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宇宙沒有邊界,生命也沒有邊界,霍金脫去了肉體凡胎,飛向了群星

今天,人類世界永遠失去了一個有趣的天才。

宇宙沒有邊界,生命也沒有邊界,霍金脫去了肉體凡胎,飛向了群星

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英國去世,享年76歲。

他生於伽利略忌日,死於愛因斯坦的誕辰。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

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

代表作品有《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大設計》等。

霍金21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

1979至2009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

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

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他是科學界神一般的存在。

生命沒有邊界

著名攝影師Platon Antoniou曾分享一則關於霍金的故事。

他為霍金拍攝時,霍金的狀態不太好。

拍完要離去時,Platon轉頭問了霍金一個問題:

“您能不能給我一個詞,談談您想對這個世界說什麼?”

霍金的護士接過話說:“對不起先生,霍金先生已經很累了,他眼睛下面的肌肉也在萎縮,他恐怕做不到。”

光標移動的聲音隨即傳來:霍金用眼睛下面那一小塊活躍肌肉指揮的光標,停在了字母“w”上。

護士聽到後,略帶歉意地說,“不好意思,霍金先生這段時間打字常常不受控制,有時會打出來一些無意義的字。”

但她剛說完這句話,光標又動了,這次它停留在“o”上。

直到最後,光標定格在“w”。

霍金用盡全身力氣,打出了他對這個世界想說的話:“wow”。

即使一生被禁錮在輪椅上,他依然覺得這個世界值得人驚歎與熱愛。

如同他在演講裡說的那樣:

人類的努力應該是沒有邊界的,我們千差萬別,不管生活上多麼糟糕,總有你能夠做的事情,並且能夠成功,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希望。

宇宙沒有邊界,生命也沒有邊界。

今天,他只是脫去了肉體凡胎,飛向了群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