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3 真實的西班牙鬥牛,殘酷血腥,令人目瞪狗呆!

真實的西班牙鬥牛,殘酷血腥,令人目瞪狗呆!

西班牙鬥牛是一項極具觀賞性的體育運動,鬥牛士手握紅布在檔前搖晃,不斷挑釁怒氣衝衝的公牛,公牛被激怒了就會奔向鬥牛士,目標就是那塊紅布,然後鬥牛士很靈活的轉身躲掉公牛,如此重複,直至公牛累癱。鬥牛全程驚險刺激,稍有不慎,鬥牛士就會被爆菊(那酸爽......),觀眾也會在提心吊膽中看完整個表演。

目前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繼續流行鬥牛運動,但他們只是把鬥牛當作表演,做了大量的保護措施,鬥牛失去了殘酷性。即便如此,觀眾仍然能獲得強烈的視覺享受。

真實的西班牙鬥牛,殘酷血腥,令人目瞪狗呆!

其實這些國家的鬥牛跟玩似的,看看下面這個民族的鬥牛,讓你知道什麼叫殘酷。

早在4000年前,愛琴海上特大的島,叫做克里特島。島上住在一群活躍的人民,他們的業餘愛好就是鬥牛。克里特鬥牛毫無保護措施,比現在的鬥牛表演更殘酷、更血腥,而且是作為一項全民熱愛的運動,不是用來盈利的。

那時候,克里特島就孕育出了豐富燦爛的文明。它的文明象徵物主要有“米諾斯迷宮”(就是王宮)、陶器、青銅器、線性文字A、巨大的海船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鬥牛運動。

克里特島的先民早在4000年前就喜歡上了鬥牛運動。克里特島氣候宜人、雨量充沛,地理面積在希臘所有島嶼中是最大的。島上有大片適宜耕種的土地,盛產品種最良好的公牛,但好像克里特人並不喜歡耕種,牛很少被圈養耕田,野牛比家養牛要多的多。

克里特島四周環繞愛琴海,島上先民天生有良好的水性,熱衷於出海貿易或者當海盜,富有不畏艱苦的探險精神。在勞作之餘,他們不喜歡安靜地探求學術文化知識,而是喜歡逗弄同樣活力四射的公牛。於是,島上的鬥牛運動開始興起,並逐漸成為島上的主流運動。

克里特人的鬥牛運動跟現在的鬥牛表演有很大區別。

首先,現在的鬥牛表演主要是鬥牛士手握紅布巧妙躲避公牛的攻擊,動作僵硬簡單、有重複的嫌疑。該表演對鬥牛士做了充分的保護,對牛的挑選有嚴格的標準,對鬥牛場所要求也很高,而且主要是以盈利為主。這種鬥牛表演對牛非常不公平,鬥牛士是表演的核心,牛變成了“配角”。

真實的西班牙鬥牛,殘酷血腥,令人目瞪狗呆!

而克里特鬥牛就是一項很普通的民眾運動,就跟我們跑步一樣。他們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都能舉辦一場鬥牛運動,前提是身邊有牛。他們的鬥牛運動要求很低,有一頭野牛,兩個美女、一個“帥哥”(醜男)即可,不需要紅布,任何場地都行。

克里特鬥牛全過程:帥哥跳上野牛的背部跳迪斯科,兩個美女在野牛的一前一後站著,野牛前面的美女搔首弄姿,迷人的小眼睛不停地對著野牛拋媚眼(想想都刺激),被男女這樣挑逗,野牛哪裡受得了,最終會按捺不住向美女奔去,美女不只是美,而且身懷絕技,她會抓住飛奔過來的野牛的牛角,野牛會習慣性的甩頭想把美女狠狠地甩掉。但是美女身體輕盈,剛好藉助公牛的甩勁以及牛背上的帥哥的接應,縱身躍到公牛的身後(類似於現在的跳山羊運動),早在公牛身後等待的美女,會張開雙臂抱住從空中掉下來的美女。還沒等公牛回過神來,兩個美女立刻拉開陣勢,重新挑逗公牛。整個過程帥哥主要負責在牛背上跳迪斯科,以及接應翻躍空中的美女,其他啥事沒有。

