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王開東:高考不過是考試,填志願才是人生

點擊上方藍色“現代與經典”即可關注我們,添加小編個人微信xdyjd2005,可私聊。

王开东:高考不过是考试,填志愿才是人生

昨晚,很多親戚朋友打電話詢問我志願怎麼填報。我好多年不做班主任了,但在外面跑得多,也算見多識廣。既然問得多,不如一併說說。

很多朋友直接問我,未來什麼專業最好找工作,未來什麼專業最賺錢,就填報什麼。

我一下子無語了。第一,這樣填報本身就有風險,你這樣想大家也這樣想,獨木橋難走。第二,現在最好找工作的,也許就是將來最難找工作的。信息時代,瞬息萬變。等到你畢業,黃花菜都涼了。世上本來就有路,走的人多了反而沒有了路。

在我看來,填志願要堅持三個方向:你最喜歡的是什麼,你最擅長的是什麼,你未來最想做的是什麼。

我希望孩子們選自己最喜歡的、最擅長的、最想做的,而不一定是選最熱門最賺錢的。道理很簡單,你想多賺錢,大家也想多賺錢,最後你未必能夠多賺錢。就算能夠賺到錢,一味賺錢也不一定能讓你快樂。

但當你做自己喜歡的事,你就獲得了快樂。更重要的是,你只有做自己喜歡的事,你的潛能才能充分發掘出來,你的身體會舒展,你的心靈會飛翔,你會獲得更多的成就感,也更容易獲得成功。

王开东:高考不过是考试,填志愿才是人生

作為一個球迷,我最羨慕的就是籃球評論員。你想想看,他們本來就熱衷看球,就是球迷球痴,現在看球評球又成了他們的職業。他們把愛好與職業結合在一起,不但現場免費看球,還能在大的平臺上指點江山,和廣大球迷分享自己心得,人生如此,夫復何言?

我在教育部借調期間,曾經參加過大學招辦主任的一個調研會議。長安大學招生辦主任丁珊說:毫不誇張的說,大學生至少有70%的人報考學校隨隨便便選一個專業,到了大學才發現不喜歡,但又改變不了。很多人因此破罐子破摔,生不如死。更何況畢業之後,還要一輩子與這個專業打交道,這簡直太可怕了。所以,她懇求我們高中的老師,一定要對學生進行生涯規劃的指導。

但現在很多學校,只在乎學生的高考分數,至於後面的志願填報,真正能夠給出指導的並不多,大都是家長帶著孩子在黑暗中摸索。

家長又極容易功利,很容易被社會裹挾,孩子從書本中抬起頭,往往也是一臉茫然,常常被專業的名稱所迷惑。比如法學院,學生一想到香港電影中的大法官,或者雄辯的律師,覺得牛掰不得了。

卻忽視了這個專業,想要拿到律師證極其艱難。

一句話,志願就是規劃未來的人生。那麼,究竟該如何去操作呢?

第一,鎖定可上高校。

在具體填報之前,根據分數和成績單上的全省排名,鎖定能報學校。但需注意,分數有時候扁平化,不能作為填報志願的直接依據。我們必須對照本年的一分一段表,把分數折算成全省的位次。只有精確到位次,志願填報才有意義。為避免參數失真,最好結合三年的數據,才能發現某些規律,最後鎖定目標高校,做到有的放矢。

第二,弄懂一個術語。

所謂一個術語,就是平行志願。所謂平行志願,就是一個志願考生可以填報A、B、C、D等多個院校,這些院校是平行關係,都屬於同一志願。過去是“志願優先”,現在改為“分數優先”。也就是說達到同一批次最低分數線的考生,根據你填報的平行志願幾所院校,計算機按照考生成績從高分到低分依次檢索,確定錄取。

一定要注意,平行志願雖然是平行關係,但卻有先後之別,要特別注意院校排序。

平行志願投檔,是按考生平行志願所填報同一院校志願錄取。計算機按照考生填報幾個平行志願的院校先後順序依次檢索,按高分到低分,一旦符合條件,檔案即投向先檢索的高校。一旦這些高校已經錄滿了,但你卻把這所高校放在平行志願的後面,你自然就沒有機會了。

所以儘管是同一批次的平行志願,院校之間一定要有合理梯度。如果平行志願的順序不合理,不形成合理的志願梯度,可能就會導致考生與理想的院校失之交臂。

第三,堅持一個原則。

這個原則就是保持平行志願的合理梯度,一衝、二穩、三保。

所謂一衝。就是考生根據高考成績,尤其是排位,在A志願適當“衝一衝”,填報自己夢寐以求的院校,衝上就好,衝不上拉倒。一定要研究招生簡章,選擇冷門專業作為第一選擇。衝一衝的本質是挑選學校,犧牲專業。如果冷門專業恰恰是自己鍾愛,那就完美了。

我印象中某一年大概是2013年吧,中國人民大學在江蘇招生居然就是本一線,還沒招滿。讓很多人大跌眼鏡,扼腕長嘆。

所謂二穩。B志願則要相對“穩一穩”,填報離自己成績稍後些的高校,確保有80%-90%的幾率會被錄取。一定要給招辦打電話確認,最好可以籤協議,在專業上提一些要求。

所謂三保。C志願應該“保一保”,填報往年報考人數少、計劃多的高校,以確保本批次錄取為出發點,防止落入下一批次。這一志願絕不委屈自己,隨便挑選最好專業。

第四,學習前人經驗。

這個經驗可總結為一句話:一個避免、兩個傾向、三次篩選。

所謂一個避免,就是避免熱門學科。過度追求熱門學科的弊端是什麼呢?一是不一定是你真正所愛,二是競爭性比較大,三是未來人才可能會過剩。

當然你是學霸,分數高得嚇人,競爭中總是遙遙領先,自然無需避免。

所謂兩個傾向,一是傾向綜合性大學,二是傾向基礎性學科。孔子說,君子不器。綜合性大學會極大的豐富你的人生,而基礎性學科未來的可塑性比較強,選擇就業的空間比較大。

所謂三次篩選。圈定院校之後,進行三次篩選,一是根據區域要求進行篩選,選城市;二是根據專業要求進行篩選,選專業;三是根據院校要求進行篩選,選學校。在我心目中,城市第一,專業第二,學校第三。

為何如此排序?

最重要的是城市優先。因為一所城市的文化底蘊、人文精神、經濟水平和開放程度,勢必會對一所學校產生影響。而學校的這些東西又會潛移默化對一個人的塑造產生影響。所見即世界,所選即生活。

更重要的是,大城市畢業的學生,其眼界、視野和胸襟都不一樣,未來就業路子更加寬廣,

還有大城市的單位更願意招收本城的學生,這些學生具有相同的文化因子,能夠很快融入到文化和集體之中。

至於選專業還是選學校,那要根據個人喜好。比如你有特別明顯的喜好,兼有專業特長,那當然要專業優先,如果你的專業特長不明顯,也沒有特別的愛好,那就乾脆選學校。

當然,為了避免滑檔,一定記得選擇服從專業調劑,包括“保一保”的志願。

最後祝願所有的學子,都能考上理想的學校。作為老師和父母,我們永遠在你們身後,用渾濁的雙眼,目送著你們。不必追,當然也追不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