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理論前沿|韓俊:做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篇大文章

理論前沿|韓俊:做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篇大文章

理論前沿|韓俊:做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篇大文章
理論前沿|韓俊:做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篇大文章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振興鄉村戰略,意義重大而深遠。這是我們黨站在新時代的歷史起點上提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新旗幟和總抓手,反映了時代的呼喚、發展的必然、人民的期盼。實施振興鄉村戰略,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治理有效、鄉風文明、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戰略上有新思考,目標上有新要求,制度上有新設計,政策上有新安排。

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以後,中央各部委、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紛紛召開動員會議、成立組織機構、開展大調研大討論、起草貫徹文件或落實方案。山東省調整了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由省委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印發了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40條具體意見。浙江省成立了由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組長的鄉村振興領導小組,研究制定了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高水平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行動計劃,列出30個重大項目,計劃總投資5000多億元、信貸投入5000多億元。廣東省成立了由省委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的省委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統籌領導鄉村振興各項工作。江西省出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召開了下至鄉鎮一級的現場會。

各地普遍反映,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個系統的工程。一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三農”思想,進一步強化戰略共識。習近平總書記“三農”思想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根本遵循,要切實用以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把力量凝聚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各項任務上來,奮力開創新時代“三農”工作新局面。二要全面把握鄉村振興戰略的“四梁八柱”,進一步明確重點任務。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要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黨中央關於鄉村振興的大政方針已經明確,要真刀真槍地幹起來、持之以恆地幹下去,捨得真金白銀的“硬投入”、創造政策健全的“軟環境”,堅決把黨中央的戰略部署落到實處,把宏偉藍圖一步一步變為現實。三要實化細化有關政策,制定相關配套方案,把施工圖抓緊作好。必須加強和改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原則落到實處,強化制度性供給,強化人才支撐,強化投入保障,強化規劃引領作用,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各項重大政策舉措落地生效,為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開好頭起好步。

鄉村振興主要有三個標誌。一是鄉村產業多樣化。在實現農業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鄉村產業逐步向多樣化的方向發展,鄉村就業創業發展機會增多。二是功能價值凸顯化。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善和生態環境的改善,城鄉生活條件差距顯著縮小,鄉村吸引力增強,居住度假休憩養老功能逐步擴張,鄉村功能價值日益凸顯。三是人口迴流見端倪。當前,人口迴歸迴流農村趨勢初見端倪,並逐步強化。從總體上看,我國仍處在人口由鄉村向城市集中的階段,農村人口外流的趨勢短期不可能逆轉,但今後人口迴歸迴流農村的現象將會大量出現,農村人口持續大規模外流趨勢有可能會放緩。鄉村振興與否,關鍵看人氣。實施振興鄉村戰略,就是要防止農村人口過度流失,為此,需要處理好“走出去”、“留下來”和“引回來”的關係,要讓農村的產業留住人,讓農村的環境留住人,讓農村的機會吸引人,讓農村更有人氣,這是最重要的標誌。

實現鄉村振興面臨著重要機遇,具備一定的基礎。一是新需求引致新供給。

對農業農村需求的變化正在引致供給的創新,城鎮居民對農業農村的需求日益多元化、高級化、個性化,這為生態農業、有機農業、定製農業、創意農業、休閒農業、鄉村旅遊、農村電商等的發展帶來重要契機。二是基礎設施顯著提升。鄉村發展條件顯著改善,交通網絡的不斷完善增強了鄉村的可達性,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逐漸普及縮短了城鄉距離,物流配送體系的進入便利了農村與市場的連接。三是回鄉創業開始出現。近年來,各種形式的“新回鄉現象”大量出現,說明鄉村吸引力的增強及社會對鄉村發展機遇的認可。對此,我們要審時度勢,因勢利導,做好實施振興鄉村戰略這篇大文章。