克里特鬥牛雖然沒具體的保護措施,但是參加鬥牛的男女都有豐富的鬥牛經驗,而且他們互相約定,禁止傷害牛,說明了克里特人對野牛充分的敬畏和尊重。

克里特人人都擅長鬥牛,而且人人都喜歡鬥牛。他們鬥牛之所以喜歡野牛,是因為野牛具備野性、暴力、血性等特徵,正符合他們對刺激性、殘酷性的追求。

由於社會生產力的制約,很多自然現象古人是解釋不了的,一般都歸之於神靈,克里特人也不例外,非常信仰神靈。

克里特人喜歡四處活動、體力充沛,他們認為他們信仰的神靈也具有強權和巨大的力量。因此,野公牛成了克里特人敬仰的神靈,受到他們的瘋狂崇拜。

克里特人痴迷於野公牛崇拜,或許是因為野公牛就是力量的象徵,又或許野公牛在他們的發展過程中起過非常重大的作用,總之,猶如歐洲人信仰基督一樣,克里特人信仰野公牛。他們的鬥牛過程其實就是他們與神靈交流的過程。

克里特人不僅僅在風調雨順的年代裡,通過鬥牛來表達他們對神靈的感謝;也會在受災歉收時,利用鬥牛向神靈懺悔。

在新舊國王權利交替時,也會利用鬥牛來給交接儀式賦予神聖的含義。前面說過,克里特人精力充沛、崇拜力量,他們敬仰的國王也必須是精力充沛。因此,當他們的國王年老或病重時,他們會逼他讓位,由國王的所有兒子中最強壯的一個繼承王位(如果國王不肯讓位,就會被殺掉)。在新國王登基典禮上,鬥牛運動是必做環節。鬥牛過程跟上述的一樣,只不過鬥牛結束後,會把使用的野公牛殺掉,用它的血來為新國王擦身,象徵無窮的力量已經傳到新國王身上了。

真實的西班牙鬥牛,殘酷血腥,令人目瞪狗呆!

其實我們可以注意到,鬥牛運動雖然是一項很刺激的運動,也是全民熱愛的運動。但是他們鬥牛使用的牛都是野公牛,而野公牛是最血腥、最殘暴的牛,而鬥牛士一般都是青年男女。這些鬥牛士雖然是年輕人,精力充沛、技巧嫻熟,但終究不是野公牛的對手,所以鬥牛免不了發生事故,很多鬥牛士最後都是活活地被牛頂死或踩踏致死。因此,鬥牛士一般都是底層人民或者奴隸去擔當,貴族官員負責觀賞鬥牛運動,他們會為鬥牛帶來的視覺快感而鼓掌歡呼,卻絲毫不管鬥牛士的死活。

克里特軍人有時候會把鬥牛運動當作訓練士兵的膽量和力量的必修課,但是會適可而止,做充分的保護措施,避免士兵重大傷亡。

鬥牛運動對牛也是一種傷害,雖然在鬥牛過程中,人與牛必須做到互不傷害,但牛畢竟是野蠻的動物,不懂人性,被激怒的牛時刻會做出傷害人的事情。只要牛傷害了人,人們就會把牛宰殺,把肉分給觀看鬥牛的人享用,吃到肉的人被認為得到了神靈的眷顧。

克里特鬥牛是一項原始、殘暴、血腥的運動。克里特民族剛剛由原始民族脫胎而來,具有很強的原始性;他們的信仰也有很強的原始性,因而他們的鬥牛也有很強的原始宗教意味。在他們看來,野公牛是力量的象徵,不管是鬥牛還是屠牛、吃牛,都是一種獲取力量、獲得新生的象徵。只是那些倒下的鬥牛士和牛,用生命詮釋了鬥牛運動的冷血、無情和殘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