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終於還是活成了“為了孩子”的女人

終於還是活成了“為了孩子”的女人

電影《晝顏》上映,續寫4年前的電視劇版。出軌人妻紗和,離婚後躲到遠離東京的小鎮,死氣沉沉地獨居著。

直到,那個“約法三章”不見面、不聯絡、不打擾的他,再一次出現在眼前——

嘭!生活再次放起了煙花。

刷完,別人都在談純愛和三觀,我卻全程焦煩。

比如北野和紗和跑到小森林裡約會,一派唯美純好,我心裡想的是,偷情好浪費時間的好嗎?也就像他倆這樣的,一個是有暑假的老師,一個是做的是兼職,還都沒孩子,才有時間談戀愛吧?

不然每天工作都疲於奔命了,晚上刷手機的自由時間,都是趁小祖宗睡下,犧牲美容覺換來的,還有空撩騷?呵呵。

作為曾經成天叫喚“夏天最適合戀愛啦”的偽文青,也是被自己震驚到了。

不甘心,把劇版刨出來,熬了兩個自由夜,從頭到尾溫習一遍,終於在最後一集的時候動容了——

人妻利佳子決定拋下兩個女兒,放下半生奢華,39歲高齡做陪酒女賺錢,去餵養和藝術家的愛情。(別急,不是這個橋段)

離家出走一段時間,利佳子決定回來跟女兒們攤牌,正好趕上小女兒陽菜高燒:

終於還是活成了“為了孩子”的女人

終於還是活成了“為了孩子”的女人

陪伴女兒康復後,利佳子再次離開家。前腳出門,後腳陽菜就光著小腳丫跳進了冷水池。姐姐真菜去撈妹妹,小姑娘死命不肯出來:

終於還是活成了“為了孩子”的女人

終於還是活成了“為了孩子”的女人

撐不住,跟著小陽菜一塊哭起來。

終於還是活成了“為了孩子”的女人

其實我理解利佳子和紗和這樣的晝顏妻。

婚後多年,每天重複著一樣的家務、面對無視自己的老公,生活早就沒了滋味兒:

終於還是活成了“為了孩子”的女人

利佳子摸索出一套可以將生活維繫下去的方法論,不遺餘力拉紗和下水:“在外面談戀愛的話,對丈夫也會更寬容,能心情很好地洗內褲,家人都會變得幸福。”

談一場不打算負責任的戀愛,給寡淡的生活加點刺激,為灰撲撲的心情畫上一角彩色。壓抑釋放了也好,心懷愧疚也好,實戰表明,她們確實更鮮活了。

午後3點到5點的約會,讓她們足以有能量,哼著快樂的歌,將日子的一地雞毛收拾清爽。

女孩啊,有了愛情才更會發光。

是的,在我眼裡,這些三十多歲的晝顏妻們,偷吃禁果的時候,就是探險的女孩兒。她們日日期盼的,可能是有趣的叢林小憩,也可能是回不了頭的萬丈深淵。

利佳子和紗和婚外情的結局,都不能更慘。

她們的戀人,一個和情敵互毆,右手神經受損,賴以生存的畫筆再握不住;

一個在離婚當日,死在前妻駕駛失控駕駛的車上。

終於還是活成了“為了孩子”的女人

利佳子回到家裡,繼續做著女兒們的媽媽。

紗和在臥軌輕生的最後一刻,拼盡全力爬上站臺,要為了肚子裡的孩子,活下去。

終於還是活成了“為了孩子”的女人

導演可真是夠老套的哦?

但我這次卻罵不出來,因為自己,也漸漸變成了一個老套的女人。

幼時在父母時常爭吵的家庭里長大,長大了賭氣嗆我媽,既然抱怨,離婚好了啊!老太總是一句“還不是為了你”。

每次我都掐著胳膊起誓,絕不做“還不是為了孩子”的怨婦。孩子有什麼錯,不快樂,還要揹負沉重的枷鎖?

現在女兒快三歲,不得不掐著大腿承認,產後多少次抑鬱爆發,跟丈夫吵崩想去民政局,真的是“為了不讓孩子缺爹少媽”,把戶口本放了回去。

啪啪打臉。

釋然也是在最近一年,激素分泌迴歸正常,很多事情可以心平氣和去做判斷。才發現,“為了孩子”其實只是給自己的一個藉口,日子並非過不下去,感情也並非不復存在。

只是從紗和和北野那樣,聽蟬鳴捉螢火蟲的小清新,過渡到被米麵油鹽、尿不溼早教班等日常擠滿的生活,時不時想逃離罷了。

終於還是活成了“為了孩子”的女人

這個時候,孩子成了臨門一腳的攔路虎,告訴自己,再緩緩。

當然沒有像媽媽那樣,將爭執和枷鎖扔在孩子面前,卻漸漸學會了走到生活裡去,理解它,擁抱它。

我理解《晝顏》導演對愛情的歌頌,也理解他最終讓愛情死去,是對俗態婚姻的認同。

婚姻是什麼?是圍城裡的想出來;是越過山丘,卻發現無人等候;是不想長大的人們,不願勇往直前的等待和回望。

直到,小小的孩子出現,他們用肉乎乎的小手小腳,純澈澈的眼神兒,告訴我們,不要浪了,快快長大,那些美好的事兒啊,還是由我們,坦蕩蕩地,去體驗吧。

終於還是活成了“為了孩子”的女人

終於還是活成了“為了孩子”的女人

我們是摩爸摩媽們

一群堅持為孩子們產出

有價值有態度的兒童文化的爸爸媽媽

這是一個開放的平臺

我們和孩子就是這兒的絕對主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