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淨利潤增長超16% 中關村“新三板”企業競爭優勢明顯

日前,中關村上市公司協會“新三板”分會在北京舉辦了《2018年中關村“新三板”企業成長力報告》發佈會暨專項基金啟動大會。

會上發佈的《報告》,聚焦於“新三板”的深化改革,對中關村“新三板”市場的整體概況、成長力狀況、行業分佈狀況、經濟社會貢獻度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分析,並通過與其他區域的對標分析和多年數據變化的縱向分析,客觀描述了中關村“新三板”整體的成長能力。結果表明,中關村“新三板”企業成長性良好、科研實力進一步加強、整體優勢更加明顯。

净利润增长超16% 中关村“新三板”企业竞争优势明显
净利润增长超16% 中关村“新三板”企业竞争优势明显

一是經營業績彰顯高成長性,創新層企業更為突出。2017年,在全國“新三板”市場整體情況不景氣的大環境下,中關村“新三板”企業營業收入、毛利潤及淨利潤均保持了持續增長的趨勢,增長率分別為7.37%、4.20%和16.12%,其中淨利潤增長率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有264家企業淨利潤增長率超過100%,更有36家企業淨利潤增長率超過1000%。充分體現了中關村“新三板”企業的良好的盈利性和成長性。其中,創新層企業表現更為突出,創新層企業的平均營收約為基礎層企業平均營收的5倍,平均淨利潤約為基礎層企業平均淨利潤的3倍。充分體現了中關村科技創新型企業良好的發展潛力。

二是研發投入和專利產出齊增長,企業創新能力不斷提升。2017年中關村“新三板”企業研發費用共計97.58億元,平均研發費用為854.47萬元,平均研發強度為5.74%,高於全國平均研發費用和平均研發強度。研發投入的持續加強推動著專利產出能力的不斷提升,中關村“新三板”企業專利授權量四年來持續上升,2017年專利授權量達2129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為456件,還有2家企業申請了2件PCT專利。該組數據表明中關村“新三板”企業研發投入進一步加大,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三是新經濟企業聚集,優勢行業成長潛力巨大。代表新興產業的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一直是中關村的優勢行業,2017年中關村“新三板”企業中約有4成屬於該行業,行業總市值、營業收入、毛利潤等財務數據均高於其他行業。此外,基於中關村地區的發展歷史、人文環境及政策支持等因素,擁有成熟技術與市場的高端製造業同樣是中關村“新三板”的優勢行業,其企業總數達到295家。此外,中關村“新三板”企業平均固定資產比率僅有5.03%,遠低於同期全國水平14.00%,輕資產特徵明顯,使其不易在行業週期波動中被淘汰,其成長前景值得市場關注。

四是企業競爭優勢明顯,整體實力優於其他區域。中關村“新三板”企業總市值高達6827億元,遠高於廣東(除深圳)、深圳、江蘇、浙江和上海五個地區的“新三板”企業的市值,總資產、總營收、毛利潤、納稅額也均高於其他地區。此外,中關村“新三板”企業研發投入與專利數量充分表明其具有較強的科技創新能力和技術發展潛力,企業競爭優勢明顯,整體實力優於其他區域。

净利润增长超16% 中关村“新三板”企业竞争优势明显

與會專家表示,儘管中關村“新三板”市場表現出較強的成長能力和競爭實力,但“新三板”市場發展中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限制掛牌企業藉助資本市場獲得發展,比如:服務企業定位不明確、交易制度不完善、市場流動性不足、分層機制和差異化制度安排不完善等問題,對企業掛牌吸引力下降。值得關注的是,2017年,中關村“新三板”企業市場流動性未有改善,企業融資難度持續加大。有730家中關村“新三板”企業股票年成交量為零,有成交量的企業大部分年成交量也主要集中在100萬股以下,市場的流動性較差。與之伴隨而來的是融資活躍度的持續下降,2017年,中關村“新三板”定增次數和增發股數均大幅減少,增發實際募資下降20.14%;股權質押筆數和質押股數雖然有所上漲,但股權質押融資金額卻同比下降24.44%。

為充分發揮資金槓桿效應,引導社會資本聚焦重點行業,促進中關村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中關村上市公司協會與信中利資本集團等數家中關村龍頭企業及具有代表性的金融機構在會上聯合發起一隻專項基金,該基金將關注於芯片產業、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及智能製造等重點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