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新飛重整背後:外資入股引發冰箱巨頭隕落

6月11日,新飛電器官方微博發佈消息稱,公司正在執行重整計劃,並未進行破產清算。這也是新飛首次對破產傳聞進行回應。

近日,阿里拍賣平臺顯示,新飛全系品牌——新飛電器、新飛家電、新飛製冷器具三家公司的全部股權將於2018年6月28日10時至29日10時(延時除外),於河南省新鄉市中級人民法院淘寶網司法拍賣網絡平臺上進行公開拍賣,起拍價為4.5億元。

同時,新飛電器名下部分土地、房產及建築也將於7月5日開始拍賣,起拍價1.15億元。在同時公佈的《關於批准新飛公司重整計劃的裁定書》中,新飛稱“因資金鍊斷裂、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並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新飛公司於2017年10月30日向新鄉中院申請重整”。

《裁定書》稱,豐隆亞洲本來是新飛重整投資人,但是在繳納5000萬保證金後,未能訂立重整協議並履行承諾,其4月3日在新加坡證交所發佈公告從新飛撤資。

如今走在破產邊緣的新飛曾是當之無愧的冰箱老大。公開資料顯示,新飛成立於1984年,曾經和海爾、容聲、美菱並稱為冰箱品牌“四朵金花”。1996年以來,新飛連續8年產銷電冰箱突破一百萬臺,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均位居中國電冰箱行業前列;1997年新飛品牌價值已高達31.84億;2002年,新飛冰箱的產銷總量躍居中國冰箱行業前兩強,扣除出口因素,僅國內市場佔有率就高達18.88%以上。

但隨著企業改制,新飛也走向了衰落。1994年外資入股新飛,新加坡豐隆集團、新加坡豫新電器與新飛集團三方合資,成立了河南新飛電器有限公司,其中新飛集團佔股49%,後兩者分別佔股45%和6%。由於豫新電器由豐隆電器掌控,相當於豐隆電器掌握了新飛電器51%的控股權。2005年,新飛電器國有股權再次轉讓,39%股權再度落入外資公司手中,豐隆集團持股比例高達90%,並掌握了新飛電器經營管理權。

此後,新飛多次陷入停產危機。2013年,新飛宣佈從5月28日起部分生產線開始停產,公司部分員工也被辭退。2017年10月,一份河南新飛家電、新飛電器、新飛製冷的聯合聲明在網上曝光,稱新飛在幾年持續虧損,重壓之下宣佈停產。最近一次停產危機發生在2018年2月,在2月8日新飛恢復部分生產後,由於豐隆亞洲未能按其承諾注入復產資金,新飛再次陷入停產狀態。

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家電/IT行業分析師梁振鵬在接受藍鯨產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國有企業改制後一蹶不振的案例比比皆是,新飛只是其中一個。自從股份賣給新加坡豐隆集團之後,新飛就一路下跌,逐漸喪失了競爭力。豐隆集團主要做酒店金融投資業務,對家電的生產銷售等一系列業務都是空白。另外,新加坡豐隆集團控股後,沒有留住人才,導致新飛管理層大量離職,本土化做得很差。加上近年來,冰箱市場競爭激烈,導致新飛一步步走向沒落。(藍鯨產經 魯佳樂[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