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探尋新路徑,“e城鎮化與規劃創新”學術研討會引發業界思考

2018年6月23日,由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鄉治理與政策研究學術委員會、南京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聯合主辦,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南京城理人城市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南京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承辦的“e城鎮化與規劃創新”學術研討會暨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2018學術年會,在南京大學順利舉行。

研討會分為主題報告和圓桌討論兩個環節。與會專家學者分享主旨報告,並展開了熱烈討論,共同呈現了一場精彩的思想盛宴。

本文字數:2279字

閱讀時間:7分鐘

探寻新路径,“e城镇化与规划创新”学术研讨会引发业界思考

中國城鎮化已經進入下半程,多重約束的疊加使傳統路徑難以為繼。城市研究、城鄉規劃面對著一個充滿變化的新環境,新時代、新經濟、新技術、新需求,需要新探索、新思考、新理論。尤其是互聯網技術的快速迭代、電子商務等在中國城鄉的蓬勃發展,深刻地影響著生產、生活以及區域、城市、鄉村的空間格局,這些都是西方發達國家也未曾經歷和應對過的,然而它已經非常現實地呈現在了我們的面前,它必將在很大程度上顛覆我們長期以來對空間、對規劃的傳統認知。

探寻新路径,“e城镇化与规划创新”学术研讨会引发业界思考

會議代表合影

2018年6月23日,由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鄉治理與政策研究學術委員會(下簡稱“學會城鄉治理與政策研究學委會”)、南京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聯合主辦,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南京城理人城市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南京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承辦的“e城鎮化與規劃創新”學術研討會暨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2018學術年會,在南京大學順利舉行。阿里研究院新鄉村研究中心、中規院(北京)規劃設計公司、浙江城市空間建築規劃設計院、《上海城市規劃》編輯部、《鳳凰品城市》編輯部等單位參與協辦。“中國城市規劃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南京大學崔功豪教授,臺灣大學夏鑄九教授,學會理事、學會青工委主任委員、中規院上海分院鄭德高院長,國家發改委城市中心綜合交通院張國華院長,學會城市規劃歷史與理論學委會副秘書長、東南大學王興平教授,浙江工業大學武前波教授,華南理工大學魏立華教授,阿里研究院新鄉村研究中心盛振中主任,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張希煜總監等十餘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

探寻新路径,“e城镇化与规划创新”学术研讨会引发业界思考

“中國城市規劃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南京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崔功豪教授致辭

研討會分為主題報告圓桌討論兩個環節。會議開幕式由學會鄉村規劃學委會委員、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羅震東主持,“中國城市規劃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南京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崔功豪教授致辭,學會常務理事、學會城鄉治理與政策研究學委會主任張京祥對研討會的主題進行了闡釋。

主題報告

探寻新路径,“e城镇化与规划创新”学术研讨会引发业界思考

張國華 國家發改委城市中心綜合交通院院長

國家發改委城市中心綜合交通院張國華院長在題為“產業·互聯網+交通網·空間”的報告中,強調了互聯網在突破信息不對稱過程中的突出作用。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交通地位將由商品主導向思想交流主導轉變,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於面對面的空間接近性、空間環境和基礎設施服務的要求更高。互聯互通基礎設施(以物質的綜合交通網絡和虛擬的互聯網為代表)是打破傳統地理疆界的戰略設施,將成為爭奪資源、贏得競爭的重要利器。而全球城市的構成元素也將與時俱進,呈現新的特點:供應鏈上的國家、沒有邊界的社區、自我管理的城市和擁有權力超過政府的企業。

探寻新路径,“e城镇化与规划创新”学术研讨会引发业界思考

鄭德高 學會理事、學會青工委主任委員、中規院上海分院院長

鄭德高理事在題為“城市轉型與高質量發展的‘人、地、錢’視角”的報告中,立足於城市轉型的時代背景,梳理了城市人口、土地、政府財政三者之間的複雜關係。在人與錢的關係方面,人才成為地區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經濟發展的邏輯由工業文明時期的“樂業帶動安居”向知識經濟時期的“安居帶動樂業”轉向。在地與錢關係方面,面臨空間的生產、再生產以及不平衡問題,土地財政需要漸進式的調整。在人與地的關係方面,系統性的問題需要通過分類、分層或從制度層面尋求解決途徑。

探寻新路径,“e城镇化与规划创新”学术研讨会引发业界思考

王紅揚 南京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

南京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王紅揚教授在題為“整體主義視野下的全面深化改革與城鄉規劃重構”的報告中,以整體主義思維剖析了過往社會發展的困局。規劃應以有機開放的態度取代過往機械封閉的認知,在變化的動態中,找到相對最優的整體性目標及對應的有限局部干預。前瞻未來,規劃不必再自困於各種既有範式,規劃的核心任務是重建有機整體性,統籌戰略性治理與常規性治理。

探寻新路径,“e城镇化与规划创新”学术研讨会引发业界思考

盛振中 阿里研究院新鄉村研究中心主任

盛振中主任在“淘寶村:數字經濟時代鄉村振興的樣本”的報告中,分享了中國淘寶村的發展歷程,提出當前淘寶村發展的五大趨勢:集群化、網商企業化、產品多元化、競爭同質化、支撐服務升級。互聯網電商帶來了人才返鄉、產業興旺和生活富裕,淘寶村也因而成為鄉村振興的先行者。隨著淘寶村的壯大成熟,決定因素越來越體現為線下的產業基礎、人才優勢、區位優勢,而非線上的宣傳營銷。

探寻新路径,“e城镇化与规划创新”学术研讨会引发业界思考

陳緒冬 南京城理人城市規劃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緒冬總經理在“多元資本融合的鄉村空間再生產”的報告中,對鄉村振興中資本的作用進行了論述。鄉村空間的新價值在於消費價值,理想的鄉村應該成為美好生活新嚮往、幸福產業的新空間。鄉村振興的過程需要系統的政策設計和運營模式,以合理引導多元資本,實現資本與鄉村的共生共榮。

探寻新路径,“e城镇化与规划创新”学术研讨会引发业界思考

張希煜 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總監

張希煜總監在“互聯網IP重塑城市空間想象”的報告中,提出互聯網IP的功能在於形成虛擬圖騰與虛擬部落,展示社會符號,進而形成多種場景加工方式。用戶成為一種空間內容,體驗即立場造成參與式文化興起,消費即投票導致注意力和金錢一樣重要。正因如此,規劃行業的IP化也正在進行之中。

圓桌討論

探寻新路径,“e城镇化与规划创新”学术研讨会引发业界思考

羅震東 學會鄉村規劃學委會委員、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下午的圓桌討論,首先由羅震東作題為“新自下而上城鎮化:中國淘寶村的發展與治理”的引導發言。隨後,十多位專家學者展開了熱烈討論,並通過微信與參會專家進行互動,共同呈現了一場精彩的思想盛宴。與會專家建議,積極應對城市發展新挑戰,構築“互聯網+交通網”基礎設施;全面適應城鄉關係新階段,關注“流動空間”;積極探索應對e城鎮化的規劃新方法,開展中國本土規劃理論創新;學術研究應兼顧e時代的正、負面效應,實現價值引領;客觀看待淘寶村現象,科學引導鄉村發展

探寻新路径,“e城镇化与规划创新”学术研讨会引发业界思考

圓桌討論現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