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 大學專業的3個真相:你的選擇,決定了你一生的高度

有一句爛大街的話,叫“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某種程度上,這句話是對的。因為對絕大多數人而言,很難在“努力”這個層面上與自己的同齡人拉開顯著差距。你比別人多努力20%,基本上還真是難以抵消選擇的差別,尤其是大家都挺努力的情況下。比如同樣清華畢業,經管本科前十名能拿到香港高盛起薪80萬的offer,而生命學院的同學能找到月入1萬的工作都得燒香。

所以在人生中第一個能夠體現“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的十字路口,我們真得眼睛瞪得像銅鈴,不說一定要選一個碾壓全世界的好行業(這也要取決於歷史的進程和你的契合程度),總歸是要選一個自己努力著有合理回報的美滋滋專業才好。

以及,到時候你能選什麼專業,跟你現在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別以為選專業就是高三的事。現在最炙手可熱的計算機專業,文科同學到高考完之後幾乎完全不可以選,因為數學基礎達不到。也就是說,如果你文理分科選了文,那麼基本上與改變世界的主要驅動力無緣了。而絕大多數同學選擇文科,不是因為對政史地愛得深沉,而是對數學恨鐵不成鋼。

所以,少年,學好數學,給自己更多選擇,更好的工作,賺更多的錢。

大學專業的3個真相:你的選擇,決定了你一生的高度

1.火辣辣的金融行業

金融業從2008年後開始變成各個學校的大熱專業。

關於金融專業,總有一部分同學,尤其是工科同學,非常不屑,嗤之以鼻,典型想法如下:

“離錢近就掙錢多嗎!傻!”

“人還是要學一門技術,真正掙大錢的也是技術。”

六年以前,小微君也跟大家有同樣的想法,不過上了清華之後,小微君驚訝地發現,離錢近,就是掙錢多。不僅掙得多,還掙得快。

金融行業的主體包括會計師事務所、商業銀行、投資銀行、玩股票和債券及其他金融衍生品的基金、做私募股權投資的基金,等等。

金融業是服務於實體經濟的,但是實體經濟發展到一定水準,想上市、想融資、想發展,一定需要金融業的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不好,金融業固然會死,但是金融業死了,實體經濟絕對早就死了。這一點大家一定要記牢,不要覺得金融業是服務業,人家地位就低。

恰恰相反,因為金融業的經營活動不需要固定資產投資,價值基本上都是人創造的,所以金融業的薪酬水平,基本上高於任何一個實體行業(計算機除外)。

如果你成績好,考上了清北復交人浙,那麼你大概率會去投資銀行和基金,或者商業銀行總部,而不會落到會計師事務所和商業銀行分行。投資銀行主要幫助企業融資,包括上市融資和發行債券等融資;基金則玩股票為主,是專業的股市投資者,或者投資有價值的公司,幫助它們經營,等它們價值上去之後賺一大筆。

任何一個行業,只要固定資產投資過高,生產資料佔比過重,人的薪酬就高不到哪裡去了。比如機械專業,近年來待遇真是慘不忍睹,根本原因除了市場競爭太激烈,市場趨於飽和,還有就是機械類企業必然要購置大量的生產設備,以及蓋配套的廠房,生產設備每年還要折舊,人是設備的附庸。

反觀金融類公司,在城市中心有個體面的辦公室,每人配備一個工位、幾臺電腦就夠了,利潤幾乎都是人創造的

,為了留住人才,持續產出利潤,人的薪酬當然非常高。

所以呀,離錢近的行業,賺錢還真是多,因為人家是用錢在生錢,人的任務就是管錢,成本太低了,利潤太高了,賺得自然就多了。

以及,研究股票也是一門技術,經濟週期的預判,經濟規律的掌握,從宏觀到微觀,從紛繁複雜的現象看到本質,往小了說可以預測股市債市漲跌,往大了說,簡直可以指導國民經濟的運行。金融和經濟發展到現在,決非無用之學。

每年都有無數清華北大的學生去申請證券分析師的崗位,你猜他們在做什麼?

分析股票!

他們腦子可沒進水。這一行,做到三年,年入百萬,很常見;做到五年,一年五百萬也不是夢。

選擇真的很重要,知識也真的可以轉化為財富。好好努力吧!考名校金融類專業,妥妥的高富帥白富美!

退一步說,如果你沒考上清北復交人浙,讀了普通的985、211,甚至普通一本,你是否就無法從事金融類工作了?

