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比起藥神,三四線更需要一個“房神”

“ 4萬塊1瓶,我病了3年,吃了3年,為了買藥,房子沒了,家人也拖垮了,誰家還沒個病人?by《我不是藥神》”

藥神的火爆,揭開了中國“藥貴”背後的心酸與無奈,但還好有個“藥神”陸勇,冒死為上萬人“海外購藥”。那麼房子呢?

1萬塊一平,一套兩居室要80萬,三四線平均工資3千,倆人合一起6千,除去生活基本花銷、紅白人情、孩子上學,剩餘的幾乎都給了房貸,週末不敢出去逛,病了能扛就扛,誰家這輩子不得買個房?

房價高工資低已經成為大多數三四線城市“標配”的現在, 誰能橫空出世化身房神,讓失去理智的三四線房價懸崖勒馬。

這一次,我們不去分析貿易戰對於經濟的影響,去TM的騰飛崛起拉內需,只講一講這一輪大漲給三四線帶來的傷!

01 意外崛起的三四線

2016年,在寬鬆貨幣市場政策刺激下,一線城市房價率先暴漲,二線城市緊跟,三線城市的人們還照常7點起床吃著早點,四線城市手握鋤頭在田間吸菸。

看著遠處二線城市的塔吊一個連一個,幻想著會不會有一天,自己也能住上萬科、恆大這樣的高檔小區,用上有沖水馬桶的衛生間,能在有綠草和健身器材的小區遛彎。

而這一切,好像變化的有點突然.

用棚改推進城鎮化指標的政府,著急去庫存的開發商,迫切需要投資產品的的投資客,以及被催生出來的三四線一批批幻想著炒房暴富的小白民眾,2017年的三四線,一切話題都不存在,只瀰漫著炒房的字眼。

比起藥神,三四線更需要一個“房神”

火爆的購房現場

面對這樣的局面,鄂爾多斯人一臉愕然,怎麼那麼像2011年的畫面。

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就是窮病,這種病必須也只能慢慢治。財富的意外崛起並不一定是好事,太多的意外之財來的太快,會吞噬掉人的本心,甚至是人的本性。

鄒平大規模民間借貸崩塌驚醒世人,三四線的經濟發展不只是數字,更在於人心,在於人們對於財富的認知。否則經濟發展的越快,崩潰的危害就越大,步子邁大了,一定會扯著dan。

2010年,鄒平大規模的民間借貸逐步興起,初嘗暴富甜頭的居民,被財富衝昏了頭腦,把全部身家都房貸出去,而放款利息也在不斷提高,迅速從5分錢漲到1毛錢。

一時間,鄒平幾乎全民皆放貸,只需要借貸人簡單的在身份證附近件上籤下名字,留下當月利息,便可直接提錢走人。2010年的鄒平,一夜暴富不是成語,而是現實

在縣城街頭,不時有掛著當地車牌號的寶馬、保時捷等豪車駛過。據民間推算,鄒平縣民間借貸涉及資金高達1000億元。

但很快,2012年初,借貸的資金鍊出現問題,龐大的借貸潮崩塌,鄒平陷入死忙悲劇、瘋狂跑路模式。據警方介紹,因民間借貸造成的死亡者30多人,跑路者更是不計其數。

比起藥神,三四線更需要一個“房神”

鄒平借貸爛尾工程

鄒平這個曾經的全國百強縣,在高利潤的誘惑面前崩塌了。而現在,因拆遷而暴富的三四線居民們,像極了當年淘了第一桶借貸金的鄒平人。

不過拆遷戶還有第一桶金,那些沒有來得及上車的人呢?

