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中國技術落後,鋰雲母提鋰工藝讓中國不再受欺壓!

6月6日,江西浩海鋰能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南昌大學、江西省化學化工學會等單位宣佈“鋰雲母全組分利用綠色工藝及關鍵技術”研發成功。據介紹,該工藝技術近日在北京通過了中國化工學會組織的國家級科技成果鑑定。

碳酸鋰,是新能源電池重要的化工原料,鋰電新能源已成為國家重點支持發展能源產業一,而碳酸鋰作為鋰電新能源發展重要基礎原料,在新能源材料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相關數據顯示,在新能源鋰電池的應用場景中,增速最快、應用最多的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2017-2020年新能源汽車上鋰電池的複合增長率將達到40%,鋰需求將持續加速。

而現實情況是,受制於環境壓力、技術瓶頸等問題,全球鋰資源存儲量排行榜上中國排名第四,但中國企業所需的碳酸鋰卻80%依賴於進口。

在新技術條件下,鋰雲母綜合利用率從傳統工藝的不到10%提升到近90%,這不僅解決了傳統方法生產碳酸鋰廢渣汙染環境問題,且大大提高了鋰雲母綜合經濟價值。此次鋰雲母提鋰工藝技術的突破,有望打破國內80%碳酸鋰依靠進口的局面,為實現國內自產自足打下了基礎

機構建議關注天齊鋰業(SZ002466)、江特電機(SZ002176)、贛鋒鋰業(SZ002460)。

江特電機:

公司發佈2017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3.65億元,同比增長12.75%;實現歸母淨利潤2.81億元,同比增長42.6%。EPS為0.19元/股,符合市場預期。

新能源各板塊業績快速增長。公司在新能源上的佈局較為完整(資源-鋰鹽-正極-電機-整車),報告期內公司新能源相關業務業績顯著增長,碳酸鋰、汽車和電機板塊毛利分別增長0.36億,0.31億和0.22億元。這是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來源

碳酸鋰業務已經進入收穫期。報告期內,公司碳酸鋰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63億元,毛利0.58億元(同比增長161%)。報告期內公司雲母提鋰生產線技改完成,目前產能5000噸LCE/年。公司正在建設的2.5萬噸鋰鹽擴產項目有望在18年中期建成,全年碳酸鋰產量有望出現較大增長

盈利預測與評級:

考慮到公司鋰鹽項目進展順利和碳酸鋰價格符合預期,維持2018/2019年EPS預期0.54元和0.79元,對應4月18日收盤價10.57元,18年和19年對應P/E分別為20倍和13倍。公司原料保障日益成熟,2.5萬噸擴產項目順利達產可能性越來越高,

因此維持公司的"買入"評級

天風證券認為:

公司年採選60萬噸鋰瓷石項目開始試生產,項目完成後預計年產鋰雲母6萬噸左右。公司子公司泰昌礦業16年就擁有約45萬噸的選礦能力,按同礦脈礦山選礦情況推算,鋰雲母產量有望達到4.5萬噸。公司自產鋰雲母合計有望達到約10.5萬噸,摺合碳酸鋰0.66萬噸。未來產能有望進一步提高,加上外購鋰雲母,有望滿足公司1.5萬噸雲母提鋰產能需要。

自產雲母提鋰成本較低,利潤空間有望超出市場預期。公司披露雲母提鋰成本約7萬元/噸。我們測算自產原材料生產碳酸鋰成本約為5萬元/噸(見17年9月深度),按照自產外購2:1的比例,碳酸鋰售價14.5萬元/噸保守計算,公司1.5萬噸雲母提鋰產線達產後有望帶來10億元左右的毛利。考慮到公司鋰鹽項目進展順利和碳酸鋰價格符合預期,維持2018/2019年EPS預期0.54元和0.79元,對應4月18日收盤價10.57元,18年和19年對應P/E分別為20倍和13倍,因此維持公司的“買入”評級。

贛鋒鋰業

公司發佈2017年年報,全年實現盈利14.69億元,同比增長216.36%,符合預期。我們看好公司未來發展,上調公司投資評級至買入。

盈利預測和評級:

公司業績同比增長216.36%符合預期:公司發佈2017年年報,實現營業收入43.83億元,同比增長54.12%,歸母淨利潤14.69億元,同比增長216.36%。其中,四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4.66億元,同比增長2271.53%, 環比增長17.68%。此外,公司此前預告2018年一季度盈利3.07-3.75億元, 同比增長125%-175%。公司年報業績和一季度業績預告符合預期。

研發固態電池,加速商業化進程:公司0.6GWh 方形鋁殼磷酸鐵鋰動力電池2017年投產,已獲少量訂單。公司投資2.5億元建設億瓦時級別的固態電池中試線,預計2019年初投產,有望引領動力電池技術路線變革。評級面臨的主要風險 全球新能源汽車需求不達預期;參股鋰礦公司項目投產不達預期。

長城證券認為:

