都不是天下第一


《寒食帖》 蘇軾書 橫34.2釐米,縱18.9釐米,行書十七行,129字,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那時蘇軾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獄,被貶黃州。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

溪山行旅圖 范寬是北宋中期著名畫家,此圖是他傳世的惟一真跡。這幅作品為設色絹本,高206.3釐米,寬103.3釐米,由上而下分為三段,分別代表前、中、後的距離。主體是氣勢雄渾的主峰,高不可攀,中景有一隊商旅奮力趕路,在巨山的襯托下顯得極為渺小。

肉形石 高 5.73公分,寬 6.6公分,厚 5.3公分。 肉形石出自內蒙阿拉善左旗,清康熙時供入內府。這塊清代的肉形石,是一塊天然的石頭,色峰紋理全是天然形成的,取自一塊黃玉,經人的鬼斧神工,竟然就雕成了一塊玉東坡肉。

《祭侄文稿》行草墨跡,顏真卿書 縱28.2釐米,橫72.3釐米,25行,共230字。此帖本是顏真卿為自己的侄子寫的一篇祭文草稿,他的侄子季明為叛軍安祿山所殘殺。此帖被譽為 “天下第二行書”。

汝窯天青無紋橢圓水仙盆 汝窯為北宋徽宗朝的官窯,以天青釉色著稱於世。此盆高6.7釐米,深3.5釐米,長23釐米,寬16.4釐米,是精品中的精品。汝窯傳世作品不多,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有約20件,可惟獨此盆光潔無紋,充分展現了制瓷工藝對如玉釉質的無上追求。

快雪時晴帖 原帖長23釐米,寬14.8釐米。王羲之的作品已無真跡傳世,這是唐代的摹本。乾隆皇帝將此帖與王獻之的《中秋帖》、王的《伯遠帖》同列為三件稀世珍寶,珍藏於他的書房“三希堂”中。另兩幅字帖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清乾隆金嵌寶金甌永固杯 高12.5cm,口徑8cm,足高5cm,用八成金製成;杯為圓形口,口邊刻有回紋。金甌永固杯是清宮內不多見的皇帝專用飲酒器,金甌永固杯寓意大清的疆土、政權永固。

散氏盤 此為西周晚期青銅器,康熙年間出土,嘉慶年間被進貢上京。盤高20.6釐米,腹深9.8釐米,直徑54.6釐米,地盤直徑41.4釐米,重21312克。上刻西周晚期土地契約,共19行,357字。所刻文字線條婉轉靈動,是研究西周金文的重要材料。

毛公鼎 通高53.8釐米,毛公鼎繫於清代末葉道光28年(公元1814年)前後,在陝西省岐山縣出土。鑄有銘文32行,計499字,為現存商周兩代七千多件有銘文的青銅器中銘文最長的一件。

翡翠白菜 長18.7釐米,寬9.1釐米,厚5.0釐米 。此件作品原置於紫禁城的永和宮,永和宮為光緒皇帝妃子瑾妃的寢宮,因此有人推測此器為瑾妃的嫁妝象徵其清白,並企求多子多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