的確,這樣你距離投資銀行和基金就有相當差距了,要知道外資投資銀行真的是藤校擠破頭地搶,而國內的投資銀行和基金,也進化到了清華北大簡歷一沓一沓地投、海龜名校研究生、博士生削尖了腦袋往裡擠的地步。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你就不能從事金融相關工作。

畢竟,還存在著一組鼎鼎大名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本科畢業可去,十年可升合夥人。辛苦是非常非常辛苦的,但是賺的錢,抵得上你的付出——合夥人年收入百萬不成問題。

另外,在大基金裡有一個流派,叫做量化派,擅長用程序分析市場,利用市場的波動賺錢。這一派也很興旺發達,而且因為採取自動化手段,相對來說沒那麼累,賺錢可是不少。美國搞量化的同志們,剛入職也能賺50萬美元一年(約合320萬人民幣)。量化一般都是數學好的人去做,每年有大量的物理博士去華爾街搞量化(因為他們數理基礎非常好)。

如果說世界上有什麼辦法可以快速致富,顯然學好數學是一條捷徑。

2.你可能不知道你真正喜歡什麼

選專業的時候還有一個常見的誤區,就是非常莫名其妙地固執著一個自己很“喜歡”的專業,別人怎麼勸都不聽。其實你所謂的“喜歡”,很可能是自己能力不足或見識不夠的情況下,對專業選擇的一種偏見。

有一個考上覆旦的男生,高中的時候數學和物理學得不太好,相對來說化學和生物就比較突出了。他報志願的時候對周圍人說:我喜歡的就是化學和生物,我要做一名優秀的化學家或者生物學家。最後他報了復旦生物系,但是大學四年發現,自己對養果蠅、做實驗其實說不上有多大的興趣,而且這些技能根本沒有對口的公司,純粹是培養的學術技能,要想學以致用,只好一直搞學術。

可是學術界是那麼好混的嗎?不讀完博士,連混學術界的資格都沒有,一般還得再做一兩站博士後,才能找到一個職位,這時候都已經三十二三歲了。做了研究員,

日常工作還是絞盡腦汁做實驗、發表文章,薪酬只能說中等,比比自己那些去了大公司甚至自己創業的同學,簡直想撞牆。

他其實並沒有非常痴迷而狂熱地愛生物,只是數理類專業沒學好,就潛意識裡拒絕學這些相關專業。

事實上,對於理工科學生而言,除了金融,眼下最賺錢、出路最好的工作,基本都出自數理相關專業,如計算機、軟件技術、大數據、信息管理、電子科學技術等。

君不見,C9高校的學生,每年去的最多的是哪家公司?

華為!因為錢多!因為招聘基數大!華為每年的招聘量,可能比全國投資銀行和基金們加起來還要多。

這是清華就業前五名的單位:

大學專業的3個真相:你的選擇,決定了你一生的高度

這是北大就業前五名的單位:

大學專業的3個真相:你的選擇,決定了你一生的高度

華為是搞什麼的?交換機,通信設備,手機,軟硬件兼修。C9高校電子/計算機/通信類博士,去華為至少年薪50萬。

要避免這種“虛假的喜歡”導致的悔恨,最好的辦法就是高中階段就不要偏科,儘自己所能去學好每一門科目,這樣才能在高考完選專業的時候,給自己選擇高薪(但是可能有些困難)專業的勇氣。

3.勸人學法,千刀萬剮?

文科同學的選擇相對少一些,但其實也不差。現如今個性化年代,一手好文章的自媒體大V賺得盆滿缽滿,寫文章寫得好,也是能出大名、發大財的。

說回比較正規的選擇,對文科同學來說,比較好的專業,還是金融和法律

金融前面已經說了,其實除了搞量化,其他金融、投資類工作文科同學也都能做,只要你在大學裡好好學。這裡著重說一下法律。

一直以來,都有一句話:“勸人學醫,天打雷劈。勸人學法,千刀萬剮。”

勸人學醫是不是天打雷劈,今天這篇文章裡且不討論,下期我們仔細討論學醫的問題;而勸人學法,很明顯,並不會千刀萬剮。

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法律服務,其實很接近金融服務了。

學法律可以去公司做法務,可以去公檢法機關,可以繼續深造然後當教授,也可以選擇當律師。

律師又可以分為訴訟律師和非訴訟律師。訴訟律師主要打官司,非訴訟律師不打官司,他們主要承接資本市場的業務,包括投融資、併購重組、IPO、上市公司再融資、新三板,還有零星的法律顧問業務等。大家可以看到,其實非訴訟律師做的工作跟金融服務密切相關,也是服務於實體經濟,利潤全部由人創造,所以收入也很不錯,雖然比不上投資銀行,但是工作五年之後年薪50萬以上,非常非常普遍

當然,也不是隨便什麼阿貓阿狗就能進好律所賺大錢的。現在北京的好律所裡是擠滿了北大法學院、清華法學院的研究生(是的你沒看錯,中國政法大學的研究生都沒太大競爭力,而且一定要至少是研究生,本科生基本免談),而且還有很多國外名校唸了LLM的學生。

其實歸根到底,還是那句話:讀好大學,選好專業,認真努力,成功可期。

說是選擇決定高度,其實仔細想想,最終能決定你的選擇的,還是努力,是實力。

如果可能的話,每個人都想選清華北大,但是實力不允許。

如果可能的話,很多考上清華北大的人都想選金融或計算機、電子等專業,但是分數有差異,必須服從調劑。

如果可能的話,無數人想要從事投資工作,錢滾錢,賺大錢,奈何人家只要最優秀的人才。

到最後你會發現,高中最努力、高考後做出正確選擇的人,早早地成了人生贏家。

現在你還沒有讀大學,沒有參加工作,生活殘酷的一面還沒有露出獠牙,同學之間巨大的差距還沒有拉開——很快的,很快你就會感受到,那種難以形容的失落感

學校、專業、城市,哪個是報考的第一考量因素?

