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甘南州公安局精準扶貧幫扶工作側記

譜寫警民幫扶連心曲

近日,記者走進美麗的瑪曲草原,談到幫扶的話題,縣鄉村幹部和牧民群眾都會聲聲稱讚甘南州公安局幫扶隊。

2017年9月,甘南州公安局精準扶貧幫扶工作聯繫村調整到瑪曲縣歐拉鄉達爾慶村、尼瑪鎮秀馬村和木西合鄉西合強村。甘南州公安局領導班子及時研究部署,抽調人員駐村開展幫扶工作,在認真落實“六個精準”,辦好“實心事”的基礎上,把精準扶貧工作與維穩工作相結合,注重在宣傳政策、幫辦實事、改善條件、推進發展、完善機制上求實效,促進了農牧民增收,增進了幹群關係,維護了社會大局持續穩定,更加全面、均衡、有效地推動了精準扶貧行動。

按照國家和省、市、縣對貧困戶、貧困村進行識別及建檔立卡的工作要求,甘南州公安局嚴格執行識別標準,把最貧困戶納入幫扶範圍,科學合理制定幫扶計劃。分組逐戶建立了基本情況臺賬59本,並按照規劃到社、幫扶到戶、責任到人的總體思路,精心編制了精準扶貧實施方案,填寫發放了貧困戶登記表170份,制定了貧困戶脫貧計劃,做到有卡、有簿、有冊、有檔,對貧困人口、貧困家庭實行信息化管理。

同時,對識別出來的貧困戶制定幫扶措施100份,通過分析致貧原因,對扶貧對象逐戶確立幫扶項目,建立脫貧規劃明白卡、臺賬,明確幫扶責任單位、幫扶人員。具體採取扶貧項目拉動、合作社捆綁發展、就近務工等扶貧模式,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及時開展結對慰問,送去價值13000多元的慰問品。幫扶隊員俯下身子認真傾聽貧困群眾訴求,耐心詢問每戶家庭情況,深挖致貧根源,逐戶走訪建檔,與貧困戶交心談心、算賬對比,制定幫扶計劃,謀劃佈局產業項目,推進精準扶貧,每季度前10天集中力量進村入戶,瞭解村情民意,建立聯繫服務群眾常態化各項機制,先後組織幹警入戶7次達1000餘人次。

甘南州公安局黨委在深入調研並廣泛徵求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立足聯繫村實際情況和聯繫群眾的發展需求,提出了為幫扶貧困戶群眾開展駕駛技能培訓及外出務工等一系列富民舉措,旨在幫助聯繫村群眾拓寬致富路子,增強致富能力,促進群眾增收。為夏河縣阿木去乎鎮黑力寧巴行政村修建價值近100萬元的便民橋樑,解決了8個自然村牧場與村之間行路難的問題。同時,駕駛員項目合格考取駕照人數從40人增加到70人,技術扶貧成效顯著提升。

甘南州公安局在幫扶工作中探索構建各項機制,推進精準扶貧。瞄靶子,建識別機制,每季度前10天集中力量進村入戶瞭解村情民意,建立了聯繫服務群眾常態化各項機制。結對子,建駐村機制。建立了駐村幹部輪流值班工作制,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駐組時間每年不少於250天,駐村隊員、鄉幹部在抓好業務工作的同時,駐組時間每年不少於200天,駐村工作隊每月走訪聯繫戶不少於10次,真正把進村入戶作為經常性的工作來抓。理路子,建規劃機制。建立了《州公安局精準扶貧聯繫村脫貧長期規劃》《州公安局精準扶貧聯繫村產業規劃》。想法子,建幫扶機制。詳細填寫戶情臺賬,明確當年幫扶計劃,將幫扶計劃落實情況納入單位幹部考核結果。從“一袋子米,一袋子面”變為產業幫扶,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對症下藥,藥到病除”,從解決突出問題入手,建立有內生動力、有活力,能夠讓貧困人口自己勞動致富的長效機制。強班子,建引領機制。為防止聯戶工作出現斷層和漏洞,對甘南州公安局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成員進行了調整充實,加強充實了精準扶貧幹部聯戶工作,並於月初入戶摸底,分析存在的困難及問題,安排部署工作任務。(特約記者

李宏林 通訊員何玉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