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為什麼中子星不會坍縮為黑洞?

為什麼中子星不會坍縮為黑洞?

黑洞是宇宙中的極端天體,理論上,只要把足夠的質量擠入一個足夠小的體積中,結果就會產生一個黑洞。從它表面逃逸所需的速度將達到光速,因為光速是最快的速度,所以任何東西都無法從黑洞中逃出來。

雖然理論上製造黑洞很容易,但實際的正常物質很難做到這一點。氫是宇宙中最常見的元素,它會在高溫和高密度的連鎖反應中融合形成一顆恆星,而不是黑洞。像白矮星和中子星這樣的恆星核,也能抵抗住引力坍縮,避免成為黑洞。白矮星的質量只能達到太陽的1.4倍,而中子星的質量可以達到太陽的二至三倍。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

在我們的宇宙中,我們所知道的基於物質的物體都是由一些簡單的成分組成的,即質子、中子和電子。每一個質子和中子都由三個夸克組成,一個質子包含兩個上夸克和一個下夸克,一箇中子包含一個上夸克和兩個下夸克。另一方面,電子本身就是基本粒子。粒子有兩類,即費米子和玻色子,夸克和電子都是費米子。

為什麼中子星不會坍縮為黑洞?

事實證明,當涉及到黑洞形成的問題時,這些分類特性是至關重要的。費米子有一些特性玻色子沒有,包括:(1)費米子有半整數自旋(如±1/2,±3/2,±5/2等),玻色子是整數自旋(0,±1,±2等);(2)費米子有對應的反粒子,玻色子沒有;(3)費米子滿足泡利不相容原理;(4)最後一個特性是防止物質坍縮成黑洞的關鍵。

泡利不相容原理只適用於費米子,而非玻色子,這個原理表明在任何量子系統中,沒有兩個費米子可以佔據相同的量子態。也就是說,如果把一個電子放在一個特定的位置,它會在那個狀態下有一組性質:能級、角動量等等。

然而如果把第二個電子放到系統中相同的位置,它就被禁止擁有相同的量子數。它必須要麼佔據一個不同的能級,有一個不同的自旋(如果第一個是-1/2,它就是+1/2),要麼在空間中佔據一個不同的位置。

為什麼中子星不會坍縮為黑洞?

這就是為什麼原子有不同的性質,為什麼原子在複雜的組合中如此結合在一起,以及為什麼元素週期表中的每一個元素都是獨一無二的,因為每種原子的電子排布不同於其他原子。

質子和中子相似。儘管它們是由三個夸克組成的複合粒子,但它們表現得就像單個的費米子一樣。它們也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沒有兩個質子或中子可以佔據相同的量子態。電子是費米子,這是防止白矮星在自身引力下坍縮的原因;同樣中子是費米子,這也阻止了中子星進一步坍縮。泡利不相容原理是防止所有最緻密的天體成為黑洞的原因。

當觀察宇宙中的白矮星時,它們的質量上限大約在1.4倍太陽質量,即錢德拉塞卡質量極限。由於沒有兩個電子能佔據相同的量子態,因此量子簡併壓力是阻止黑洞形成的原因,直到超過極限值。

為什麼中子星不會坍縮為黑洞?

在中子星中,有一個類似的質量極限:托爾曼-奧本海默-沃爾科夫極限。最初預計這將與錢德拉塞卡質量極限相同,因為基礎物理是相同的。當然,並不是特定的電子提供了量子簡併壓力,但是原理(和方程式)幾乎是一樣的。根據觀測可知,中子星的質量比1.4倍太陽質量要大得多,可能會上升到太陽質量的2.3或2.5倍。

不過這種差異是有原因的。在中子星中,強大的核力起了作用,對比費米子冷氣體的簡單模型,它造成了更大的有效排斥力。在過去的20多年裡,中子星理論質量極限的計算結果有很大變化:從大約1.5倍到3.3倍太陽質量。數值不確定的原因是對極其緻密物質行為的未知,就像原子核中的密度一樣,都是不瞭解的。

或者更確切地說,這些未知事件困擾了我們很長一段時間,直到上個月的一篇新論文改變了這一切。論文作者V. D. Burkert,L. Elouadrhiri和F. X. Girod剛取得了關鍵的進展,用於瞭解中子星內部發生的事情。

為什麼中子星不會坍縮為黑洞?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質子和中子的核子模型已經有了很大提高,同時也改善了計算和實驗技術。最新的研究使用了一種被稱為康普頓散射的老技術,把電子發射到質子的內部結構中去探測它的結構。當一個電子與一個夸克相互作用時,它會釋放一個高能光子,以及一個散射的電子,並導致核反衝。通過測量這三種產物,可以計算出原子核內夸克經受的壓力分佈。發現結果令人震驚,質子中心附近的平均峰值壓強達到10^35帕斯卡,比中子星內部壓強還大。

換句話說,瞭解了單個核子內部的壓力分佈,我們可以計算出什麼時候,在什麼條件下可以克服這種壓力。雖然這個實驗只針對質子,但中子的結果應該類似,也就是說在未來,我們應該能夠計算出更精確的中子星質量極限。

為什麼中子星不會坍縮為黑洞?

質子內部巨大壓力的測量結果以及壓力的分佈,向我們展現了防止中子星坍塌的原因。每個質子和中子的內部壓力來源於強核力,這種壓力支撐著中子星。我們在精確確定質量閾值上得到了很大提升。除了依賴天體物理學的觀測,核物理實驗可能提供了理論上理解中子星極限所在的路標。

相關研究論文已經發表在《自然》(Nature)雜誌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