公司旗下MtMarion鋰礦項目於2017年2月份成功投產,目前產能已達40萬噸/年,同時參股公司Pilbara的Pilgangoora項目有望今年下半年正式投產,預計今年可提供鋰精礦8萬噸,礦產的逐步投產保證了上游原料的穩定供應。

公司在建的2萬噸/年氫氧化鋰產線2月份順利點火,並可實現碳酸鋰和氫氧化鋰生產的自由切換,寧都1.5萬噸電池級碳酸鋰+2500噸工業級碳酸鋰有望今年三季度正式投產,我們預計公司今年鋰鹽產能有望達7.7萬噸,產量將超過5萬噸,進一步夯實鋰鹽龍頭地位。

我們預計公司2018年EPS2.99元,對應當前PE21.76倍;2019年EPS3.62元,對應當前PE17.97倍。公司今年鋰鹽產能顯著擴張,業績增長確定性強,維持“推薦”評級。

天齊鋰業

鋰精礦與鋰化工產品產能同步擴建,國際化進程加速。公司擁有泰利森51%的股權,旗下的格林布什礦是全球綜合性能最好的鋰輝石礦。

2017年,公司鋰化工產品產量3.226萬噸,銷量3.239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9.77%和33.28%。全球汽車電動化進程加速,對鋰產品的需求快速增加。

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公司在2017年3月啟動了“化學級鋰精礦擴產”項目,預計2019年二季度竣工,屆時泰利森鋰精礦產能將達到134萬噸/年,摺合碳酸鋰當量約18萬噸/年。公司現有接近4萬噸的鋰化工品產能。公司積極佈局亞太市場,加速澳洲兩期4.8萬噸氫氧化鋰項目在建,預計奎納納一期“年產2.4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項目”2018年底試車,二期2.4萬噸預計19年底竣工。

同時,力爭年內啟動遂寧安居一期碳酸鋰項目建設。2019年底,公司將形成5.3萬噸電池級碳酸鋰產能和5.3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產能。

盈利預測和評級:

下游需求旺盛,碳酸鋰全年均價有望上升。2018年,受國家補貼政策調整窗口期的影響,春節以來,下游需求直接進入旺季,新能源汽車1-4月累計銷量22.5萬輛,同比增長149.2%,其中乘用車20.6萬輛,同比增長141.4%,新能源商用車2.6萬輛,同比增長202.9%。

政府明確表態在2020年前,主要城市的公交車更換為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在2019年大概率繼續退坡,那麼在城市公交等領域仍存在客車搶裝行情。我們認為,下半年客車的產銷量會更明顯的好轉,對動力電池和上游資源的需求量會更多。

雖然,新增鋰鹽產能逐步達產,但仍然需要時間認證。我們判斷,碳酸鋰的價格即將短期觸底,仍有漲價預期。2018年均價會高於2017年均價。

公司擬收購SQM23.77%的股權,合計持有25.87%股權,疊加已有51%的泰利森股權,公司將成為同時擁有最好鹽湖鋰資源和鋰輝石資源的企業。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加速發展,對上游資源的需求快速增加的時代,公司將持續受益。

預計公司2018-2020年的EPS分別為2.43元、3.46元和4.18元,對應PE分別為25倍、17倍和14倍,我們給予公司“增持”評級。

中泰證券認為:

2018年5月18日,天齊鋰業公告,公司及子公司與Nutrien 簽署了股權購買協議,公司擬以自籌資金約40.66億美元受讓Nutrien集團合計持有的SQM 62,556,568股A類股(約佔SQM總股本的23.77%)股份。2017年SQM歸母淨利潤約為4.28億,此次收購對價PE約為40倍。標的公司SQM是全球領先的鋰鹽供應商。收購符合公司發展戰略,有利於向“鋰輝石+鹽湖→鋰鹽”綜合鋰供應商轉變。

公司坐擁世界級礦石鋰資源,資源稟賦優異,產能60 萬噸鋰精礦,並且擴建項目正在建設期,可實現鋰精礦產能增加至134萬噸/年。此次若收購完成,將進一步提升公司權益資源儲量與產銷量,更重要的是從“鋰輝石→鋰鹽”供應商轉變為“鋰輝石+鹽湖→鋰鹽”綜合型鋰供應商,行業龍頭地位不斷得到鞏固。

我們預計,公司2018年和2019年的歸母淨利分別為30億元和36億元,EPS分別為2.59元、3.15元,當前公司股價的PE 水平為23倍和19倍。我們繼續看好公司行業龍頭地位和全球化佈局,維持“買入”評級。

6月8日,2018年A股市場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開考!測一測你的股市段位!請戳“瞭解更多”!

中國技術落後,鋰雲母提鋰工藝讓中國不再受欺壓!

體驗新版飛笛智投,現金紅包人人領

(下載最新飛笛智投APP,截取首屏給廠花)

紅包領取方式:添加下方廠花微信(ouyangfeng28282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