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美國40年後對中國重新畫線!中國不再是可以利用的朋友

美國40年後對中國重新畫線!中國不再是可以利用的朋友

中美關係走到今天的地步,並非偶然,不能被簡單粗放地歸類為某一問題或是某一人的原因,在其背後有著幾十年的演變和積累。而未來中美關係的走向勢必也會非常艱難,其中的困難程度,可能遠超現在社會輿論的估計。如果要做一個粗略推測,那麼當下中美關係的走向,很可能決定了未來幾十年中國和美國彼此的國運,關係重大,影響深遠。

毫無疑問,從上週開始中美貿易戰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尤其是現在的中美經貿關係,雙方市場空間都很大,這兩個國家在貿易層面打起來可真的是非同小可,也一定會引發世界市場的巨震。

美國40年後對中國重新畫線!中國不再是可以利用的朋友

中美貿易摩擦背後的邏輯

然而當大家的目光都被中美經貿摩擦所吸引的時候,我們卻發現,這場以美國對鋼進口徵稅開始的國際爭鬥,背後情況非常複雜,根本目標遠非僅僅侷限於經貿,很有可能最後演化成為一場冷戰結束之後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戰略大博弈。

事實上,美國現在舉國上下正在進行一場規模空前的對華戰略大辯論、大反思。政界、學界、商界、軍界無不介入其中;從經貿、安全到人文、科技幾乎無所不包;其實從白宮推出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我們也不難分析,美國已經將中國定性為戰略競爭對手,宣告既往對華戰略徹底失敗。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2018年發佈的《國防戰略報告》甚至將美中俄三國的戰略競爭排在了美國安全的首要關切議題,替換了此前的恐怖主義。

美國40年後對中國重新畫線!中國不再是可以利用的朋友

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

在美國當地時間2月13日,6家美國情報機構首腦,同時到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參與聽證,詳細彙報中國對美國的戰略威脅。這6位情報機關首腦,分別來自中央情報局、聯邦調查局、國家安全局、國家情報局、國防情報局、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從這個龐大的陣容也可以想象,現在中美之間的形勢之緊迫。

美國為什麼在中國改革開放40年後對中國重新畫線,它把矛頭對準中國是偶然的嗎?這一切是否就是特朗普總統的意氣用事?完全不是!

中美如今的關係頗為糾結,主要是基於美國單一方面想定的四大原因。

首先,美國認為,中國不再是可以利用的朋友,失去了“朋友的價值”。冷戰時期的中國,存在地緣關係上威脅蘇聯的價值,這是當年尼克松啟動訪華,打開大門的原因。現在的美國,認為中國已經失去了這種“朋友的價值”,中俄走的很近,甚至對朝鮮問題都幫不上大忙。特朗普決定與朝鮮展開會談,實際就有這樣的背景影響。

其次美國也認為,中國的改革進入了一個停滯的階段,對於中國的未來失去了信心。外資從中國的撤出,不但帶走的是資本,帶走的是技術,還帶走了國際影響,創造出一種中國未來沒希望的普遍認知。而各種在中國遭遇阻礙的跨國公司,他們對遭遇的抱怨和投訴,也在美國製造出了不信任的感覺,認為中國的改革未來將不會實質推進。

不再是朋友,而是戰略競爭對手

那麼中國不再是朋友,對美國來說又會是什麼角色呢?我們相信,在美國看來,中國已經是戰略上的競爭對手,當中國從“新絲綢之路”轉變到“一帶一路”倡議,最大差異就在於,中國一腳踏進世界海權領域的紅海競爭,這是西方若干世紀以來的傳統影響力區域,也是世界財富的主要積聚區域,美國在世界的夥伴關係全繫於此,因此全力遏制這種趨勢,成為攸關美國未來世界地位的選擇。

美國40年後對中國重新畫線!中國不再是可以利用的朋友

與此同時,美國還意識到,中國已經強大到再也不是一種“無害存在”。中國的強大與中國的市場是有直接關係的,過去的中國市場對西方還有吸引力,美國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接受那種認為市場利益抵消了中國強大所造成“危害”的觀點,但現在的美國看到,大量外資離開中國,在中國市場上的美國企業也佔不到什麼便宜,而且雙邊經貿關係還存在鉅額逆差,這就導致美國認為,中國市場已經失去了價值。

中美關係的未來會怎麼樣?

在ANBOUND首席研究員陳功看來,今後的中美關係需要雙方的“補課”。

中國要“補課”的是與美國社會各階層的廣泛接觸,而不僅僅是幾個巨頭“生產者”以及少數邊緣化的美國政治人物;美國則要更瞭解中美合作對世界的意義,對美國的意義,貿易並非是簡單的貿易,中國也非是簡單的秩序挑戰者,中美之間的關係攸關整個世界的制度體系。

中美關係走到今天的地步,並非偶然,不能被簡單粗放地歸類為某一問題或是某一人的原因,在其背後有著幾十年的演變和積累。而未來中美關係的走向勢必也會非常艱難,其中的困難程度,可能遠超現在社會輿論的估計。

如果要做一個粗略推測,那麼當下中美關係的走向,很可能決定了未來幾十年中國和美國彼此的國運,關係重大,影響深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