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 從中央空調技術參數看品質

中央空調美觀、大方,能和家裝風格很好的配合,比普通櫃掛機更舒適,使用年限更長,但是由於中央空調技術多樣,款式和價格也是千差萬別,讓很多消費者不知如何選擇合適自家的中央空調,其實只要購買時看準中央空調技術參數即可。

從中央空調技術參數看品質

 1、製冷量

  中央空調的製冷量,即為常說的空調幾匹(2350W約1匹),一般12㎡的房間需要1匹的空調。200W/㎡為冷負荷確定的一個均值,也並不是所有的房間都是按這個值取,具體應該根據房屋的朝向、樓層、使用人員情況等因素綜合確定。

  有的公司為了滿足客戶對低價的看重,使用較小的負荷設計,這樣最終得不到好的空調製冷效果,投入的資金也是浪費,絕對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

2、輸入功率

  簡單的說就是耗電多少,和製冷量是兩個概念,輸入功率可以看空調的銘牌。不過標稱的是最大輸入功率,也就是滿負荷的耗電量。

  其實除了中央空調主機,還有風扇也要耗電;如果是水系統,還有水泵的耗電量。水泵和風扇的耗電量也是不小的數目了。

  因此,消費者在考核空調機組的耗電功率的時候,一定不能只看壓縮機輸入功率,應該看整個系統所有用電部件的功率。

3、能效比(COP)

  常說的COP值,比如是3.7還是4.2,COP越高越節能,也就越貴。一般會說最高COP值,但實際達不到,而且COP還分為最高COP和平均COP,平均COP更接近於實際使用的情況。

  一般氟系統的COP比水系統要高,不過看誰更耗電還得看輸入功率,不是簡單的標稱COP高就省電。兩者需要結合起來參考。

4、冷量配比

  冷量配比是指室內末端與室外主機的的比值。例如:室內末端冷量總和為20KW,按同時開機率70%,即20KW×70%=14KW,再根據實際機型取大原則可能用上15KW或者16KW左右的室外主機,如果同時使用率達到80%-90%,就會配19KW左右的室外中央空調主機。

  冷量配比一定要問清楚是按多少同時開機率算的,配小了會達不到使用效果。

近年空調市場新品迭出,各種空調概念五花八門,提醒消費者不要簡單被這些概念所迷惑,中央空調選購時一定要綜合考慮4個關鍵參數,仔細查看空調的各項性能指標和認證標誌,確保選到最適合自己的高品質空調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