鄉村振興是一個大戰略,是一篇大文章,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五個振興”的科學論斷,明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和路徑,明晰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任務書和路線圖。我們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圍繞“五個振興”抓好重點工作。振興鄉村產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是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根本保障,是提高經濟發展質量、促進城鄉深度融合的必然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鄉村產業發展已取得顯著進展。一是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得到有效保障。糧食產量連續5年穩定在12000億斤以上,肉、蛋、菜、果、魚等產量穩居世界第一,人均佔有量均超世界平均水平。二是現代農業建設邁出新步伐,物質裝備水平大幅提升。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已經超過65%,小麥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玉米水稻機械化水平超過75%,我國農業生產方式已由千百年來以人畜力為主轉到以機械化作業為主的新階段。三是優化農業結構開創新局面,農產品質量效益明顯提升。兩年累計調減籽粒玉米種植面積近5000萬畝,大豆麵積增加1600萬畝。綠色、生態、優質、安全的農產品生產和供給明顯增加。四是農村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開闢農民創新創業新渠道。農產品加工業、休閒農業、鄉村旅遊、農村電商競相發展,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返鄉創業熱度上升,全國返鄉創業人數增幅連續5年保持在兩位數,農業農村正成為投資熱土。

五是農業綠色發展有了新進展,環境問題得到初步遏制。農業資源利用強度下降,農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係數提高至0.55以上,退耕還林還草4240萬畝,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擴至1200萬畝。農業面源汙染加重問題趨緩,全國農藥施用量實現零增長。

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總的考慮是要實現產業興旺。產業興旺是振興鄉村的中心任務,也是激發鄉村活力的基礎所在。產業興旺,不僅要農業興,更要百業旺,鄉村要呈現出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三產深度融合的新景象。要推進農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實現從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的歷史性跨越。要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形成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的“異軍突起”。要立足鄉村產業的發展定位,選擇重點行業也應有新標準。推進鄉村產業振興,要重點把握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一是必須適宜農村,能夠充分發揮農村比較優勢,富含農業農村氣息,承載鄉村價值,不能簡單移植城市二三產業。二是必須紮根農村,從本鄉本土生長,與農業農村密切相關,廣泛帶動農民群眾參與,實現共同富裕。

三是必須深入融合。秉持開放共享理念,實現城鄉產業雙向借力、聯動發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分工明確、緊密銜接、運行高效的多元化鄉村產業形態和多功能鄉村產業體系。鄉村產業涉面廣,行業門類眾多。從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目標出發,結合鄉村資源稟賦特點,綜合考慮農村居民就業增收要求和城鄉居民更高品質消費需求,重點支持發展現代農業、農業生產性服務業、農民生活性服務業、發展傳統手工業,大力推進農產品產地初加工、積極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鄉村建築業、鄉村環保產業、鄉村文化產業等等。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強調規劃引領。要結合未來十年、十五年或者是更長一段時間農村人口的變動趨勢,科學規劃未來鄉村發展的空間佈局。目前,在土地利用規劃、村莊佈局規劃、生態保護規劃和農村產業發展規劃等方面,各地都有一些探索,也形成了不少好經驗、好做法。然而,實踐過程中,仍然出現各種規劃相互打架的現象。因此,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強調規劃引領,真正做到多規合一,一張藍圖繪到底,苦幹實幹、久久為功。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從根本講要重塑城鄉關係,走城鄉融合之路。我們講城鄉融合發展,不是把農村變成城市。城鄉一體化也不是城鄉一樣化,不是簡單按照工業化思路發展農業,也不能夠照搬城市建設的方式建設鄉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以體制機制創新,破解發展中的各種難題,要注重分類指導、因村制策、因地制宜。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要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當前,很多鄉村建設項目熱火朝天,卻沒有農民參與的影子。不能政府幹、農民看,一定要體現農民的主體地位。只有政府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把億萬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真正調動起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鄉村振興戰略才有望紮紮實實往前推進,才能夠造福於億萬農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