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系列」走進商和精釀啤酒系列③充分利用綜保區政策市場前景廣闊

「系列」走進商和精釀啤酒系列③充分利用綜保區政策市場前景廣闊

商和精釀啤酒項目負責人張洪濤說,綏芬河口岸毗鄰俄羅斯,交通便捷。綏芬河綜合保稅區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保稅、退稅等稅收政策非常適合“進口原料落地加工”的企業發展。就是源於這個優勢,黑龍江盛時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經過前期的充分調研後,最後下定決心在綏芬河綜合保稅區內投資建設商和精釀啤酒項目。

商和精釀啤酒項目於2017年開工建設,2018年年初復工,項目計劃投資1.2億元,目前已經完成計劃投資的90%以上。

「系列」走進商和精釀啤酒系列③充分利用綜保區政策市場前景廣闊

據瞭解,商和精釀啤酒項目可以稱得上是對綜保區政策運用最好的項目了。商和精釀啤酒原料均由國外進口,大麥、酒花來自澳大利亞,酵母來自比利時。如果將啤酒廠建在綜保區外,將產生10%的麥芽關稅,10%的酒花關稅,25%的酵母關稅,17%的海關代徵增值稅,而這些原料進到綜保區屬於“境內關外”,不用繳納一分錢的關稅。原料在綜保區內加工成啤酒後銷往國內,僅需繳納17%的海關代徵增值稅。這樣,所有進口原料的關稅都能節省下來,計入企業利潤。

「系列」走進商和精釀啤酒系列③充分利用綜保區政策市場前景廣闊

同時,國內設備入區和部分基建物資入區,均享受不同額度的退稅政策。其中部分從德國和意大利進口的啤酒生產設備免關稅,在區內生產加工使用的水、電、氣將得到13%的退稅,降低了建設和運營的成本,大大增強商和啤酒的市場競爭力。

張洪濤對記者說,除了優厚的稅收政策,綏芬河區位優勢也非常明顯。除“商和”外,在綏芬河及周邊地區沒有地產的同類產品,所以,商和精釀啤酒的市場空間巨大,便捷的國際交通,也為商和精釀啤酒開闢俄羅斯市場,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系列」走進商和精釀啤酒系列③充分利用綜保區政策市場前景廣闊

“質量才是硬道理,消費者用鈔票為產品投票,商和精釀啤酒的最大自信,來自於產品的品質。”張洪濤說,商和精釀啤酒引入純正的比利時精釀技術,結合國人的口感與飲酒習慣,獨創精釀品牌啤酒。產品上市後,將努力研究利用‘哈綏俄亞’大通道,讓我省精釀啤酒的“新字號”走出國門。在生產運營的同時,將繼續加強新品種研發,爭創聞名國內外的綏芬河原產地精釀啤酒品牌。相信在成本和品質的雙重疊加優勢下,商和精釀啤酒將成為我省進口啤酒原料生產加工的風向標企業,進一步激發我省啤酒加工行業創新的活力。

製作:鞏建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