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 折耳根:讓南北方人大有爭議的物種

折耳根的學名叫做“魚腥草”,顧名思義,它是一種帶有腥味的植物,有藥效,可以食用。

折耳根:讓南北方人大有爭議的物種

關於魚腥草的來歷還有個小故事:

相傳很久以前,在一個貧困的村子裡,有對不孝夫妻時常虐待雙目失明的老母親。一次,老人患了重病,高燒、咳嗽、咳膿血不止,夫妻倆不但賴著不給 母親治病,還怪老人裝病。鄰居實在看不下去,便送來一條魚讓他們給久病不愈的母親補補身子,夫妻倆表面上應許著,背地裡卻瞞著老人連魚帶湯吃了個精光。

由於怕鄰居再來看母親時自己的醜事露餡兒而影響面子,兒子便到山坡上採來了一種有魚腥味的野菜,煮了騙母親說是魚湯,讓母親喝。善良的母親信以為真,喝了一 碗又一碗,不料,病竟奇蹟般地好了。後來,這事還是傳了出去,人們在紛紛譴責這對不孝夫妻的同,也知曉了這野菜的藥性,也由此喚為“魚腥草”。

折耳根:讓南北方人大有爭議的物種

這個故事說明了魚腥草的腥味可以跟魚一般,這個筆者可是親身領教過的。筆者是東北人,幾年前去貴州黃果樹瀑布遊玩,從貴州的鎮遠倒坐火車去黃果樹瀑布,在列車上看到有賣豆腐乾的,好多人都買著吃,看他們吃的樣子也不禁想品嚐一下。5元錢2塊,買了2塊,看到豆乾上有些植物的小根莖和辣椒片,就一起吃了,好傢伙,一股腥味直入肺腑,當時的感覺真是,說多了怕引起南北仇恨啊。

後來幾天遊玩很多地方也會賣這個折耳根,但是筆者都敬而遠之了。但後來跟親朋聚會的時候,有一個朋友是貴州遵義的,他大大的誇讚起來折耳根,還說如果沒有它,食不下咽……

折耳根:讓南北方人大有爭議的物種

這難道就是所謂的南北差異?為何如此之大呢?您對這個物種有啥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