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紫砂泰斗顧景舟的不朽名作!精品藏品可送拍北京保利嘉德


顧景舟如意仿鼓壺創制於1947年。是在傳統仿鼓扁腹壺造型上加飾如意筋紋,在造型上屬於「光貨與筋紋器」兩類融合,全器身、蓋、頸、腹、鈕,錯落有致,骨肉亭勻。

其工藝挑戰在於壺腹看似簡練流暢的如意紋,這是用一截彎曲的鋼絲在生坯上壓制出曲面,再用工具仔細修整而成,沒有紮實的工底,難竟全功。

壺的口沿與壺蓋相銜成為一條飽滿的圓線,口蓋各佔一半,尤見功力。

口蓋直而緊,傾壺無落帽之憂。

一彎短流胥出自然,壺把勻勢而起,且與壺身的如意紋連貫,壺鈕為如意形橋樑式,平緩舒展合體,整器精美絕倫,令人感受到強烈的藝術美感,百看不厭,愛不釋手,確是顧老的早期名作。

顧景舟(1915-1996) 三足高腰線提樑壺

宜興紫砂常借鑑於古器,顧景舟尤其是汲古的實踐者。此壺的提樑、三足、圓腹、肩線就是來源於商周的青銅器禮器造型。壺身作扁珠式,敦厚圓融,飽滿如缽。壺肩飾以三道弦紋,向上呼應口蓋。壺蓋內嵌微盎,中央立一寶珠式鈕,鈕型與身筒形狀相類,大小相映。壺嘴微斂,二彎短流,厚實凝鍊。腹下設三枚象足,流線起伏有致,三足鼎立,支起全壺,穩重敦厚。

壺肩提樑以三段直線圓柱架出,圓角轉折利落,結構安如磐石,提樑所形成的虛空間恰與壺體虛實相應。全器古意盎然,造型端莊,構思深邃,展現顧老融古創新,技藝全面的深厚功力。

紫砂僧帽壺借鑑於北方遊牧民族所用的一種容器造型,早在明代即已成為宜興紫砂的經典之作,也是傳統鑲接成型中難度最大、方貨中最為複雜和精緻的作品,由二十五塊泥片鑲接成型,所以泥片的對角連接工藝需要紮實深厚的基本功,否則只要有一片歪斜失準,或是黏接不均,一經窯火,輕則歪斜失神,重則裂損扭曲。


紫砂僧帽壺的佼佼者,首推當代壺藝泰斗顧景舟最為精工,造型端莊規正,一側高起,端部上翹,形如僧帽;鴨嘴形流,圓珠形鈕,六方形蓋,口蓋任意調動,均能準縫而合,體現制技卓越水平。

紫砂僧帽壺的佼佼者,首推當代壺藝泰斗顧景舟最為精工,造型端莊規正,一側高起,端部上翹,形如僧帽;鴨嘴形流,圓珠形鈕,六方形蓋,口蓋任意調動,均能準縫而合,體現制技卓越水平。

採調砂紫泥製成,整體富於節奏,線面明快,運線勻挺有力,穩重大方,剛健挺拔,允稱顧景舟方器的代表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