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 警惕!不要讓自己陷入慣性思維的“怪圈”

怎樣把小鳥賣給一個從沒養過鳥的人?答案不是苦口婆心地勸說養鳥的好處,而是說服他在家裡最顯眼的位置掛一個空鳥籠。設想你就是掛空鳥籠的人,只要有人來到你家,必然好奇地問你一連串問題:“鳥呢?”“飛了?”“是不是死了?”“怎麼不再買一隻?”如果你回答自己從沒養過鳥,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更嚴重了:“不養鳥掛個鳥籠幹什麼?”“腦子是不是出問題了?”終於,你受不了這無休無止的解釋,以及解釋之後的尷尬,最後只好買了一隻鳥放進鳥籠。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鳥籠邏輯。

鳥籠邏輯告訴我們,大多數時候人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受制於強大的慣性思維:鳥籠必定用於養鳥,結婚必先置辦新房,社會必然分三六九等。這種慣性思維的益處是,能夠幫助我們迅速快捷地認知和適應周圍新的生活和工作環境。然而,過猶不及,如果把慣性思維擴展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甚至方方面面,就會成為一種刻板思維,長期把自己陷入慣性思維的怪圈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警惕!不要讓自己陷入慣性思維的“怪圈”

慣性思維不可取

實體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沒有互聯網和網上購物以前,消費者需要什麼就得到實體店去選購。實體店的經營者就形成了一個慣性思維的怪圈。一.等顧客上門。二.我賣什麼,顧客就得買什麼。但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網上購物已成了消費者的一個新常態。消費者在家裡就能買到稱心的商品,而且價錢也便宜,還能送到家裡,幹嘛要到實體店裡來消費,是慣性思維讓實體店舉步維艱。實體店想要擺脫目前的困境,首先必須先跳出慣性思維的怪圈,結合自身的優勢,跟上互聯網時代發展的腳步,除此之外沒有捷徑可走。

警惕!不要讓自己陷入慣性思維的“怪圈”

互聯網時代

在目前我們的一些創新、改革碰到的阻力大多數就是來自傳統和習慣。在絕大多數時候,人們都是採取最熟悉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因為我們覺得使用自己最瞭解的方式更易取得成效。但當我們努力用熟悉的方案去解決問題時,很多問題仍然沒法得到改善,甚至更加惡化。

警惕!不要讓自己陷入慣性思維的“怪圈”

必須突破習慣思維

突破習慣思維,才能獲得進步,人要有邏輯思維,不要受慣性驅使。

我們應該少用“鳥籠邏輯”去推斷別入,也要避免使自己陷於“鳥籠邏輯”中,成為一個墨守成規、頑固不化的人。

警惕!不要讓自己陷入慣性思維的“怪圈”

少用鳥籠邏輯

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也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我們必須變化地去看待事物。抱著舊觀念舊、框框去看待新問題、新情況,必然是行不通的。遇到新問題,新情況,我們換個角度去思維,那些困擾我們的問題也許會迎刃而解。

警惕!不要讓自己陷入慣性思維的“怪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