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各航司逐鹿中歐市場 三方面著手佔據更大份額

隨著暑運的到來,中歐民航市場持續升溫,國內幾大航企紛紛完善中歐航線網絡佈局。國航將於7月開通成都—英國倫敦直飛航線,東航已於6月開通上海—瑞典斯德哥爾摩航線,南航則將於7月開通三亞—英國倫敦航線。

近年來,中歐民航市場發展成績令人矚目,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航線網絡日趨完善。經過多年發展,中歐民航市場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發展迅速、穩定,已經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的遠程航空運輸市場。2017年,中歐民航旅客運輸量超過900萬人次,增長率達16%,中歐航線班次佔中國國際遠程航線班次的45%。二是競爭激烈,周邊分流嚴重。目前經營中歐客運航線的中國航空公司有8家,歐洲航空公司26家,非直飛承運人有上百家。迪拜等中東中轉樞紐正在分流大量中歐旅客。三是樞紐航線起主導作用,同時二線城市(包括二線城市到二線城市以及樞紐城市到二線城市)航線增長速度快。去年,中歐民航二線城市航線的增速是大型樞紐航線增速的2.5倍。

中歐民航市場未來發展趨勢向好,潛力巨大,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據預測,未來10年,中歐民航市場預計將保持7%以上的增速,仍將是中國最大的遠程航空運輸市場。國內航企過去幾年在中歐民航市場上發展勢頭良好,未來想要更好地保持和增強競爭力。國內航企要想在中歐民航市場上佔據更大的運輸份額,應從加強合作、拓展市場、升級服務等多方面著手。

首先,加強國際合作,多方式、多渠道增強競爭力。國內航企加強與歐洲航空公司及機場的合作,不僅有利於完善航線網絡,而且能在市場推廣、渠道建設、常旅客服務、資源共享等方面更快地融入歐洲市場。比如,2016年9月,國航與漢莎集團簽署了中歐航線聯營合作協議,在航線網絡、客戶共享、增加收益、品牌宣傳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合作,以鞏固優勢,提升競爭力。建立更加穩固的雙邊及多邊合作關係,可以幫助航企有效提升影響力和互補能力。

其次,在提高傳統樞紐到樞紐航線連通性的基礎上,合理挖掘樞紐到點、點到點航線網絡的發展潛力。國內二線城市特別是中西部地區二線城市對開通歐洲樞紐機場航線具有較大的積極性。而要讓積極性充分轉化為航線發展動力,還需要深耕市場,完善二線城市輻射網絡,提高經營水平和中轉能力,提升二線城市航線的持續性。在歐洲方面,歐洲航空公司如芬蘭航空以“北京前往冰島最快捷航路”吸引中國旅客,體現出東歐、北歐地區城市航點同樣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最後,應持續提高運行效率,優化和改善服務。在中歐民航市場上,航企使用更加高效的新機型,持續優化機隊,能夠有效提高運行效率。為增強品牌影響力,應重視創新產品模式和營銷模式,全方位提升餐食及娛樂水平,關注旅客需求,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服務。以南航為例,為提升中歐航線的軟硬件服務水平,南航升級洲際航線執飛機型,採用波音787執飛廣州—英國倫敦航線,旺季採用空客A380執飛北京—荷蘭阿姆斯特丹航線,同時針對歐洲旅客的消費需求,招聘了法籍和荷蘭籍的空乘及飛行員,不斷提升空地服務質量。

從近年來中歐民航市場的發展情況來看,中國航空公司對歐洲市場發展信心十足,佈局動作頻頻。在有序競爭和各方共同推動之下,結構更合理、覆蓋更廣泛、服務更全面的中歐航線網絡,將為中歐經濟社會交流及大眾出行提供更多便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