02 恐慌焦慮的三四線

三四線一直都享受、安逸的代名詞。

三四線有藍天,有清水,有喧囂又便宜的菜市場,有夕陽下可以奔跑的城市休閒廣場。

每次給老家的朋友打電話,總是一頓吐槽北京的霧霾多嚴重,生活壓力多繁重,總是羨慕他們可以下午5點就結束一天的工作開始享受生活。而現在,一切都不一樣了。

年初有個老家朋友和我聊天,問我現在家裡的房子是不是快要降了,家裡就兩三千的平均工資,房價都一萬多,還不一定買的到,哪跑來那麼多人買房啊,聲音中充滿了焦急。

我知道他快要結婚了,老家人總以為不買房就結不成婚,可是在高高上漲的房價面前,條件一般的他家,真的是砸鍋賣鐵也湊不齊首付。

後來我聽說,他在旁邊的縣城邊上勉強算是買了一套。也只有那裡還算便宜,他說他心裡特別害怕如果再不買,縣城都買不起了。雖然遠了點,但好歹有了自己的家。三四線人們對於家的概念很簡單,就是一定要有個自己的房。

每天騎電動車一小時去上班的他,拿著三四線的工資,過上了一線城市的通行生活。

比起藥神,三四線更需要一個“房神”

三四線目前已高樓林立

幾年不出一次城市的人們,在2017年被房價徹底搞懵逼了,眼睜睜的看著房價即使在國家的一次又一次調控加碼中,漲了又漲,最終心中對房價只剩下恐慌。

2017年的時候還在想房價這麼高,肯定會降,2018年就開始著急著慌的各種買房,不管以後能不能住上。

不要在納悶怎麼突然冒出來那麼多人買房, 有一些是不知道未來會不會返鄉,先給自己留個後路買套房,有一些是透支十幾年後的需求給父母買的退休房。

比起藥神,三四線更需要一個“房神”

比起藥神,三四線更需要一個“房神”

藥神裡面說,命就是錢。但是在他們眼裡,房就是命。有了房,生命才能獲得安穩。這就是三四線瘋狂買房的原因所在。

心疼三四線,那麼近乎瘋狂買房之後呢?

03 受傷迷茫的三四線

暴漲的房價,讓三四線失去了往日的安寧,躁動的人心,恐慌的氣氛。生活了幾十年的城市,最近一年竟然越來越陌生。

歷史上的三四線,也很少頻繁出現在媒體的字眼。上一次三四線被媒體渲染,還是2006年農業稅取消,延續千年的制度被改變,那年的三四線一片歡聲沸騰。

雖然農業稅對於已經小康生活的他們不算什麼,但一輩子樸質的人們還是感覺像撿了大便宜。那年的三四線,充斥著對未來的渴望與期盼。

時隔12年,再次搜索三四線,滿屏盡是留給三四線的時間不多了,三四線的炒房客顫抖吧,被收割的三四線等等唱衰的字眼,只是看新聞就讓人心驚膽顫。

好像三四線攤上了滅頂之災的大麻煩,破滅就在一瞬間。敦厚老實的三四線,招誰惹誰了?

在北京生活六年,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北京怎麼那麼多有錢人啊。

資本的流動規律及財富的馬太效應,在這個時代越來越明顯,也讓資產階級分化越來越明顯。

每次機構發佈平均工資,同事間總是開玩笑說,又扯了北京後腿,但還是繼續在北京早晚擠地鐵,苦逼的半夜加班,買房看似遙遙無期,但最起碼有798和三里屯,有西單和頤堤港,有夢想和希望。

而現在,因資本導致的階級分化已經蔓延到三四線,而這個分化點,就是你有幾套房,有5套房還是是有3套房,城區有房還是郊區有房。

以前給朋友打電話,抱怨說北京工作好累,他們就勸我說,累了就回來吧,家裡雖然工資不高,但是家裡可以給你買個房,你的工資就只是零花足夠了,生活安逸,無憂無慮。

而現在,朋友給我打電話,問我北京有沒有合適的工作,家裡房價太貴了, 物價上漲也快,實在是承受不住,想要來北京打工掙錢,家裡上班就是上破天,也還不了房貸。

以前說一二線城市容不下肉身,三四線城市容不下靈魂。現在三四線依舊容不下靈魂,而且連肉身也無處安放。

04 寫在最後

2015年1月10日,在1002名病名聯名求情下,檢方宣佈對陸勇不予起訴,被關押了135天的“藥神”獲釋。

“藥神”獲勝,三四線的“房神”在哪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