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以史為鏡!雅俗共賞的《日本足球史》對中國足球的發展有何啟示?

以史為鑑以史為鏡!雅俗共賞的《日本足球史》對中國足球的發展有何啟示?

(本文圖片由攝影師吳華輝提供)

以史為鏡!雅俗共賞的《日本足球史》對中國足球的發展有何啟示?

以史為鏡!雅俗共賞的《日本足球史》對中國足球的發展有何啟示?

以史為鏡!雅俗共賞的《日本足球史》對中國足球的發展有何啟示?

以史為鏡!雅俗共賞的《日本足球史》對中國足球的發展有何啟示?

以史為鏡!雅俗共賞的《日本足球史》對中國足球的發展有何啟示?

以史為鏡!雅俗共賞的《日本足球史》對中國足球的發展有何啟示?

歷時八年之久,厚達600餘頁的新書《日本足球史》昨夜在廣州足球聖地天體附近的購書中心舉行了新書分享會。何曾想到,這本專業性極強的鉅著竟然出自一名大學英語教師之手——符金宇現為暨南大學國際學院英語老師,長期熱心於日本足球乃至日本文化的研究,經過不斷努力,終於完成了這本對其人生而言有著重要意義的著作。正如其在自序中所寫,“我很高興寫這樣一本書,因為這是一本我一直想寫的書,也是一本我堅信能夠寫成的書……”功夫不負有心人,符老師的願景終於得以實現。

分享會可謂高朋滿座,以致於主辦方不得不加了兩排座椅以滿足大家需求。到現場傾聽分享會的朋友相信都對日本足球乃至日本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然而,通過符老師精彩的講座分享,大家都有了更新更深的認識。毫無疑問,這是一場乾貨十足的分享會,筆者在現場便產生了回到自己數年前讀研時認真傾聽體育史這門課的感覺……符老師從老師、學生、成人、職業四大關鍵詞入手,由淺到深,深入淺出地為大家介紹了《日本足球史》的主要內容,也引發了大家的深思。會後有不少朋友現場提問,並針對熱點問題與符老師進行了熱烈溝通交流,到場的人們完全進入狀態,分享會可以說十分成功。

一箇中國人研究日本足球史併成書成冊,除了其本身對足球發自內心的熱愛以外,在筆者看來還是希望通過雙方的參照對比,促進幫助中國足球的全面提高,這一點符老師在序中也已說的很明確!日本足球目前綜合水平在中國足球之上,但這並非代表一定要學習日本。不過,兩國同為東亞近鄰,瞭解對方成功發展的精髓之處,再結合自身情況發展探索,借鑑別人的先進經驗,總歸不失為一條正途。通讀《日本足球史》,既有極具理論性、學術性的批判觀點引領,又不乏生動有趣的奇聞異事增強趣味性,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賞,確實是一本值得一讀的難得的好書。

分享會後,筆者與作者進行了進一步深入交流,也從中得到了很多啟發與收穫,下面就為大家一一呈現訪談的內容。

鳴(大佬鳴):創作這本著作的過程一定很難,其中最艱難的一點是什麼?過程中是否有一些特別的經歷或故事,讓你終生難忘?

符(符金宇):關於困難,我首先想到一句話——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對我而言創作的過程沒非難事,更大的困難是一開始能夠堅定自己的信心。我一直認為自己做的是一件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因此才會讓自己投入如此大的熱情去完成它。這本書從執筆創作到今天出版,我一次也從來沒有放棄過,這是我最大的感悟。寫書的過程其實很平淡、或者說平實,並無太大的起伏,正應了那句老話“平平淡淡才是真”。著書期間恰逢小女出生,對我而言是一種人生激勵,所以我也把這本書獻給我的女兒。

鳴:作為一名大學英語老師,怎麼會對日本足球乃至日本文化情有獨鍾?僅僅因為自己是日本隊的球迷?還是有別的原因?

符:我是一名英語老師,對日語以及日本文化的興趣更多源於小時候的愛好。日本足球是我最大的興趣之一。之所以最終選擇創作這本書,還有一段經歷願與大家分享。2009年我公派去了一趟美國,在美國的大學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一種熱情,感受到了一種追求自己熱愛事業的快樂與激勵,也找回了曾經的自己。回國後思考良久,覺得不應讓自己的青春年華白白虛度,應該去追求自己熱愛的事情。之前我一直在寫和日本足球有關的東西,所以我想為何不把自己的研究與思考集結成冊,這是我寫這本書最大的初衷,也算給自己的人生一個交待。

研究日本,實際上既要懂日語,也要了解其他語言,這樣才能進得去日本,也出得來,能夠在更高更廣的平臺,從世界足球發展的高度看待日本足球。英語是我的工作語言,對我而言是一件利器,書中引用了不少歐美更加對於日本足球的研究文獻,這樣讓我的視野更加開闊,也讓這本書更有價值。

鳴:中國足球目前的發展狀況不如日本,你覺得問題出在哪裡?我們應該學習日本足球的什麼東西,從而提升自己的水平?

符:提到中國足球,相信廣大球迷更多關注的是球場上發生的事情,而我更多關注的是場外,是體制、制度以及人文社會土壤的缺失。以我的這本書為例,很多人覺得自己不是球迷,看到“足球”二字就望而卻步。實際上足球絕非簡簡單單一項運動,可以反映社會的方方面面,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小到個人的人生,都有影響。中國足球最大的弱點,我覺得就是人文環境上的缺失!

我在講座裡提到:日本足球的老師絕非一家。日本人總在學習最先進的對手。日本足球的學習是開放的,積極主動的,我覺得這是中國足球最應該把握的一點。少一些空談,多做一些實事。不管好不好,先拿過來看一看,用一用。我覺得這是日本足球相當值得我們借鑑的一點。當然,日本足球模仿味道偏重,日本人過去十年來也極力希望踢出屬於自己的足球,但目前來看仍需要時間磨礪和檢驗。

鳴:從你的角度而言,知曉日本足球史,對我們的發展有什麼積極影響?

符:我希望大家能夠從日本足球的歷史中明白一點,歷史是需要傳承的。歷史是一個連綿不斷的過程,不能僅僅侷限於當下眼前的一點,文化的血脈不應割裂,在這一點上中國足球應該好好想想,自己能否做到這一點。比如,日本的全國高中足球錦標賽,迄今為止已有百年曆史,舉辦了98屆,一路堅持下來,在世界足壇都算一個奇蹟。凡是來日本執教的外國人,也一直對日本高中足球稱讚連連,稱其為日本足球的“瑰寶”。雖然,這項賽事也有不足,但能夠始終堅持下來,單憑這一點就著實難能可貴。中國足球在這一點上還是太飄忽,缺乏定性。這種急功近利不僅僅存在於管理層,球迷也有責任。球迷常常只看成績,很少關心自己對足球做出過怎樣的努力與貢獻。如果你真的愛足球,就應該為足球做一點事情。這一點相比日本,我們還有不小的差距。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如何建立一種一脈相承的足球文化,是我們需要努力去反思去做的。這一點做好了,我們才有希望出成績。

鳴:最後,如果用一句話來推薦《日本足球史》這本書,你會用什麼?

符:這句話也是我給讀者簽名時經常寫到的一句話,因為我始終堅信足球是可以反映一個民族骨子裡根性的一項運動。最後,我想說“讀日本足球,就是讀日本,讀日本人”。謹以此與大家分享共勉,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