很多考生和家長在報志願的時候都會面臨這樣一個難題:學校、專業、城市到底應該優先選擇哪一個?其實,在做這個選擇之前,先要決定的是你想學什麼專業。

如果你想學工科,應該以專業排名為導向;

如果你不學工科,首先以城市地區為導向,其次考慮學校排名,最後考慮專業排名。

01

中國大學的專業分佈

首先,大家應該瞭解一下中國大學專業的一個大概分佈。在中國,我們把所有專業分成了十三個學科門類,分別是:

大學專業的3個真相:你的選擇,決定了你一生的高度

大家注意,每一個學科門類都有一個學科門類代碼,前面的數字就分別是這十三個學科門類的代碼。這個學科門類意味著孩子上哪個學科門類的專業,畢業後就授予相應的學位。

給大家舉個例子,比如說教育技術學,這個本科專業可以授予教育學學位,也可以授予理學學位。

這裡面一定要注意,如果是授予教育學學位的學校,專業課主要是從教育技術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上來培養學生;如果是按照理學學位招生的,主要是從技術的角度去培養學生,上的主要課程是不一樣的!

那麼在報考的時候除了需要問清楚學校是按照哪個學科門類招生, 還有就是要從專業代碼上判斷。

02

學工學?看專業排名

這十三學科門類中,為什麼工學這麼特殊,要看專業排名呢?

主要原因是:工學的專業排名,代表著一所學校在這個專業的先進程度。

在工學領域,專業排名靠前的學校學的東西,專業排名靠後的學校根本就涉及不到!或者說,排名靠前的學校培養出的學生能幹的,排名靠後的學校名氣再大,學生也沒有那個技術!

03

為什麼優先選擇城市呢?

中國有34個省市自治區,不同地方的經濟發展、風土人情都是不一樣的,而學校的所在地可以說是你的第二故鄉,很可能會成為你將來就業的地方。

尤其在剛畢業找工作時,就業的地域性,是普遍存在的。

比如黑龍江的高校,去黑龍江高校招聘的企業,大多都是黑龍江當地的本土企業,外地的企業基本只去黑龍江最好的幾所高校去招聘,所以大多數黑龍江高校的學生,是由本地企業來消化的。學生自己去找工作,也大多有限選擇當地的企業,畢竟在本地發展難度會小一些。

所以不同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相關產業也不一樣,給畢業生提供的選擇也不盡相同。所以地域的選擇對於你一生的成長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老師建議,可以參考選擇城市三要素

第一,城市的人口增長情況。

增長人多就意味著相應的各方面的就業機會就多,一個城市只有能夠吸引人才,能夠讓人才在當地就業創業發展,這個城市才會相應的比較有希望。

第二,城市的第三產業比重,以及增速。

在經濟學的概念裡,明確了各行各業所屬的產業類別。第一產業是指農林牧漁,第二產業是工業,第三產業指的是服務業。

像英國、法國、美國、日本等世界發達國家,第一產業僅佔GDP的1%,而第三產業佔整個GDP的70%到80%。

所以對於一個城市來講,它的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相比例比較高就意味著有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發展。這裡不是說農業不重要,也不是說農業沒有發展,第三產業發展的基礎是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三個產業同時發展的時候,第三產業發展的會比較快。

第三,城市的交通是否便利。

一個城市如果交通不便利,可能我們自己都沒有去的慾望,城市的經濟發展也無法得到相應的保證。

報志願的時候,建議先去一個好一點的地區,哪怕這所學校沒有那麼有名那麼好,但是在不同城市的孩子,見識是不一樣的,所接觸到的東西也不一樣。

04

為什麼名校的學生更受青睞?

假如一個活你能幹,名校的同學也能幹,好的企業當然願意要名校的同學。

主要是基於以下兩個原因考慮:第一,名校的同學更有自信。

建議大家有機會去那些名校尤其是C9聯盟(C9聯盟是指我國第一批“985工程”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9所高校)看一看。你會發現,學生的精神面貌跟其他高校的人確實不一樣,跟他聊天你就會發現,他身上透著滿滿的自信。

第二,名校的同學通過考名校,證明了他們是有毅力可以堅持幹好一個事情的。而普通高校的同學難以證明自己是有毅力堅持幹自己可能不喜歡乾的事情的!你說我也很有毅力,那麼你通過什麼證明了?

往往我們在工作當中,堅韌和自信是戰勝困難最重要的武器。這就是為什麼名校的同學更容易受到青睞!

最後想跟大家說:別放下筆,高考最後一題:志願怎麼填報?想好了,再出發,將會事半功倍!小優老師祝福同學們,都能考上自己心儀的學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